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潘庆玉《乡愁》课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4
/ 3


月是故乡明 —— 潘庆玉 《 乡愁 》 课例分析

张晓艳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 济南 250358

要:《乡愁》在我国现代诗歌里一直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有许许多多的专家学者和教师对它进行过解读,一篇经典的文章怎样才能讲出新的风采,潘庆玉老师在他的《乡愁》授课里就给了我们很好的回答,本文就是通过观摩学习潘老师执教的《乡愁》一课,来对他的这一课进行分析评价。

关键词:乡愁; 潘庆玉;情感

一、前言

《乡愁》是一篇现代诗歌,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于现代诗歌并不陌生,能够初步掌握诗歌的表面含义,但是诗歌往往都有深远的意境,含蓄蕴藉。初中生认识事物尚处于感性阶段,既没有掌握诗歌朗读、欣赏的一般方法,也不具备鉴赏情感含蓄、内容深奥的诗歌的能力,所以教师在讲现代诗歌时,可以利用初中生的好奇心理和接受新事物敏感性的特点,唤起他们的求知欲,引导他们去领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深远意境和感情。

初中阶段,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在学习诗歌时,不仅能够有欣赏诗歌的能力,还要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要在领悟诗歌内涵的基础上获得自己对于人生、对于世界的有益启示。潘庆玉老师在《乡愁》的教学中,他作为一个引导者的角色,通过设置填词的方式,让同学们在情境中深刻的体会到了作者的那种浓浓的乡愁情感,领略了现代诗的魅力,打开了初中学生鉴赏和体悟诗歌的大门。

二、用情感来激起学生的课堂状态

在潘庆玉老师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很明显的观察到学生们的一系列的上课状态及课堂积极性的变化。在开始上课的时候,学生们并不是特别在状态,尤其是导入的时候大家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发言不太踊跃,但是在潘老师一系列的教学过程中,包括刚开始跟大家介绍现代诗时导入了济南现代诗人孔孚的诗,突出了有情有趣的特点,首先让学生们对现代诗有了初步的了解,激起学生们的兴趣和好奇心;其次进行了作者简介以及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教学过程;然后是整堂课中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对诗歌的每一节进行填词,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浓浓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这里我们也明显的感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发言,而且答案出乎意料的好,使得教学效果达成的非常好。下面是同学们的填词过程:

第一节

小时候,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我在 这头,

母亲在那头。 母亲在 那头。

在这一环节中,经过潘老师的引导,同学们的状态真正的回归到诗歌里去了,大家积极思考,小组讨论,踊跃发言,比如有同学说:“我在山这头,母亲在雪那头”,还有同学说:“我在信这头,母亲在梦那头”,然后潘老师给出了自己的填词:“我在路这头,母亲在家那头”,同学们都赞叹不已,因此通过第一节的填词,同学们开始真正的去思考文本,去体会文本。

第二节:

长大后,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我在 这头,

新娘在那头。 新娘在 那头。

在第二环节的填词中,同学们的积极性更加高涨,讨论的也如火如荼,填上的词也让人眼前一亮,因为作者结婚后不久就去了美国留学,所以长大了是对新娘深深的思念,有同学是这样填的:“我在海的这头,新娘在岸的那头”,有同学是这样天的:“我在船的这头,新娘在岸的那头”,两个人像个东西两个半球,一海一岸点出了空间上的距离的宽阔,然后为了使同学们更深刻的感受这种情感,潘老师还补充了余光中的另一首思念妻子的诗歌:

我的心是七层塔檐上悬挂的风铃

叮铃叮铃铃
此起彼落 敲叩著一个人的名字
……

通过潘老师有感情地诵读,让同学们对于余光中长大后的乡愁体会的更深刻。

第三节:

长大后, 长大后,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我 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母亲 在里头。

这一节的填词充分调动了学生们课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母亲去世,作者无比思念母亲,学生们对这种情感把握的也特别好,填出的词令人赞叹,有同学是这样填的:“我跪在外头,母亲睡在里头。”孩子们的想象力有时候真的令人惊喜,这个词填的如此好,说明学生们真正的融入到课堂中去了,不再是浮于表面,更说明潘老师的教学方法真正的把学生们的状态引入到了课堂的情境中,跟着作者的所思所感去体会诗歌的真正魅力。

第四节:

