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创新高职学校班级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2
/ 2

以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创新高职学校班级管理

黄睿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机电分院 214028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思想是将人视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企业管理工作的全过程。这与学校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学生是教育的主体等思想相通。有许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值得高职学校班级管理借鉴。根据自身的班主任工作实践,并结合人力资源管理原理,笔者提出了一种新的高职学校班级管理模式——班级学生资源管理。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高职学校;班级管理

引言:人力资源管理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这与学校教育“以学生为本”,学生是教育的主体等思想相通。有许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值得高职学校班级管理借鉴。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理论方法融入到高职学校班级管理之中,可以为高职学校班级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高职学校班级管理借鉴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立足点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影响雇员的行为、态度以及绩效的各种政策、管理实践以及制度。通过深入分析可以发现,人力资源管理与高职学校班级管理存在以下相同点:

1、关注焦点都是人

人力资源管理是有效地管理工作中的人,专门负责与员工有关的问题。相对于其他管理而言,人力资源管理的独特性在于对工作环境中的人的全面关注,视人为组织活力的源泉,认为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

高职学校班级管理的焦点集中在学生的身上,要求以学生为本,以尊重和满足学生的本质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用人的方式去理解学生、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又要关心学生、帮助学生。

2、管理任务都是创造一个学习的环境

人力资源管理为提高员工素质,致力于创造学习环境,注重对员工的培训。许多企业都在努力创建“学习型组织”。

班级更是一个“学习团体”,以学习为主要目的。对于班级管理而言,首要的任务是为学生的学习创营造一个稳定和谐的环境。班级的各项管理工作也主要是围绕学生的学习展开的。

由此可见,人力资源管理和高职学校班级管理的关注焦点、管理任务和最终目标是相似的,部分内容甚至完全吻合。可以利用两者的共通之处,把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实践有选择地引入到班级管理中去。


二、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高职学校班级管理新模式——班级学生资源管理

目前,高职学校班级管理多采用“行政管理”、“外控管理”两种模式。行政管理模式是班主任凭自己的经验,行使学校赋予的班主任权力,是一种压制型管理。班级好坏,主要取决于班主任的个人经验和学生被“驯化”的程度。外控型管理模式则是用强加的制度、目标去控制学生,虽然可以规范化、程序化,但制度一旦形成,就强调统一、集中,缺乏管理弹性,容易抑制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这两种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都是班主任对学生的单向行为,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是主动强加与被动接受的关系。

三、班级学生资源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全面发展原则

高职学校班级管理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是高职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其次是高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再次是高职学生的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的全面发展。落实到人才培养目标上,实质是使高职学生成为身心健康、社会责任感强、知识广博、专业技能过硬、勇于开拓创新的优秀人才。

2、交往对话原则

高职学生在生理、心理上都己接近成人,他们崇尚自由、平等。师生之间既是教与学的关系,也是人身平等的关系。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密切交往,保持平等对话。在增进师生的相互理解、发展信赖关系时,对话是最重要的沟通方式之一。师生间在对话中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使双方获得共同发展,有利于创造和谐、团结的班集体。

3、自我管理原则

高职学生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很强,有参加班级各项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自我管理就是使班级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工作,将班主任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结合起来的一种管理方法。学生自我管理的主要优点在于:第一,能激发全体学生的主动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做到全员参与管理;第二,使学生在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得到各种锻炼,既增强学生对班级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又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第三,使班主任能从繁杂琐碎的班级事务中解脱出来,明确自己的“指导者和引路者”身份,抓大放小,摆脱“保姆”的身份。但应注意的是,学生自我管理不是班主任对班级放任不管,而是坚持在班主任监督领导下的一种全员参与班级自治。

四、实施班级学生资源管理的基本设想

1、班级学生资源管理规划

(1)总体规划

班级学生资源管理总体规划是有关管理过程中班级应达到的总体目标,由目标描述、任务、步骤、时间表等部分组成,是制定各具体专项计划的依据。

(2)专项计划

班级学生资源管理专项计划是总体规划的展开和具体化,以保证班级管理总体规划目标的实现,每一专项计划也都由目标描述、任务、步骤、时间表等部分组成。主要包括:班委培训计划、班级活动计划、班级激励计划等。

2、班级学生管理机构建设

在班级学生资源管理中,如何选出合适的学生干部,如何建立合理的班级管理机构,如何对学生干部进行绩效考核,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这关系到能否充分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也关系到班级学生资源管理目标规划的执行力。

(1)学生干部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是对班级中各学生干部职务的工作特征、规范、要求、流程,以及对完成各项班级管理工作的学生干部应具备素质、知识、技能进行描述的过程,它的结果是产生工作描述和任职说明。

(2)学生干部录用

学生干部录用是班级为了管理及发展的需要,根据班级学生资源规划和工作分析的数量与质量,从班级内部录用恰当人力资源的过程。是班级学生资源管理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3)学生干部的上岗培训

培训的目的主要有:道德教育、观点建立、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四者缺一不可。

3、班级文化打造

所谓班级文化是教师与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拥有的共同态度、价值观、信仰和行为准则。班级文化虽然无形,对学生管理的力量却十分强大。学生渐渐融入其中,一言一行都是班级文化的折射。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能够通过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使学生对所在班集体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能够形成 “宽容和接纳”的班级精神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弘扬班级正气,使班级学生资源管理的效能最大化。

4、“三位一体”德育模式完善

所谓“三位一体”德育模式是指在班级学生资源管理中,要整合校系德育领导、班主任、班级学生干部三方面的力量,发挥各自的管理优势,从而实现全心全意、全面覆盖式的班级学生管理,不留管理真空,竭尽所能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5、管理绩效评估

管理绩效评估是对班级学生资源管理总体活动中工作和效益的比对、测量,并与过去班级管理绩效、兄弟班级管理的绩效、校系德育管理目标进行比较。对班级学生资源管理进行绩效评估能保证班级学生资源管理与校系德育管理目标相匹配;易于显现班级学生资源管理取得的工作成效;便于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问题、偏差与不足;更利于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 [美]约翰·M·伊万切维奇. 人力资源管理(第9版)[M]. 赵曙明.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 [美]罗纳德·W·瑞布. 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种管理的趋向(第6版)[M]. 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

[3] 袁本新、王丽荣. 人本德育论[M]. 人民出版社,2007.

[4] 钟启泉. 班级管理理论[M].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5] 张楚廷. 学校管理学[M].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