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交响乐对在校大学生的隐性教育作用On the Implicit Education Effect of Symphony on College Students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9
/ 7

论交响乐对在校大学生的隐性教育作用 On the Implicit Education Effect of Symphony on College Students

张 卉 麦宸多

(内蒙古师范大学 青年政治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

摘要:交响乐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历经岁月的积淀,已经形成体制完备、题材广泛、结构严密,感染力强的庙堂重器。我国的交响乐兴起较晚,但是处于上升阶段,特别是近几年,发展前景无限。从美育教学入手,对交响乐的功能做系统分析,突出其综合性、实践性和影响力,弘扬并彰显交响乐在高等教育中的独特作用,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要通过组建不同层次的交响乐团,特别是高校在校学生的交响乐团,发挥艺术特长生的专业技能,完善美育教学的形式、方法、内容,更加广泛的把交响乐的感染力,影响力渗透到大学校园文化之中。这对我们高等教育,特别是美育教学的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在校学生的艺术鉴赏力,进而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尊规守律,注重与校园的环境的协调一致,听从指挥,接受约束有着独特的意义。

关键词:交响乐 大学生 美育

交响乐起源于古希腊,字义为“和音”与“和谐”的总称。到古罗马时期,交响乐已经演变成为一切器乐合奏曲和重奏曲的代称。经过一代代的音乐家的努力探索与实践,基本形成了体制完备、题材广泛、结构严密、章法规范、感染力无限的高级的音乐表现形式,它能够表达各种重大题材和复杂的乐思。哲学家尼采说过:“没有音乐,生命是没有价值的,而交响乐是音乐中的音乐,是音乐中神圣的殿堂,而且它具有博大的、高远的、深厚的精神境界”。交响乐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是和人类社会文明的突飞猛进紧密相连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它的确是伴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的文化、经济发展而日臻完善,从社会现实来看,交响乐必将作为高雅的文化艺术经典和丰富的精神食粮,为我们国家的进步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9日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他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认真落实总书记的指示,如何使交响乐这一高雅的艺术形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世界的构成,是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本着这一目标,我们对内蒙古地区的5所高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调研报告。


一、问卷分析:

此次问卷共向在校大学生发放了700份,回收629份,占比为89.85%。其中非音乐类学生为450人,占比为71.5%;音乐类学生为142人,占比为22.6%;交响乐团成员37人,占比为5.9%。

一、通过对调查问卷统计结果的分析,可以将交响乐对在校大学生的影响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从事艺术活动时间 表一


内容



比例

专业

交响乐团成员

音乐类

非音乐类

从事艺术活动时间

一年以下

9%

20%

63%

三年以下

27%

26%

29%

五年以下

36%

18%

9%

五年以上

36%

35%

1%

一年以下受访者中交响乐团成员占9%,音乐专业学生占20%,非专业学生占63%;

三年以下的受访者中,交响乐团成员占27%,音乐专业学生占26%,非音乐专业学生占29%;

五年以下的受访者中,交响乐团成员占36%,音乐专业学生占18%,非音乐专业学生占9%;

五年以下的受访者中,交响乐团成员占36%,音乐专业学生占35%,非音乐类学生仅占1%。

  1. 接触交响乐时间 表二


内容



比例

专业

交响乐团成员

音乐类

非音乐类

接触交响乐时间

一年以下

9%

42%

50%

三年以下

55%

37%

32%

五年以下

18%

13%

7%

五年以上

27%

7%

1%

可以看出,交响乐团成员从事艺术活动的经历是向上发展的,年限越长人数占比越高,而音乐专业的学生占比也是年限越长,人数越多,而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则是呈现反方向发展,大多数人接触时间较对短暂,能坚持3、5年的学生只有很少部分。同样,在接触交响乐的时间上,也呈现出一致性的趋势。交响乐团成员占比高峰是三年左右。音乐专业学生和非音乐专业的占比则呈现下行趋势,坚持到五年以上的专业学生占比不足10%,非专业学生占比仅为1%。

