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命题在差异中落地生花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7
/ 2

阅读命题在差异中落地生花

朱梨明

无锡市云林实验小学

摘要:“考试阅读命题”作为考试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命题方向与方式直接关系着考试作用的发挥,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起着教学导向的作用。它应当体现《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学生主动地发展。学习阅读命题在新课改实验中起着教学导向与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是课程改革实验成败的关键环节。那么新课程理念下应如何优化阅读命题,笔者进行了相关方面的探讨研究。

关键词:阅读命题 优化 差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评价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考试阅读命题”作为考试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命题方向与方式直接关系着考试作用的发挥,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起着教学导向的作用。它应当体现《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学生主动地发展。“阅读”作为书面测试卷的重要方面之一,其命题更应该遵循这一理念,尽可能使学生能够充分展示活动的过程,在“过程”中检验其自身的发展水平和发展历程。

在命题时,应该关注一下几方面的内容:

1、关注文本阅读的情感过程

在命题时,要注意到文本是语言和思想、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体,它不仅是语言的载体,而且体现了人类最基本的价值观、伦理观、人生观、自然观、审美观等。所以考试中的阅读材料不仅是命题的媒介,也是一个阅读的对象,阅读的过程应该成为一个情感熏陶、人文培育的过程。在选取阅读文章时,要考虑文章是否在引导学生求真、向善、爱美,从而使考试过程成为一种高尚的情感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是否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多多少少地获得心灵上的启迪。

例如在区一次阅读命题的探讨上,两位命题者同时选用了阅读材料《荷叶青青》,讲的是作者回忆祖母十分喜爱荷花,每年都在自家的院子里种着一缸荷花,荷叶长大了,却把荷叶剪下送给别人的孩子治疮的事。赞美了祖母那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祖母深深的怀念之情。就让学生感受到了祖母的高尚情操,获得美的情感熏陶。由此可见选材者的匠心独具,这样的文本,浅显易懂,又富含美德的熏陶,基础差的学生能读懂一份善良,基础好的学生能读出一种美德。

2、强化文本理解的感悟过程

阅读命题应注重文本理解的感悟过程,让不同的学生在阅读中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课标中的重要理念,试卷命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我们在命题时既关注后进生和中等生,又关注优等生,满足差异发展,对于不同层次、学习能力有差异的学生,让其各取所需、各尽所能,从而使不同学生的阅读能力都得到展示,学习积极性得到保护,个性得到张扬。试卷在注重基础知识考察的同时,另设有梯度的试题,给有能力的同学施展才能的空间,鼓励他们向知识的更深、更广处发展,让学生明白学无止境。设计一些题型新、方法活、一题多解以及学生有创造性解答的题目,这样来激励优等生,为他们提供充分施展才华的空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阅读命题应立足学生、体现过程、民主开放。提倡以学生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实现试卷与学生的对话。

  1. 命题的内容立足于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命题应该立足于学生的阅读能力。试题一般按照难度逐渐增加的顺序安排。这样做,既可以对普通学生起到激励作用,也可以防止学生在难题上不成比例的花费大量的时间。题目都是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获取信息、解释文本、反思与评价这几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如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选择合适的词语,摘录相关的句子等,都可以在文本中找到相关的信息来帮助答题。如先可以设计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设计命题一 “文章以‘荷叶青青’为题,按祖母种荷、 、的顺序,主要叙述了祖母 的事例,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或设计命题二“按照顺序写出祖母对荷花所下的功夫”。这两个命题只都要求学生整合并加工文本信息,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来建构意义,解释文本的内容,可以从文本中获得一部分提示;然后可以设计感悟类的题目,如通过语言描写为导向,让学生感受祖母是一个怎样的人,就需要学生根据自己提取文本中的相关信息,利用自己的已有经验对文本中表达的观点思考与评价。不同梯度的设计,关注了孩子的个体差异,让孩子都能在阅读中有所收获。

(2)命题的难度立足于课程标准

命题的过程是课程标准的再读过程,要求老师们在命题时再次阅读学段目标,准确把握年级教学要求的重点和难点。阅读命题常常会出现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一:偏又难——阅读学段年级目标把握不准,偏题怪题屡见不鲜。

误区二:全且杂——题量过于丰富,“五味杂陈”一股脑。

命题应关注学段的目标,避免一些繁琐、细碎、表达不清的题目,而应加强整合,注重了文本的解读,最好能关注拟题等直入文章主旨的问题。考查的重点落在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品味上,要真正编出“阅读题”的特点和重点。期末命题时从学科整体意义的高度考虑问题,注重知识之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注重不同层次学生的学情,以检验学生能否形成一个有序的网络化知识体系。

(3)命题的顺序立足于学生的思维过程。

学习的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的命题也应该顺应学生的思维,在练习中不断强化学生好的阅读习惯。

例如某一份试卷的命题,将理清文章脉络和概括主要内容,体会表达情感放在的一题,其实是真正以学生为阅读角度去设计,因为在阅读完整篇文本后,作为阅读者,我们首先都会去关注文章的情节,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且将其放在第一题,能够培养学生静心思考的习惯,让学生在理解了文章内容后才提笔完成下面的问题,而不是浮于表面,填空式的完成阅读。其实我们的阅读课的课堂教学不也正是由题入手,先理清文章脉络,概括主要内容的吗?这样的设计,是真正考察我们学生的一个阅读习惯,同时在很大程度上起着教学导向的作用,给学生今后的阅读方法及老师的阅读教学提供一个引领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由语言描写作为切入点,帮助学生体会人物特点,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学生的理解水到渠成。编写的顺序很巧妙。

一般阅读命题所设计的题目应精心地编排,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既要考察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和概括能力,又要考察对任务品质的感悟,各题都应有考察点,由此层层推进,帮助不同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更深地与文本对话。

3、注重文本积累的思维过程

语文教学要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综合达成,阅读测试也应该体现这一点,语文考试必然需要一定的识记,课程标准也非常重视学生的积累,考核中体现学生思维过程,即促进积累的迁移。如可以设计命题:“写三个与例词结构相同的词。”帮助学生积累了AABC这一类词语,由相关的拓展延伸。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基于这种评价理念的认识,我们在积极倡导考试方式多样化的同时,加强命题改革,研究规范的符合课程标准理念的命题方式,让笔试真正发挥正常的评价功能,真正成为能促进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有效评价形式,为孩子们的发展奠基。

总之,小学语文学科的命题应全面贯彻新课程标准,以课标为准绳,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既要夯实基础,又要链接生活,能全面反映学生对小学阶段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基本上能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做出客观的评价。我们评价时要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样我们的评价才会更合理,更科学,这样的命题才能在学生答题的过程中处处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