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域文化视角下乡村旅游景观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2
/ 2

基于地域文化视角下乡村旅游景观设计

吕玲惠

浙江伟达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1200

摘要:乡村旅游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和人们文化水平不断提升悄然兴起,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使得大众迫切想要回归自然、放松身心。加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国各地政府大力推进乡村建设,使得乡村旅游景观设计逐渐进入大众视野。然而众多乡村景观盲目跟风的现状已经影响到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的发展,地域文化融入乡村旅游能够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起到教育意义的同时,提升乡村形象。由此,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的特色打造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地域文化;乡村旅游;景观设计

1乡村景观设计简介

乡村景观在设计的过程中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其在设计中更多的是依靠原本存在的自然生态环境或人文特色,以此为基础来打造吸引人眼球的景观。而对于城市景观设计来讲,则更多的是依靠园林绿化、公共艺术小品美化城市环境。二者在设计方式、设计思路上都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在实际的乡村景观设计中,首先应找出美丽乡村吸引人的特点,然后对这些特点加以提炼改造,来满足村民日常生活需求以及游客对乡居生活的向往。其次在景观设计规划中也可借鉴城市造景的一些经验,但在主要特征体现上应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通过农业生产、农村土地利用等明显性的田园文化属性,创造不一样的景观。

2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路

发展乡村旅游业需要坚持以下4项原则。

2.1可持续发展只有健康发展的旅游业才能给村民带来长久的收益,从根本上提高农村的经济水平,促进乡村经济和文化的共同进步。

2.2市场化发展控制乡村旅游业的资金流动,尽可能将利益让给广大的农民主体。

2.3高效发展为了培育乡村旅游的经济结构,需要集约利用土地,实现乡村旅游的高效发展。

2.4尊重乡村本土文化开发者通常会充分挖掘乡村蕴含的各种传统文化和农耕文化,并根据这些特点进行乡村旅游业的开发建设。而村民有时只关注眼前利益,不考虑长远发展,所以许多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不高,也没有长远的收益。乡村旅游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一直停留在较低水平,基础设施不完善和较差的环境是影响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改善乡村环境,只有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才能使乡村旅游业的收益不断提高。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本土文化的发展,乡村文化应成为乡村旅游业的灵魂,在乡土文化的基础上,使乡村旅游蕴含浓郁的乡土气息,促进文化和旅游共同发展。

3乡村旅游和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战略执行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生态资源、乡风民俗等为吸引点而形成的一种旅游活动,有赖于其独特的乡村景观环境和乡愁记忆。乡村旅游的盛行,一方面带来了乡村消费,有效提升了农业产业附加值,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另一方面改善了产业结构,深化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乡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支撑。而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战略执行的必要保障。乡村治,百姓安,天下稳。乡村治理一方面是指乡村环境的有效治理,另一方面是指乡村社会制度的管理。随着乡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身份的转换更加频繁,经营组织更加多样,社会模式也更加复杂,“治理有效”需求的迫切性更加突出,因此只有百姓安居乐业,才能保障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利局面。

4 地域文化视角下乡村旅游景观设计思路

经过多地实地考察走访,部分融入地域文化的乡村旅游景点案例设计比较成功,出现人气爆棚的现象,融入地域文化的景观设计重要性彰显出来。特指出以下乡村旅游景观设计思路。

4.1设计原则

4.1.1可持续发展原则。在乡村旅游景观设计前,要实地考察,充分调研当地自然风景特色和人文景观条件,多数乡村自然景观得天独厚。在设计中要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地利用乡村自然景观资源,最大化利用现有自然资源造景,体现自然景观良好的发展规律,促进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4.1.2文化性原则。在设计中避免“千村一面”景观效果,要利用乡土特色地域文化特质进行景观设计,将设计凸出自我特色,彰显自我价值,增强文化自信。

4.1.3整体性原则。乡村景观设计交通流线流畅,便于游客游览。功能分区合理搭配,从游览、娱乐、体验等多个角度切实考虑游客感受及需求。注重整体景观营造的有序性,有效地与周边景点整合发展,发挥景观设计最大作用。

4.1.4安全性原则。安全问题无小事,乡村旅游景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景观设施的安全性,尤其水边景观。应当充分考虑设计无障碍设施,便于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孕妇等安全使用。

4.2将地域文化融入到乡村旅游景观设计中的方法策略

4.2.1尊重自然、因地制宜进行乡村旅游景观设计。乡村生态环境较为良好,在乡村旅游景观设计时,应当积极做好整体保护工作,保护当地自然景观及自然生态系统。充分考虑当地自然景观与乡村景观设计相辅相成,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在乡村景观设计中尊重自然,不过度开发,刻意人工雕琢,对于乡村旅游景观设计来讲,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是设计的最终目的。如保护乡村乡土建筑,应当尽量避免破坏建筑群外观整体性,修葺建筑体选材时,适当采用当地本土材料,配合现代修葺技术,不仅可以保持生态性设计原则,也保护了本土的建筑民居文化。对乡村地域内的古树古迹等制定相应保护措施,同时在保护自然环境基础上,可适当种植乡土植物,促进乡村旅游景观生物多样性。

4.2.2地域文化符号的运用方法。在走访调查中,发现一些具有地域文化的乡村旅游景观设计案例,采用具象表达地域文化与景观设计的融合。而地域文化表达方法很多,目的都是展现文化中隐形的特征,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可以以抽象地域文化符号形式展现乡村地域风土人情等。设计人员需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积极搜集挖掘当地特色文化素材,突出文化优势,归纳研究文化素材,结合历史与现代,并通过委婉化、隐约化、含蓄化、抽象化等手法还原文化历史,继而运用于乡村旅游水景、亲水平台景观、景观小品等,给游客一种冲突既视感,让人有意愿去领会其中奥妙。

以某县乡村景观小品为例:景观小品是能直接提供视觉感受的景观设计元素,更能直观表达文化。经考察,乡村旅游项目众多,但设计有景观小品的乡村景观很少,更缺乏具有乡村所在地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小品。设计特色文化景观小品时,要前期实地考察,探寻当地典型的、有寓意的、大众普遍能接受的文化元素符号,抓住文化内涵特征等设计材质、形态、色彩,通过抽象简化、夸张变形、元素重组等,艺术结合技术,理论结合实践创作能够传播地域文化的景观小品。

结语:总而言之,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结合乡村特有资源优势,进行科学的景观设计,深入挖掘当地传统农耕文化,丰富乡村旅游的产品类型,提升旅游产品的档次和文化品位,延长乡村旅游产业链,增强乡村旅游地的独特吸引力。不断拓展乡村旅游的发展空间,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类型旅游群体的消费需求,使乡村旅游具有坚实的文化根基和旺盛的生命力。由单纯的乡村观光型旅游向生态休闲、乡村度假、文化体验型旅游转变,推动乡村旅游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强.关于乡村河道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符号的有效运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6(12).

[2]田韫智.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09).

[3]王峡.基于地域文化特色表达的乡村景观设计[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

[4]赵梦思,付晨,祝遵凌.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以双江县南勐河为例[J].生态经济,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