3、触交响乐途径 表三


内容




比例

专业

交响乐团成员

音乐类

非音乐类

接触交响乐途径

演奏员

82%

33%

18%

业余爱好

18%

67%

82%

在接触交响乐途径选择上,作为演奏员的占比分别为交响乐团成员82%,音乐专业学生占33%,非音乐专业学生占18%,而作为业余爱好,非音乐专业学生占比高达82%。音乐类学生占67%,说明交响乐在学生群体中有较为广泛的基础。

4、交响乐与自己专业的关系 表四


内容




比例

专业

交响乐团成员

音乐类

非音乐类

交响乐与自己专业的关系

和谐一致

100%

67%

23%

冲突

0%

35%

43%

无所谓

0%

28%

34%

交响乐与专业大概是学生在校期间时间上分配的主要考虑因素,交响乐团成员100%认为与自己的专业和谐一致,音乐类专业学生则有67%的认为与自己的专业和谐一致,认为与专业冲突或无所谓的都有一定比例,尤其是非音乐专业的学生认为有冲突的占比高达43%。

5、交响乐对个人的影响 表五


内容


问题内容



比例

专业

交响乐团成员

音乐类

非音乐类

交响乐对自己的影响


很大

91%

32%

16%

一般

9%

60%

43%

没有

0%

8%

41%

交响乐对自己的影响基本是正态分布,值得注意的是,交响乐对乐团演奏员的影响很大的占比数到达91%,说明越是深入接触交响乐,越能够体会到交响乐的影响力和穿透力。

6、交响乐与人生的关系 表六


内容



比例

专业

交响乐团成员

音乐类

非音乐类

交响乐与人生的关系

必修课

91%

23%

18%

兴趣课

9%

49%

64%

一般了解

0%

28%

37%

把交响乐视为人生必修课的交响乐团成员占比到达91%,而出于兴趣的学生中音乐类占比49%,非音乐类占比64%,这说明从兴趣入手,提高大学生对交响乐的兴趣和品鉴能力提升仍有很大空间。

交7、响乐对学生的影响 表七


内容


比例

专业

交响乐团成员

音乐类

非音乐类

交响乐对学生的影响

艺术修养提高

100%

58%

52%

爱国主义

27%

33%

75%

民族自信心

36%

30%

48%

纪律性提高

82%

35%

10%

树立集体主义

91%

45%

11%

与他人协调性的重视

91%

58%

29%

具体到交响乐的影响力所在,更是有一组数据支撑着我们大力培养学生欣赏交响乐的能力,不断扩展交响乐的影响力,发挥交响乐对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作用。我们在表七中分列了交响乐对学生影响的几个方面,即艺术修养的提高,加强爱国主义,提高民族自信心,纪律性提高,树立集体主义及他人协调性的重要等。提高艺术修养方面,交响乐团成员百分百都持肯定态度,而音乐类和非音乐类同学的认可度都超过50%。而对于加强爱国主义和提高民族自信心的两项选择中,非音乐类学生的认同远高于交响乐团成员和音乐类同学,爱国主义加强选项高达75%,这个现象可能是由于接触方式和程度造成的,聆听者可能最容易为交响乐的气势和阵容所震撼,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油然而生所致。一旦深入其中,交响乐的内涵所体现和要求的纪律性、协调性和则成为交响乐演奏员和音乐类学生的不二选择,这三个选项中,有两项交响乐团成员赞同高达90%以上,另一项则为82%,不但高于音乐类学生一倍左右,更超过非音乐类学生的3.4倍。在这个问题上,很好的说明,交响乐是一种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的人生必修课。交响乐不但为人提供了一种博大精深,超越时空的精神力量,同时,也可能对人更深刻理解集体的力量,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协调配合、和谐一致的重要意义。从这一点看,当前,在大学教育中,大力推广交响乐的普及,提高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广泛认同,有着积极的现实主义和历史意义。

