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文化运动》浅析高中历史史料教学1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4
/ 2


从《新文化运动》浅析高中历史史料教学1

许大网

安徽省庐江中学, 安徽 合肥 231500

摘要:史料作为历史教学的重要资源和手段,对实现历史教育目的和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高中历史史料教学中,教师对史料价值的了解和挖掘不深、利用不足,不能让学生真正树立“论从史出”的观念和发展历史创新思维能力。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得转换传统教学观念和方法,尊重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史料教学生本课堂。下面我将结合《新文化运动》一课,浅谈我重视史料教学的原因以及我在教学中运用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史料教学

一、历史科学和史料的内涵

历史科学是对已经过去的历史存在的阐释[1],研究和教学历史不是为了向学生灌输或传授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真正历史科学的目标是长远和动态发展的,是为了引导人们更好地了解过去,进而用历史的眼光解释现在、观察和展望未来。各种典籍、图表、碑文、遗物等史料则是进行历史阐释的基本信息来源,是人们从多角度了解历史、认识历史、叙述历史和验证历史的依据,也是教学的重要资源。

二、史料教学的现状和预期效果

史料教学的真正目的何在?该以怎样的方式开展?教学策略又该是怎样?对这些问题都得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实践。然而其现状却不容乐观:实际教学中出现教师对史料基本概念把握不清,对史料性质不加甄别、引用不加出处,史料选取文不对题,忽视学生的情况,史料运用望文生义,呈现时机不当等等问题[2]。

而真正的史料教学对历史学科意义重大,重视并充分挖掘其效用将具有长远意义、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利用好所给的材料和信息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发挥自身的推理、判断、分析、整理、概括等能力,从而得出具有自我创新意识的结论。

著名教育家吕淑湘曾言:“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就叫做‘活’。[3]”历史史料在一定程度上是枯燥无趣的,如何对其进行利用,激活其价值,最终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证据意识,运用历史唯物史观分析史料的能力,指导学生初步掌握史料研习的基本方法,就在史料教学的关键所在。“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将史料教学“激活”并为学生学习带来“甘泉”,探究式教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第一,史料问题设计重要“导”,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由于教科书篇幅有限,提供学生构建历史表象的资料相对不足,教学中适当增加鲜活的史料,可以更好地再现历史的真实,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所以结合教材难点和史料设计问题时,我会逐渐放权于学生,启发他们去思考和主动学习。在学习《新文化运动》导入新课时,就运用了该方法。利用多媒体展示魏源、李鸿章、康有为和孙中山的图片,然后辅以问题进行情境教学。让学生结合图片思考,中国的有识之士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已经进行了哪些尝试?最后的结果又如何?学生进行思考后逐渐有了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指出:魏源作为最早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主张向西方学习器物,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李鸿章作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也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康有为和孙中山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政治制度。又有学生进一步指出:这代表了中国近代先进的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从器物而至制度,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但均未能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现状。更有能力优秀学生答出:西学东渐的过程,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人们开始从器物、制度的层面深入到文化心理层面,必然掀起一场更大规模的民族反思浪潮,即新文化运动。这种“问题引导教学法”既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又导出了新授内容,同时还使学生兴趣盎然、热情高涨。

第二,合理选择与利用史料,进行史料的整合设计,培养学生捕捉、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增强历史学科素养。在讲到新文化运动内容时,我组织史料,设计了一道材料解析题: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和赛因斯两位先生,才犯下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因此接下来便向学生设问:材料中的“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国粹”指的又是什么?经过这样处理,学生可以进行自主或合作探究,拥有自己的思考方式,通过对史料所含历史信息的提炼与加工,很快掌握了相关的知识要点,同时还增强了分析与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第三,利用开放情境进行情感启发教育,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感和成就感。例如,教师可以设计类似题目:请搜集介绍新文化运动背景的史料,结合史料回顾一批批仁人志士的方案蓝图,分析和思考为何他们的文韬武略甚至头颅鲜血会付之东流,总结为何由器物而及于制度,在西方卓有成效的东西经过西学东渐,到了中国就全然变样?

这种开放式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性和创造性,让他们自主参与史料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独立搜集、查阅、整理、归纳和评价史料,掌握历史学习的正确方法,并在学习历史知识、提高历史能力的过程中,进一步挖掘史料的情感教育作用,使学生明白无论是经济、技术或者文化、制度领域的发展照搬照学都是行不通的,都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历史唯物主义史观。

综上所述,史料教学不是历史教学的全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其目的,不能重形式轻实质。我们提倡史料教学,并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个史学家,而是要促使教师更新历史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放权(学习主动权)于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历史学习能力,树立崇尚科学的理想,坚定求真、求实和论从史出的科学态度。

参考文献

[1]王志强.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5(04)

[2]李博文.高中历史学科史料教学的若干误区及纠正策略.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06)

[3]穆惠涛主编.《教育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3月版,第95页.

1 2019年安徽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历史学科‘时空观念’素养培养的研究”(AH2019032)的阶段性成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