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根管治疗术及多次根管治疗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中的效果对比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2
/ 2


一次根管治疗术及多次根管治疗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中的效果对比观察

马莹

如皋市人民医院 , 江苏如皋 , 226500


【摘要】:目的:研究一次根管治疗术及多次根管治疗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中的效果。方法:本次纳入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54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予以多次根管治疗术治疗,观察组27例实施一次根管治疗术治疗。将两组的术后疼痛发生情况、治疗时间、临床疗效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的术后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根尖周炎的治疗中一次根管治疗术、多次根管治疗术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前者的疼痛发生率更低,治疗时间更短。

【关键词】: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根管治疗术;多次根管治疗术


根管治疗是慢性根尖周炎的常见治疗手段,本文对一次根管治疗术、多次根管治疗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为临床选择更佳的治疗方案,正文阐述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接收的54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病例选取时间: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经X线片检查确诊为慢性根尖周炎,均为单根患牙,无牙周病变;(2)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并自愿接受根管治疗。

排除标准:(1)存在牙周或牙髓病变的患者;(2)存在重要脏器功能损害、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3)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患者;(4)患有严重全身系统性疾病而无法耐受治疗者。

对照组27例中,男17例,女10例;年龄19-61(40.74±4.31)岁。

观察组27例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20-63(40.85±4.36)岁。

两组之间对比基线资料无较大区别(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多次根管治疗术。术前进行常规开髓、拔髓、牙片检查等处理,应用根尖定位仪测量根管工作长度,严格根据无菌原则执行各项操作。实施逐步后退法,采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2%的氯亚明溶液交替冲洗镍钛根管锉以及15-40号扩大针,同时润滑管壁,根管预备完成后,使用消毒纸对根管进行捻吸,直至干燥状态,应用甲醛甲酚合剂对患牙进行暂封处理,7d后复查,若症状无改善,则再次进行根管治疗,直至症状缓解;针对症状缓解的情况,对患牙根管采用垂直加压法、侧压法对患牙根管进行冷充填,30min后经X线片对患牙充填情况进行检查。

观察组:一次根管治疗术。根管预备方法与对照组一致。完成根管预备后,使用碘仿、甲醛甲酚合剂联合冲洗患牙,时间为5min,应用磷酸锌水门汀进行常规垫底操作,之后应用侧方加压法对牙合进行调节。

1.3 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1. 采用疼痛模拟视觉评分评估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发生情况,总分值为10分评价标准:0分表示无痛,轻度疼痛以1-3分表示,中度疼痛、重度疼痛分别为4-6分、7-10分。计算疼痛发生率。

  2. 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

  3. 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自觉症状完全消失,牙齿咀嚼功能恢复正常;②有效:自觉症状明显好转,牙齿咀嚼咬合功能基本恢复但存在轻微疼痛感;③无效:存在较强的自觉症状不适感,咀嚼咬合时疼痛感强烈,且会影响咀嚼功能,X线片显示牙根尖区域黏膜红肿,并存在牙瘘管。临床总有效率=(27例-无效例数)/27例×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两组间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术后疼痛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

见表1所示:

表1:对比两组的术后疼痛发生情况[n(%)]

组别

例数

无痛

轻度疼痛

中度疼痛

重度疼痛

总发生率

对照组

27

8(29.63)

8(29.63)

6(22.22)

5(18.52)

19(70.37)

观察组

27

16(59.26)

6(22.22)

3(11.11)

2(7.41)

11(40.74)

X²值

-

-

-

-

-

4.800

P值

-

-

-

-

-

0.028


2.2治疗时间

观察组、对照组的治疗时间分别为(0.74±0.11)d、(3.71±1.20)d,数据对比差别较大(t=12.807,P<0.05)。


2.3临床疗效

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相对比差别不大(P>0.05)。

如表2所示:

表2: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27

12(44.44)

11(40.74)

4(14.81)

23(85.19)

观察组

27

15(55.56)

10(37.04)

2(7.41)

25(92.59)

X²值

-

-

-

-

0.750

P值

-

-

-

-

0.386


3 讨论

慢性根尖周炎的发生与牙根管长期受感染、病原微生物刺激而引起炎症反应有关[1],会破坏患者的牙槽,若是患者治疗不及时,病情持续进展,会影响患者的咀嚼、吞咽以及发音等多个功能[2]。根管治疗术是应用在根尖周病、牙髓病等疾病中常用且有效的方法,随着根管治疗术、根管治疗器械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根管治疗术取得的效果越来越好。

多次根管治疗术具有疗效稳定、根管消毒效果好等优势,但需要进行多次治疗,容易导致根管炎症反应的发生,增加根管内再感染风险[3],因此应对根管治疗术进一步完善,以提升临床疗效。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较低,治疗时间短,但临床总有效率数据与对照组相差不大,说明两种根管治疗方式均可取得良好的疗效,但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在改善疼痛症状、疗程方面更加优越,分析原因在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通过减少药物消毒根管、根管封药等步骤,可降低细菌根管内感染风险,加上机械预备和化学冲洗,能够使根尖区清洁效率提高[4],可有效控制感染,加快根尖周病变愈合速度[5],且一次性治疗能够减少就诊次数和医疗操作次数,在节约医疗资源的同时可缓解疼痛不适感。

总而言之,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在慢性根尖周炎患者治疗中所获得疗效与多次行根管治疗术相当,但更具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逦.一次性根管治疗术与传统多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前牙慢性根尖周炎有瘘型的短期效果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10(20):52-53.

[2]付素文,白肖佩,冯文珍.一次根管治疗术及多次根管治疗术在慢性根尖周炎中的治疗效果比较[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18):2716-2718.

[3]谢嘉盛,林少云.多次法与一次法根管治疗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9,47(04):396-397.

[4]吐塞力汗,周欣,杨洁,等.慢性根尖周炎根管治疗一次法与多次法疗效的系统评价[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9,17(02):75-79.

[5]刘家林,王振宁,但德丽.一次性根管治疗术与传统多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前牙慢性根尖周炎有瘘型的疗效比较[J].安徽医学,2018,39(02):21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