8、对交响乐的认识 表八


内容




比例

专业

交响乐团成员

音乐类

非音乐类

对交响乐的认识

更好的欣赏名曲名作

100%

66%

61%

努力学好一门乐器

27%

35%

45%

参加交响乐团

27%

19%

9%

表八说明了接触交响乐的目的,出于对名曲名的欣赏的,交响乐团成员占100%,而音乐类和非音乐类的大学生比例相近,都高于60%。而为努力学好一门乐器的人数则呈顺次下降。非音乐类学生占45%,音乐类占35%,交响乐团成员占27%。而为了参加交响乐团的学生中,交响乐团成员占27%,音乐类占19%,非音乐类占9%。这个选项都比较低的原因应该是心理的或是由于专业与兴趣爱好的时间冲突使然。

9、周围同学对交响乐的认知程度 表九


内容



比例

专业

交响乐团成员

音乐类

非音乐类

周围同学对交响乐的认知程度

热爱

36%

21%

14%

了解

55%

68%

54%

不感兴趣

9%

10%

34%

表九测试了答卷者周围同学对交响乐的认知程度。交响乐团成员选热爱的为36%,音乐类学生选热爱的是21%,非音乐类学生选择热爱的为14%,虽然比例不是很高,但也已看出,的确有一些热爱交响乐的人群。而了解交响乐的人群则比较均衡。交响乐团成员、音乐类学生和非音乐类都有百分之五、六十的人士。

10、交响乐对校园文化的作用 表十


内容




比例

专业

交响乐团成员

音乐类

非音乐类

交响乐对校园文化的作用

影响广泛

55%

30%

14%

有一定影响

45%

59%

73%

无所谓

0%

12%

14%

表十则表明了交响乐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除去最后一个无所谓的选项,55%的交响乐团成员认为交响乐对校园文化建设有着广泛的影响,而音乐专业类和非音乐类学生的选项分别为30%和14%。这种离散度的呈现,应该是专业的差异以及接触的机会多寡造成的。因此,第二个选项,对校园文化建设有一定影响的学生选项则与第一个选项呈背离趋势。交响乐团成员选项为45%,音乐类学生59%,而非音乐类学生则高达73%。这两组选择的趋势差异和相反去向清楚地表明了不同群体学生心理的感受与体会。

11、交响乐对人生的意义 表十一


内容


问题内容



比例

专业

交响乐团成员

音乐类

非音乐类

交响乐对人生的意义

毕生爱好

64%

32%

23%

满足好奇心

36%

55%

52%

凑热闹

0%

13%

27%


第十一个问题是关于交响乐对人生的意义。有64%的交响乐团成员把交响乐作为毕生爱好,36%的交响乐团成员把交响乐作为一种好奇心满足,而音乐类和非音乐类的学生把交响乐作为好奇心满足的则分别达55%和52%。凑热闹的音乐类学生为13%,非音乐类的为27%。这说明,普及交响乐的任务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

二、基于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研究

通过问卷,我们得到了一组交响乐对大学生影响和大学生对交响乐之态度,可以从中了解到交响乐这一特殊音乐形式在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四有”人才有着的非凡意义。贝多芬这位空前绝后的交响乐大师,其作品充满了人类“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走向胜利”的伟大精神。因此,贝多芬的交响乐至今仍然是世界各国交响乐团演奏最多的,它所提供给人类即是美的享受,也是心灵的重塑。当年,伟大的卫国战争时期,肖斯塔科维奇的C大调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交响曲》创作于战火纷飞的环境中,它以对祖国,对城市的热爱,对法西斯入侵的愤怒,和人民必胜,战胜敌寇的信心组成了激动人心的作品,红军战士深受鼓舞。1965年2月35岁的青年作曲家吕其明为当年的“上海之春”音乐节创作一部歌颂祖国和人民、歌颂党和军队的作品。年轻的吕其明锐意受命,联想着开国大典上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庄严场景,革命先烈前赴后继为国捐躯的悲壮情怀,还有父亲吕惠生在国难当头之际写下绝命诗并毅然从戎的无畏精神,他思如泉涌,走笔如飞,在短短一周时间便完成了《红旗颂》初稿。“我把我真实的体验以及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全都融进了音符”。若非对党和国家怀有如此忠诚的信念,他又怎能写得出如此这般庄严、崇高和令人感动的音乐!

