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模式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8
/ 2

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模式探析

王雨嘉

西北政法大学


摘要: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与社会的发展有着紧密联系,高校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出需要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所以高校应当根据社会的要求完成人才培养工作。以往在高校教育管理上所采取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社会发展的需求,需要对其进行创新,所以本文就针对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模式进行探讨,希望通过文章的探讨能够为其他高校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创新方法


前言:近些年,我国在教育领域处于不断发展和改革的状态,高等院校办学规模变得越来越大,教育方向也发生了重大转变,而传统教育管理模式难以为高校教育提供服务,如此则需要高校能够在此方面上不断进行创新,促使教育管理工作能够满足要求,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下面笔者就针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传统高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理念落后

长时间以来,我国高校在教育管理方面都存在管理理念落后的情况,若是所采取的管理模式相对较为僵硬,那么便会与教育管理的本质相违背[1]。在管理理念方面所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管理制度和“以人为本”两者之间出现的马偶当年,通常高校教师或是管理者都将自己视为教育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主体,而学生仅仅是接受管理,并不属于教育管理主体;(2)管理者与学生两者的目标之间存在很大的矛盾,对于高校来说依然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其内心发展需求并没有给予重视,如此则使得学生难以根据自身原本的兴趣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限制了学生自由且多元化的发展,并且该教育管理理念与当下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等方面也都并不匹配。因此,教育管理理念落后问题不仅阻碍了我国高校的发展,而且还影响了学生的成长,需要采取措施加以转变。

(二)学生干部自身能力存在不足

对于高校中的班级你大而言,学生干部是用于连接师生的重要桥梁,在班级工作上是否能够得到良好的开展与学生干部有着紧密联系。学生干部本身应当拥有协调能力,对各项班级工作的开展进行协调,因此在高校教育管理当中应当选择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学生干部,这也是班主任或是辅导员在挑选学生干部时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2]。根据很多高校班级中的学生干部选择和任用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着自身能力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学习成绩和专业能力存在欠缺,对于专业知识也缺乏深入的了解,在知识范围上相对较为狭隘;(2)没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执行能力存在欠缺,而且在开展班级工作仅仅是按照教师的要求逐步完成,并没有一个自己的想法,常常表现出默守陈规的状态,难以将所有学生组织各种班级活动;(3)没有榜样意识,在实际班级管理中并没有发挥出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与榜样作用,而且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也没有思考方法对自身修养进行提升,而这也使得其自身能力难以满足教育管理工作的需求,无法胜任学生干部职位。

(三)评价方式相对较为单一

根据以往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具体情况来看,很多工作计划都是由管理者制定和实施的,所以在评价时难以对管理者的意见进行收集,仅仅只能够当是普通信息进行收集。教学评价工作通常是在学期期末的时候才正式开展,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只是借助反馈表的形式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但是此类评价工作一般都难以做得全面,也缺乏一个完善且合理的评价指标,在进行评价时仅仅是利用定性法,在定量分析方面存在明显不足[3]。对于部分高校来说教育评价工作仅仅是针对教师而开展的,并没有考虑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如此则导致教育评价并不全面,难以充分反映出教学情况。

二、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的方法

(一)创新管理理念

一直以来,高校在管理方式采取的是集权制,在该制度下高校领导者在教学管理上也拥有绝对的处理权,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被管理者,如此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打击了师生的热情,在人才培养方面也难以获得良好的效果,在处理过程中也经常会发生处理不公平的情况,领导专权问题更是常常出现。面对这一情况,若想使得教育管理模式得到创新,那么就需要先创新管理管理理念,其是所有工作开展的很重要基础,这便需要高校能够对权利进行合理分配,这对于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4]。针对于校长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在权利上也要进行科学分配,对其本身的指导与规划职能进行强化,使得院系权利得以增加,如此则能够相关决策变得更加透明与开放,各种计划的执行也要拥有了较高的弹性,以便能够有效完成各种评价方案的制定。由此能够看出来,管理理念创新对于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来说是非常重要,对相关人员自身行为也能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加强学生干部培养

学生干部是班级中的管理者和带头人,更代表了整个班级的形象,对于辅导员或是班主任来说应当给予其更多的重视,加强对学生干部自身素养的培养,开展思政教育工作,让其能够正确且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在班级当中所具有的位置与作用。让班级干部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带头作用,带领学生开展各种班级工作,并且还能够完成师生间的构图中,对教育管理工作给予支持

[5]。通过采取方法提升学生干部自身的能力与素养,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出学生干部本身所具有的作用。当开展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时,应当加强引导学生,使得人才培养工作也能够满足当下社会的需求。在进行教育管理时,教师应当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对大学生已经形成的能力和具备的素养有一个正确的看待。对于大学生来说,不论是在精神还是在思想上都是旺盛的,面对很多事情时敢于拼抢与冒险,并充满了信心,此时教师应当对学生给予在尊重,使得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各种实践提升其自身的能力。

(三)创新评价方法

对教师自身工作情况以及所取得的成绩进行评价最为有效的方法便是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其能够将教学管理当中问题充分反映出来,还能够真实体现出教学管理水平[6]。所以,对于高校来说应当制定一个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该体系应当和学分是相配套的,给予学生参与评价的机会,使得课程评估、教学监督等方面工作能够得以顺利开展。在评价学生上一般使用弹性学制,以大方向为基础,就不同学生自身所具有的鲜明特点对教学工作进行安排,再根据教学的内容与方向对学分进行制定,该制度主要是为使得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兴趣对课程进行选择,实现对教育资源的优化,也有利于提升学生自身的素养。


总结:总之,在高校教育不断发展过程中需要对教育管理模式进行创新,而这一也是时代发展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要求。高校教育主要是为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但是社会在高速发展中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发生了一定改变,此时高校则需要重视所发生的改变,加强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以便能够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文章主要是从创新管理理念、加强学生干部培养、创新评价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促使高校教育管理模式能够得以有效创新,从而更好的开展教育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王磊. 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模式视角下探析高校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J]. 好家长, 2018(55).

[2]陈娟. 高校教学管理法治化的创新策略探析[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12).

[3]陈琬莹. 新课改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探析[J]. 智富时代, 2018, 000(07X):224-224.

[4]张弘, 伊松. "互联网+教学管理":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创新探析[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9(05):159-162.

[5]李俊妍. 互联网+时代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C]// 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二). 2019.

[6]张弘伊松. "互联网+教学管理":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创新探析[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9(5):153-156.

作者简介:王雨嘉(1994-),女,汉族,河北,硕士,西北政法大学,研究方向: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