浅议德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4
/ 2


浅议德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

符华宾

东方市教育局大田中心学校冲报小学 ,海南 东方 572600

摘要:近年来,教育水平进步迅速,我国对于道德的传统教育古来有之。古有羔羊跪乳、孔融让梨等倡导价值观的寓言故事。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可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更加健康地成长与发展。正确地引导他们拥有爱国爱家的情怀,牢记与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养成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的品德,可以让他们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学生的道德素养也会有相应地提高。

关键词:德育;小学语文教育;渗透

引言

德育是语文教学必然的选择。中国被誉为“礼仪之邦”,究其原因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重视礼仪与道德的修养。德育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在人类文明长河中,不管是古雅典文明还是古希腊文明都逐渐没落,只有中华文明在发展中历久弥新。这是因为中华文明的道德精髓从未丢失。今天要实现民族复兴和中国梦,我们更应该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道德。小学语文既是传承优秀德育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进行德育教育必然路径。同时,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是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重要手段。小学生心理还处于发育阶段,还未形成系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因此极易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鉴别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是非观,树立良好的公民道德意识,明确道德行为标准,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实践。所以,语文课堂的德育既是小学生价值观培养的重要平台,也是指导小学生道德实践的重要手段。

1为何要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素质教育一向倡导:“德智体美,德育为先”。最近几年,由于素质教育的不断落实和推广,又因为小学是培养学生品德最为关键的时期,社会对小学德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通常情况下,教学方式的革新与教育改革的成功与否有着紧密的联系。学校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德育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需要通过提高小学德育教育有效性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能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从而能够在日后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老师和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直接决定着教育的结果和质量。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对自己教学方式的不断革新与优化来达到提高德育教育的水平和成效。小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的最为关键的阶段,道德品质在这个时期能够得到很快的发展,一个人如果不接受德育教育,那他所接受的一切教育都没有任何意义。德育教育是循序渐进的,不能够一蹴而就。若是只追求短时间的效果,那么我们所进行的德育教育就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它的实效性便会大打折扣。在小学的基础教育阶段,品德习惯的塑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耳濡目染来逐渐形成。家长和学校需要给予学生长期的正面影响,引导学生用心感受,从而达到耳濡目染的效果。在小学语文课堂实施德育教育可以结合课堂和校园活动,从主题教育、学科渗透等方面下手,打造富有特色可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除此以外,我们需要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将德育教育有目的性的融入日常的校园生活,从而深深植入小学生的心灵深处。

2德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

2.1结合语文课本适当渗透德育教育

结合语文课本渗透德育教育,必须充分发挥出语文学科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让学生从中感知德育教育。在开展语文课文教学时,教师应适当为学生增加德育的教学。小学阶段是他们各个方面都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之中渗透德育教育也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学生的性格大多都是后天培养形成的。因此,教师需要严格、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教学。为了让他们在今后成为一个有道德修养、有素质的人,教师就要重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例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教师不仅需要讲解这篇文章,更需要让学生缅怀这位伟大的战士,让他们理解这种为国家不断奉献的高尚精神。接着,教师可再借助文章之中的情感态度对学生进行一次思想教育,激发学生内心的爱国之情,引导他们从小就要树立一种爱国的精神,并从小就明确祖国在自己心中的地位,明确什么事情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在教学之中,教师不仅需要简单地对文章进行分析,更需要把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渗透进去,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中作者的感情和写作意图。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渗透德育教育,还可以达到一个自我教育的教学目的,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自我规范的重要性。

2.2在写作及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之中,作文是渗透德育教育的良好途径。教师通过作文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抒发自己美好的情感,也可以引导学生辨别世间的好与坏。之后,教师可再及时地对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的教学。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也可以让他们的思想受到良好的熏陶和培养。教师需要对课外活动的设计进行规划,选择适合他们年龄的活动,并选择一些积极向上,正面的活动,从而达到培养他们优秀品德和积极向上精神的目的。因此,在开展教学之前,教师要对此进行设计并提供相关的帮助,让他们通过学习来得到更好的德育教育,从而培养其优秀的精神。例如,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写作的时候不仅需要明确语言使用技巧和规范,还需要自身拥有积极的、进步的思想和精神。在写作的时候,学生要结合自身的实际,表现出自己的写作热情。教师要通过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以及社会调查等方式来增加学生对社会的了解程度。教师要适当开展一些积极、正面的诗词朗诵会以及故事会,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充分渗透德育教育,将语文能力的培养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鼓励学生用作文的方式讲真话、记实际。这样记实的方式能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要想渗透德育教育,教师不仅需要规范学生的思想,也要让语文课堂变得更有价值,更具实效性,从而打造出一个高效的、能渗透德育教学的优秀课堂。

2.3开展课外实践,实现知行合一

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其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并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教师可以以作业为纽带,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将课堂中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的生活实际中去。课外的实践也是对课堂知识的延伸和巩固,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就完成了德育教育。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手工作业,由家长协同孩子共同完成,要注意把握好作业的难易程度,在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作业的同时,令孩子深切的感受到父爱和母爱;也可以利用晚间新闻时间组的学生观看新闻联播,增加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名人馆、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或者利用假期时间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祖国的风光之余培养对祖国的热爱。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时间,又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以这样的方式将德育与语文学科教育杂糅到一起,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理论的最终归宿就是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而实践不仅是对所学理论的检验,也是为了补充和完善理论,更好的指导实践,因此应该将德育教育的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知行合一。

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在小学语文教育的渗透现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有诸如部分教师自身道德素养不高、渗透意识不强等问题。语文教师应多反思琢磨,将道德教育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去,培养德育教育与语文教育相结合的思维模式,利用课外活动和课余作业,从小培养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常璐.语文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15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