《红旗颂》借鉴了欧洲交响序曲体裁的管弦乐媒介、标题性构思、单乐章布局和主题发展手法,融入了中国人喜闻乐见的民族性音乐语言、再现性三部曲式、象征国家身份的标志性音调(国歌素材),以及表现英勇民族精神的抽象性叙事情节(沉重苦难中的无畏奋进),这是一位中国作曲家自主改造和利用西方音乐体裁的又一次成功尝试,是一位自称“血液中流淌着红色基因”的烈士之子用一种美妙的“世界通用语”来讲述的“中国故事”。

今天,我们面对现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担负实现“四个全面”的宏伟蓝图的使命,必须依靠党的坚强领导,依靠人民群众的不懈努力,更需要一代青少年坚定意志,树立信心,认清历史的发展方向,明确自己的责任,把个人前途命运与社会与广大人民群众密切联系起来。这既是祖国的召唤,也是个体发展的必须。

不可否认,四十年的改革历程是一个思想解放,个体积极性迸发,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代,它成就了我们发奋图轻,赶超先进,走进现代化的民族梦想,造就了一大批成就卓著的科学家、企业家、艺术家,涌现出千百万勇于创新、敢于奋斗,一心报国的青年才俊。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每个人都价值观都发生着变化,青少年的选择,往往受到各式各样的观念冲击。腐朽低俗的东西也会有一定的市场。简单的个人主义倾向使得一部分青少年应有的集体主义,爱国精神,合作意识丧失殆尽。些人往往把个人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忽略了对国家,对民族前途的关心关注,不能讲个人与集体与社会密切结合,反而将其对立起来。因此,在教育过程中,特别是高等教育过程中,发挥正确的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积极引导作用。同时,更要寓教于乐,利用各种各种文学艺术形式实现潜移默化的目的。

因此,把交响乐作为在校大学生的一门选修课,不仅对提升大学生艺术修养有所脾益,同时还会对其内心世界产生积极影响。问卷分析结果告诉我们,至少在以下五各方面,交响乐可以发挥其特大功效。

首先,强化爱国主义精神,提升民族自信心。爱党爱国是我们国家对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位大学生的立身之本,每个时代,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爱国主义要求与教育,近些年,我们通过立法形式,强化了国旗、国歌、国徽的地位作用,对国旗、国歌、国徽的认知认同只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步骤,需要实践的不断发展与深化,把优秀的交响乐曲目推荐给大学生,并进行解读,也应该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方法,而且,其作用会不断深入。使学生知晓民族的苦难历程,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明天的辉煌更需要人民群众的团结和睦,努力拼搏。这正是交响乐大师对交响乐的功能的基本描述。我们要特别重视交响乐的这一特殊功能,牢牢把握交响乐的基本功能。使交响乐激发激励人们爱国热情的功效极尽发挥出来,使大学生在欣赏或演奏交响乐的过程中,通过艺术认知来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同时,还应该通过交响乐的传播提升民族自信心。只有从心底爱国的人,才会真正树立民族自信心。尽管今天我们还面临许多困难,尽管还要面对许多不如人意的问题。但是,交响乐那种对人的鼓舞应该引导每个人都建立起民族自信心。有自信的人才能有未来,有自信的民族才能走向辉煌,目前,我们面对改革开放发展的难题,涉入改革深水区,国际形势也错综复杂,充满挑战和困难,年青一代更应该站在历史的高度,科学理性的面对现实,迎接挑战,克服困难,再创佳绩。我们的先人曾经创造过辉煌的历史,也给后人留下了不可胜数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承古启下,把民族复兴的不朽之光传承下去。

