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颅脑损伤合并脊髓损伤40例临床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9
/ 2

重症颅脑损伤合并脊髓损伤 40例临床体会

王立彬 , 张春阳 ( 通讯作者 ), 侯晓峰,韩彦军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内蒙古 包头 014010

要:目的:研究重症颅脑损伤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诊治相关问题。方法:2017年1月-2019年12月为研究时间,样本为此时间段就诊40例重症颅脑损伤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全部患者均行规范化诊断及治疗干预,分析治疗效果。结果:40例患者治愈及病情好转共37例,死亡3例。结论:早期诊断及规范化治疗可提高重症颅脑损伤合并脊髓损伤治疗效果,值得全面推广。

关键词:重症颅脑损伤;脊髓损伤;诊断;治疗

重症颅脑损伤发病因素多为高空坠落、交通事故等所致暴力冲击,患者多合并脊髓损伤,其病情复杂,且进展迅速,如诊治不及时可导致死亡[1]。临床治疗重症颅脑损伤合并脊髓损伤需及时确诊病情,早期解除脑组织受压,改善血液循环,缓解局部压迫引发的脊髓与脑组织缺氧缺血性坏死[2]。本次研究汇总我院相关患者基础性资料,研究分析重症颅脑损伤合并脊髓损伤诊断及治疗相关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1月-2019年12月为研究时间,样本为此时间段就诊40例重症颅脑损伤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基础资料如下表

表1 基础资料

男女比例

年龄范围

年龄均值

GCS评分

临床症状

25:15

20-75岁

47.72±5.03岁

6.72±0.48分

瘫痪32例、颈部及腰部僵硬6例、腹腔脏器损伤2例

1.2方法

1.2.1诊断

患者入院后医师对其进行症状评估,如无法配合检查或神志不清,需采取脊柱制动等干预措施,并监测患者瞳孔、神志等生命体征指标,配合行影像学检查及神经系统检查。本次研究中全部患者均行头部CT检查、脊柱X线检查、MRI检查。

1.2.2治疗方案

治疗期间医师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重点观察瞳孔、神志情况,确保患者各项生理指标稳定。预先完成各项手术准备,如患者处于昏迷状态,且合并腰部、胸部、颈椎畸形或损伤,需行脊柱脊髓制动保护措施。查体操作中需减少搬动患者次数,使用颈托保护颈部。针对性干预重症颅脑损伤,通过微创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等术式清除血肿,缓解脑组织受压,改善神经系统血液供应状态,预防颅内压升高及脑水肿,配合行抗感染、止血、脱水等治疗方案。

确诊脊髓损伤患者行甲基强的松龙大剂量冲击早期治疗,依据诊断结果,需行早期手术解除脊髓压迫,本次研究40例患者中15例患者椎骨骨折无脊髓受压,行常规牵引治疗。13例患者行后路椎板减压术治疗,采用椎弓根或钢板完成内固定治疗。6例患者行单纯性椎管减压术治疗。2例患者行颈椎前路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2例患者行胸椎侧前方减压钢板内固定治疗,2例患者行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40例患者中31例行开颅手术治疗,22例行气管切开术治疗。为预防脊髓继发性损伤,全部患者均行经鼻气管内麻醉,术后配合止血、抗感染、脱水、营养神经及对症治疗。

  1. 结果

40例患者经影像学检查及症状分析均确诊为重症颅脑损伤合并脊髓损伤,部分患者合并胸腰椎骨折及颈椎脱位,经针对性治疗干预后治愈32例,好转5例,死亡3例,死亡率为7.5%,3例死亡患者中2例为高位颈髓损伤,1例为特发性重度颅脑损伤。

  1. 讨论

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脊髓损伤临床多发,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对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威胁严重。早期确诊并行针对性治疗干预可显著提高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脊髓损伤治疗及预后效果,本次研究40例患者经症状评估、影像学诊断确诊病情,并行针对性治疗干预,37例患者治愈后好转,可认为该诊疗方案临床应用价值突出。

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颅脑损伤病情危重,极易导致脊髓损伤漏诊,为此需优先行脊柱X线检查及颅脑CT检查,依据患者病史等临床资料,结合病理检查结果确诊病情[3]。部分患者无法明确诊断,需行脊髓CT检查、颅脑CT重建、MRI检查等,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脊髓损伤治疗期间需优先评估患者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功能,利用GCS评分、Glasgow评分评估患者意识状态,观察反射情况及瞳孔大小,观察皮下淤血情况及脊柱形态,检查反射功能及感觉运动功能,触摸棘突区域是否存在分离或台阶等,如患者吸气状态下胸廓能够正常活动,可认为肋间神经支配正常。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多伴有颈部外伤,头顶或前额损伤属轴向压缩或伸展型损伤,枕部劈裂为屈曲型损伤,胸腰部损伤为胸腹部外伤,医师需通过观察准确鉴别诊断。经系统性观察评估,如患者为颅内出血、广泛性骨折、脑组织严重损伤,需早期行开颅手术治疗,微创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等术式临床疗效显著,配合术后恢复期抗感染等干预,可提高治疗及预后效果

[4]。同时,治疗脊髓损伤期间需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妥善完成术前各项准备工作,将患者体位调整为去枕平卧位,维持呼吸通畅,减少搬动患者次数,以预防脊髓继发性损伤。如患者符合脊髓损伤手术指征,建议早期行针对性手术治疗。具体治疗放方案的确定需兼顾重症颅脑损伤与脊髓损伤,并依据黄金1h原则早期开展治疗,以此来确保临床治疗效果[5]

由此可知,早期诊断及规范化治疗可提高重症颅脑损伤合并脊髓损伤治疗效果,值得全面推广。同时,本次研究持续时间较短,就诊患者总量不足,未能够与地区内同类型研究数据进行比对分析,重症颅脑损伤合并脊髓损伤的诊疗方案需开展持续性研究与分析。

参考文献:

[1]金新蒙,赵建华,瞿准, 等.轻中型颅脑损伤合并无脊髓损伤的上颈椎骨折脱位的诊治[J].创伤外科杂志,2020,22(3):193-195.

[2]何新泽,杨涛,林书卿, 等.颅脑损伤诱导联合应用他克莫司促进周围神经再生实验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9,48(12):1591-1595.

[3]邓清方,高红卫,盛玉霜.脊髓电刺激手术治疗颅脑损伤后慢性意识障碍的围手术期护理[J].健康必读,2019,(11):116.

[4]李玉艳,梁琳琳,刘晓勇.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及髓鞘碱性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10):1338-1340.

[5]张健,陈淼,李伟鑫, 等.负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胶原/肝素硫酸支架促进颅脑创伤大鼠神经运动功能的恢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0,24(34):5538-5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