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课间运动”在中学体育中的组织与实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9
/ 2

“大课间运动”在中学体育中的组织与实施

崔洪兵

滨州市滨城区第五中学,山东 滨州 256600

摘要:“大课间运动”相比于传统的课间操时间更长,内容更丰富,还能有效的降低中学生的焦虑心理,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在中学体育中,“大课间运动”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和应用。本文分析了“大课间运动”在中学体育的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善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提供一些参考,为“大课间运动”的组织与实施提供帮助。

关键词:大课间;中学体育;问题;组织实施

前言:

为了保证学生每天都能运动一小时,学校开展了“大课间运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该活动开展以来,各中学都积极探索,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开展了相关的研究,从而提高了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但这其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只有学校认识到自己的问题,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才能解决问题,在“大课间运动”中取得成绩。

  1. 大课间运动”在中学体育中的问题

  1. 领导重视不够

各中学相应国家的号召,积极推广“大课间运动”在中学体育的实施,但也有一部分学校领导对此活动不够重视,只是在形式上开展活动,并没有在其他方面大力促进。部分中学的体育场地较小、体育器材陈旧,学校的投资力度也很小,难以保证学生对场地和器材的需求,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课间运动”的开展。有些中学为了招生,近些年来学校规模不断扩展,人数不断增加,运动场地和体育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学校领导过于重视在文化课上的建设,而忽视了体育运动的组织和实施。

  1. 缺乏创新性

教育部要求各中学推行“大课间运动”,但并没有对运动内容做提出具体的要求,因此学校开展的体育运动在内容和功能上都比较单一,只能达到缓解学生身体疲劳,从学习中解放心情的目的,不能达到更多的锻炼身体的效果。从“大课间运动”的实施过程来看,大部分活动是结合传统项目开展,缺乏创新性,动作基本以原地运动为主,以四肢为主,对运动器材适应不足,语言也比较生硬。长此以往,会导致运动效率太低,学生对此失去兴趣。

  1. 存在安全问题

“大课间运动”毕竟是要进行身体活动的,就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学生在学校中开展的体育活动,学校有责任保障他们的安全问题。“大课间运动”组织过程中常见的安全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运动场地的安全问题。运动场地包括设施布局是否合理,设备是否安全等,在一些建校时间长的校区,学生的活动场地非常小,设施也很落后。第二,师生的安全意识。开展任何体育活动,都需要学校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教师和学生有足够的安全意识,经常出现的危险和动作要十分小心。

  1. 配置不合理

“大课间运动”要求全校学生参与,而学校的体育教师没有那么多,大部分都是教职工老师作为学生运动的监督者,但是这些教师对体育研究不深,在运动项目的适配上存在问题,分配的部分项目,强度组合在一起会产生叠加问题,造成学生运动负荷过重,有些运动项目叠加的强度较轻,达不到体育锻炼的效果,这类不科学、不合理的项目配合,都使得学生的体育锻炼效率降低。

  1. 偏重表演竞技

很多中学会组织专门的体育竞技队伍,参加各校体育比赛,为学校争光。比如有部分学生参加专业的跳绳培训,在“大课间运动”时,学校会允许他们不跟随全体学生锻炼,而是进行专项培训,有时就会成为表演或展示的环节,让全体学生观摩学习,提升整体的跳绳水平,组成了大部分学生无法参加相关的比赛竞技。这些都会导致体育运动的表演性过高,起不到锻炼身体的效果,无法提升学生个人的身体素质。

  1. 大课间运动”在中学体育中的组织与实施

  1. 加强重视程度

“大课间运动”是一项新型的运动模式,虽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推广,但开展时间较短,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学校的领导阶层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直接影响着活动实施的效果,所以学校一定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按照具体的行动要求,做好宣传工作。高度重视“大课间运动”,进行思想动员,将活动列入工作计划,排入学校作息时间表。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对表现好的班级进行鼓励,激励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建立每天两次的课间运动,保证学生锻炼时间足够一小时。没有体育课安排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课外运动,将八百米作为考察项目,例入期末成绩。

  1. 创新运动形式

“大课间运动”实施的主要场所是学校校园,因此学校要根据地域特色,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适当开展一些舞蹈、武术或艺术体操之类的的体育活动,这样既能丰富学校的课间活动内容,还能吸引学生兴趣,引导他们参与的热情,推动当地特色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比如让体育教师和各学科教师合作创新运动形式,优化和完善大课间运动内容,在原有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趣味游戏、礼仪操、放松操等,创新运动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投入热情,学生主动参与,就容易提升他们的训练水平。此外,学校可以定期开放家长日,邀请家长进学校参观学生的日常体育运动,家长对学校课间活动的深入了解也能从侧面支持学校开展课间运动。

  1. 因人配置活动

“大课间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不同的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不同,对运动种类的偏好也不同,所以学校为了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可以将活动分为规定内容和自选内容两部分。规定内容是全体学生参与的眼保健操和广播体操等,自选内容就可以形式多样,组织健身操、跳绳、军体拳、踢毽子等,让学生自主选择。无论学生完成规定内容还是自选内容,都要保证学生的安全,教师主导和学生参与要达到和谐统一,不断的创新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1. 合理配置师资

“大课间运动”的实际管理者是班主任和体育教师,他们要合理分工,明确自身责任。班主任要组织学生准时参加运动,保证出勤率,最好可以亲自参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及时检查、监督本班学生参与课件运动是情况和人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障活动质量。体育教师要组织课间活动的全过程,分别是负责安排活动内容,考虑地点,季节等因素,选择音乐要适合学生和活动内容,安排活动场地和组织退场, 协助班主任工作,完成大课间活动的检查和评比工作。

  1. 做好安全防范

中学开展“大课间运动”,要保证中学生的安全问题。在安全防范工作中,要做到这几点要求: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全校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全校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开展纪律性较强的活动;定期检查学校的体育设施,体育教师要教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技能,运动技巧,保护措施和康复知识等;根据教学安排进行系统规划,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尽最大努力避免校园安全事故。合理安排活动场所,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时,要协调安排时间,将活动时间错开;对于基础设施较差的学校,要进行合理规划,充分利用空间场地,或者采用因地制宜开展新的活动模式。选择安全性较高的项目,考虑到学校场地、设施、学生情况等各种因素,对一些快速追逐的游戏、安全隐患较高的项目,要求教师提前对活动进行规划,避免出现问题;定期检查场地和体育设施,及时排除设备的安全隐患。

结语:

各中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大课间运动”,学校的领导阶层要对此项活动的意义和作用有足够的认识,开展活动时要充分利用好学校的场地设施,做好安全防范工作,配置师资要分工合理,责任到人,组织活动时要丰富多彩,因人因时而异。总之就是要让学生提高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主动进行锻炼,提升身体素质,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国梁.略述“大课间运动”在中学体育中的组织与实施[J].名师在线,2020(15):86-87.

[2]王福贤,马松山.谈农村寄宿制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形式及内容[J].名师在线,2020(14):8-9.

[3]陈冬君.大课间以游戏的方式提高体能的有效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20(08):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