第二、强化集体主义精神,使个人的奋斗与集体的努力和谐一致。交响乐的初始意义就是齐唱,那种强大的发声正是每个人与集体的配合来达到惊心动魄、震人心魂的效果。而交响乐的灵魂就是指挥家,在完全听从指挥家的指挥下,每件乐器才能在演奏员的操持下保持和谐一致。参加交响乐团人对这一点的理解会远远高于其他人群。今天,由于教育的缺失与不足,使得许多人只强调个人利益,忽视或完全丧失社会公共利益,我们的高等教育在培养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强调竞争,并不意味不要合作。每个演奏员的出色演奏技艺是交响乐团成功的基础,但是,演奏好曲目不仅需要每一件乐器的发声,更需要它们之间的配合与协调。这一点,想必交响乐团成员感触最深,只有听从指挥,与其他乐手配合好,才能显现出你的才能来,反之,纵然有千般本领,也不会给整个乐曲带来什么好效果。要发挥交响乐对每个人集体主义精神的重塑来加强全体青年学生的尊重群体的意识。

第三、加强组织纪律性,克服自由主义,强化自我约束,交响乐团的特征是在灵魂和核心人物的指导下,按照指挥棒的指点来完成作品。这是一种相当严格的纪律要求与纪律约束。社会学研究认为,社会价值是自我价值的升华,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主要方面,人生价值在于奉献,实现社会价值是人生的基本目的。改革开放四十年是发挥个体积极创造性,极大激发调动人民群众的创造力的伟大时代,成就了一番天翻地覆的伟大事业。个人价值、自我价值这些被尘封压抑的社会发展进步的积极因素所迸发出来的力量,使社会发展走上快车道,但同时也应当指出,无限制突出强调个人主义会使事物发生根本变化,积极因素会转化消极因素。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个人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但是个人发展又需要社会发展的支持。一个乐手,纵然技艺超群,仍需要乐队的支持配合,而乐队的成功演奏,更需要每个乐手的倾力发挥。要实现这种和谐,就要求每个乐手遵循乐谱乐章来演奏,这是内在的纪律约束,而外在的约束则是大家遵照指挥的的节奏力度发声。今天的时代绝非是工业化之前靠单打独斗可以取胜的社会。需要集体努力合作配合,要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需要有理想信念的支撑,更需要纪律的要求与约束。懂规矩、守纪律才是一个人与集体社会和谐一致的必要手段。相信交响乐的影响力可以直达人的灵魂,变成演奏者和欣赏着的自觉自愿。特别是当今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更需要青年一代凝心聚力。

第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乐观豁达平和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人生。交响乐给人以信心鼓舞,用音乐语言诠释了人生有苦难、有欢乐;有拼搏、有胜利。要经过种种坎坷磨难才能达到幸福的彼岸。当今在校大学生,大多数出自独生子女家庭,感情丰富且脆弱,独立性与依赖性同样并存。自幼成长环境优越,备受家长呵护,加入到大学之后,如遇逆境或困难,常常表现的无所适从,遇到感情方面的挫折后更是六神无主,缺乏那种积极进取,勇于承担责任,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因此,端正其态度,改善其心态,磨炼其意志,培养其精神刻不容缓。当然这种人生态度和心理矫正不可能一日而成,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正确的的导向。我们认为,加入交响乐团,经常性的参加演出活动,至少作为一名业余欣赏者聆听交响乐邂逅交响乐,有助于这种坚毅人格的培养锻造。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自己的人生态度有偏差怎能去影响社会,改造社会。处于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历史时期的一代青年必须坚毅果敢,勇于奉献,勇于牺牲,勇于面对艰难险阻,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全方位的进行强化训练。而交响乐则不失为一种有效手段,从思想精神层面进行深加工,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得到更好的滋养。