而现在,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我在 这头,

大陆在那头。 大陆在 头。

最后一节作者由思念家、思念亲人上升到了思念祖国,乡愁由个人空间向外拓展,拓展到对祖国大陆的思念,渴望回归祖国的怀抱,使得全诗的境界上升到了一个高度,有家不能回,只能在海峡那岸望着祖国大陆,使作者的乡愁更深厚、更忧愁,也更能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之情,下面我们来看看同学们填的词:我在海的这边,大陆在湾的那边;我在涯的这边,大陆在角的那边;我在枪的这边,大陆在炮的这边……接着是潘老师更精妙的填词:我在风的这边,大陆在雨的那头。当时祖国山河破碎,风雨交加,一风一雨更深刻的表达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回国的艰难,这种忧伤的乡愁更能打动读者,使作者与读者之间产生深深的共鸣。

通过这一系列的填词过程,学生们真正的融入到了情境中去,在情境中去想象、去思考、去领会,使学生们的状态越来越深入到课堂中去,教学效果也达到了预期,甚至比预期更高。

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纵观潘老师的整个教学过程,他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老师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结果的讲授者,在教学过程中,潘老师充当了一名主持人的身份,学生是课堂的主角,通过导入让同学们对现代诗、对作者和对写作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然后就把课堂放手交给学生,让他们去读、去看、去想象、去思考、去讨论、去填词……使整节课在潘老师的引导下,流畅有序的进行,最后课结束之前,潘老师提了一个问题:改写和原诗哪个更好?大家自由发表见解,没有固定的答案,使学生真正发挥了课堂主体的作用。

四、不局限于意象的分析

现代语文课堂中,现代诗歌教学的一个显著的弊端就是抓住意象去分析诗歌的感情,这种方式限制了学生对于诗歌整体情感的感知和把握,学生不能从一个广阔的层面来感知诗的思想,从潘庆玉老师执教的《乡愁》中,我们可以受到启发,语文教师对教学文本的解读,若依赖教学参考书、教师用书的分析并且将内容照单全收,必将导致教学设计缺乏亮点,枯燥无味。就现代诗来讲,大方面上它与古典诗歌在形式、语言上都有所不同,不能单纯的品字悟情;小方面上,它因诗人不同,诗人每个时期的人生体悟、价值追求不同以及每首诗的创作背景不同而各有千秋,所以万万不能每首诗都去分析现代诗的共同特点——语言、结构、意象。

五、自我反思

潘老师的这次公开课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现在的语文教育要求是大语文教育观,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重视教学过程,不再是单纯的教师灌输和重视结果,潘老师的教学过程就很好的履行了这一点,其次,潘老师没有只抓几个意象来分析诗歌,而是从整体上来引导学生对于诗歌感情的把握,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走进情境,走进作者的内心,感受作者所思所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现代诗歌来说是教学的重大进步,语文教学要有一种宽容性,允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所以从整体上把握诗歌,通过填词的方式去更加了解作者的感情,允许学生们对于诗歌的感情有不同的见解是潘老师在这节课中最突出的地方,尤其是最后一个问题,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没有固定的答案,这就是语文的魅力,潘老师通过这种方式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和想象,能够使学生对语文学习有更大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以一种更积极的态度去感受语言的魅力,这是对于中学生最好的教育。

参考文献

① 李浩. 记忆与故土:“乡愁”的双重性[N]. 文艺报,2019-05-31(004).

② 黄明明.聆听余光中先生点评《乡愁》的教学[J].语文建设,2013(10):29-31.

③ 沈玲.论余光中诗歌中的土地意识[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5(05):36-39.

④ 杨俏凡.乡愁:离人心上秋——谈余光中诗歌创作的乡愁情结[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9):122-123+119.

⑤ 杨景龙.“母题”“原型”说《乡愁》——余光中《乡愁》的文本细读[J].名作欣赏,2004(11):105-111.

⑥ 李爱娟.一首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读余光中先生《乡愁》[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42-45.

⑦ 梁笑梅. 壮丽的歌者:余光中诗论[D].苏州大学,2004.

⑧ 尹银廷.论余光中的乡愁诗[J].东岳论丛,2002(03):123-125.

⑨ 江少川.乡愁母题、诗美建构及超越——论余光中诗歌的“中国情结”[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2):87-93.

⑩ 李元洛.海外游子的恋影——读余光中《乡愁》与《乡愁四韵》[J].名作欣赏,1982(06):4-7.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