第五、全面加强艺术修养,提高大学生的艺术品位与审美能力。交响乐作为音乐殿堂的一颗顶级的璀灿明珠,展现出夺目的光辉,代表了千百年来人类艺术追求的完美与成就。就其影响而言,感染力和穿透力登峰造极。今天,加强交响乐在大学校园的传播与普及,对于我们的美育教学,对于我们的综合素质提升,对于扩大音乐对大学生的滋养,有着无可比拟的意义。多年来形成的应试教育,使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学生过于注重那些实用性强,应对升学考试的科目,忽视了美育这些铸造心灵之美的艺术手段,不少学生纵然本专业的知识进了解掌握的比较好,但是,缺乏美育的心灵一片空白,在人生的竞技场上只是学步的跛子,既无雄厚持久的竞争力,也没有多少心灵之美,智慧之光,遑论人生的品位与情趣。因此,全面加强学校特别是加深学校的美育教学,光大美学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高雅音乐为载体的艺术活动,是融意识形态教育于高校美育课堂、传承革命文化、激励忠诚信念、弘扬爱国精神的有效举措。用交响乐这种综合性强、历史悠久、题材多样、内容广泛的音乐形式塑造新一代青年的心灵,使之对美好事物有更深刻的认知,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几点建议

首先,我们要深入研究交响乐今天对青年一代特别是在校大学生的影响。不仅为提高青年一代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同时还要通过对交响乐知识的普及和提高增进青年一代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共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及对祖国,对人类艰难困苦,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坚定信念。使他们的人生更有意义,使他们对中华民族的历史,今天和未来有深刻的理解与体会,信心与希望。

第二,要利用交响乐这种形式加强对大学生组织纪律性的锻炼,为什么要遵守纪律,为什么要听从指挥。交响乐以其严密的结构为人们展示了一组和谐的图画,交响乐的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个体发挥与集体合作的高度协调,全体成员与指挥家的模切配合,恐怕是交响乐引人入胜的不二法门。

第三,有关教育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充分利用交响乐这一艺术形式来充实完善高等院校的美育教学,寓教于乐,寓教于声。在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大力建设交响乐团,组织专业交响乐团在高校巡回演出,待条件具备后组织区域性大学交响乐团比赛,设立高校交响乐团联盟,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不断普及推广交响乐,扩大其在高校中的影响作用。

第四,高等校园要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方法、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发交响乐人才资源,将其作为高校美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要从低年级入手,从新入校生入手,将那些在中小学阶段系统地练习过器乐的学生进行甄别选拔,在充分尊重其个人意愿的基础上选择有条件、有参与意愿的学生组建交响乐团,充分发挥这些同学的器乐特长,至少应该让他(她)们十多年的辛苦投入不因考入大学而丢弃荒废,要办成开放式的交响乐团,发挥本校现有资源的优势,同时引进可以提升自己交响乐团水平和影响力的人才,共襄盛举。

第五,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高等学校应该是最活跃,最具有前沿性,最容易传播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的地方。目前看,交响乐在社会上普及还有待于全民族文化素质的进一步提升。但是,在高等学校和高学历、高文化水准人群中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高校学生作为文化的主要传播者,理应受到交响乐的深刻影响。目前,尤其需要我们进一步明确交响乐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努力营造知晓交响乐、爱好交响乐、参与交响乐的良好氛围,使交响乐在大学校园中更具影响力,更具渗透力,更具感染力。

总之,我们所处的伟大时代和我们正在进行的伟大复兴工程需要千百万年轻才俊的投入参与,全身心地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而较之浅吟低唱,拨弄丝竹,我们更需要黄钟大吕般惊天动地的奏鸣,万众团结一心,共铸辉煌。


参考文献:

〔1〕 刘雪枫.西方音乐史话〔M〕国际文化出版社,2000年1月

〔2〕 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3〕 卞祖善、卞正兰.交响乐艺术〔M〕 山西出版传媒集团.陕西教育出版

2013年1月

〔4〕郭声健.艺术教育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5月

〔5〕林喦.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新论 〔J〕渤海大学学报,2016年3月

〔6〕杜卫.美育三义〔J〕《文艺研究》2016年11期

〔7〕杜卫.美育与创新教育〔J〕《教育研究》1999年09期


*本文系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课题(项目计划编号:NJSY2003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卉,女,(1971.10—),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三级教授,本科,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研究方向,声乐教学与演唱、音乐学、美育教学。

麦宸多,女,(1998.11—),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 学历:本科 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方向:大提琴演奏、音乐学。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