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数据下的国土资源空间规划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2
/ 2

浅析大数据下的国土资源空间规划

秦鹏

神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摘要:大数据下的国土资源空间规划更加多元化,其将各种技术手段向结合,加强了公众的参与性,进而提升了规划方式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改善了我国国土资源空间布局,使我国国土资源空间规划更加科学合理。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国土资源的现状问题以及国土资源空间规划的基本原则,对大数据下的国土资源空间规划特征及其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国土资源;现状问题;国土资源空间规划原则;特征;措施

一、国土资源的现状问题分析

  1、生态破坏严重。近年来虽然经济总量得到快速提升,但是生态环境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农地被过度使用,肥力不足,现有耕地逐渐趋于贫瘠,另外很多的地方生态保护力度不足,尤其是对土地资源。

  2、土地沙化加剧。有些地区的国土资源被开发过度,很多地方绿地覆盖率严重不足,绿色植被的缺失直接导致土地沙化加剧。土地的营养流失速度越来越快,原本很肥沃的土地逐渐在向荒地演化。过度放牧、过度开采等等浪费和滥用现象没有得到有效杜绝。

二、国土资源空间规划的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国土资源空间规划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制定科学的规划政策,为规划建设提供坚实的支撑。以土地征用为例,关系到多方利益,首先要提高征地管理的规范化,发挥出市场的调节功能,引导农民转行;其次结合土地性质、规模、质量等要素,制定补偿方案,既能提高土地使用率,又能兼顾农民的利益。而在建筑用地上,应该加强监管力度,坚持保护耕地的原则,突出土地规划的重要意义;制定的政策要严格执行,既满足经济建设需求,又能实现土地的保护和利用。

2、规划体系原则。国土资源空间规划本质是对土地资源进行整合,提高利用效率,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现象。因此,国土资源空间规划工作的开展要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并利用法律手段保证土地利用的规范化。在国土资源空间规划上,应该不断完善规划体系,重视土地的利用,结合自身发展需求,编制合理的、可行的实施制度,如此既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又能提高土地利用率。

3、土地储备原则。土地储备指的是政府以法定程序为准,在批准权限范围内,采用收回、收购、征用等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进行储存、开发整理,以便为社会提供各类建设用地。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建设用地面积明显增加,由于规划工作不到位,导致土地储备不足,影响后期建设。对此,应该做好土地储备工作,在城市规划、房地产市场中,发挥出土地储备的作用。同时应该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优化土地储备规划制度,科学进行空间布局。

大数据下的国土资源空间规划特征分析

1、数据具有较强衔接性能,能够统一标准。可以利用关联规则来规范数据采集方式、采集内容等,进而实现数据的整合统一,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为规划决策提供相应的依据。

2、数据可共享。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政府部门要提升工作效率,就要加强数据共享效率。目前,我国土地空间规划数据正在向公开化的方向迈进,随着数据共享的加强,数据更加透明,规划方式也更加开放;

3、数据繁多,种类齐全。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国土资源空间规划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获取信息数据,获取数据十分繁多,结构也相对复杂。其中可能包括视频、文本、图片等多种形式的数据内容,进而需要更高的数据处理能力,实现各个数据的转化和应用。从业务方面看,数据内容越来越多元化,其不仅包括国土规划、政治等方面,还包括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交通、生态等信息内容;

4、具有较强的实时性和利用价值。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获取更多实时数据,不仅能够对信息进行随时捕获,还能随时传递和测量,并对不同空间系统进行感知,全面展示我国土地空间要素,并将这些要素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动态模拟,进而直观了解国土资源空间变化和行为模式,为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提供充分的数据信息支持;

5、数据具有保密性。针对恶意用户,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的保密和隐藏,做好各项信息数据的保存和管理,避免各类隐私信息被违法使用,进而不仅侵害个人利益,还会危害国家的利益。

四、大数据下的国土资源空间规划措施

1、科学编制国土资源空间规划方案。(1)在大型数据平台上进行规划编制,可以促进土地空间的规划数据采集速度,以及加快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减少数据的分析计算的时间,省略一定步骤,提高处理信息的效率。所以,国土资源空间规划应在大数据的运营之下,充分的进行融合与借鉴,与地理信息系统、OA等技术合作,构建大数据与国土资源空间规划相结合的规划平台,实现大数据平台国土资源空间规划的编制,提高利用效率,为国土资源空间规划铺垫良好的基础。(2)建立大数据下的规划机制比较复杂,因此有必要建立合适的规划机制,确保规划的有序实施。具体建议如下:首先是建立规划管理、信息基础设施、面向规划的大数据分析机构等多部门综合管理机制;其次是构建网络建设、数据交换与共享、规划与准备三大平台,互联机制,确保规划管理科学便捷;三是建立规划评价与规划现实的实时反馈,实施后的监测评价机制,确保引入大数据后的土地规划能够顺利进行。(3)完善规划管理措施,完善规划管理措施,保证规划管理机制有序实施、土地规划顺利进行。对大数据下的国土资源空间规划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首先,对于国土规划管理当中,严格的法律和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时非常重要的,是原则和底线,可以保证国土规划实行的整体质量和效率。其次对数据进行安全的管理,实行合理的运营手段;最后是建立标准和规范。对于大数据、大数据下的地域空间规划过程、具体分析模型应用的标准规范等,引入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数据库可以普遍应用于土地规划的各个方面,以确保土地空间规划的标准化。

2、实现大数据与国土资源空间规划的融合。要充分了解大数据的特点,发掘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积极利用数据信息技术,以此来简化规划措施,优化规划方案,深化规划技术,进而提升规划质量。建立有效的分析机制和预测模型,增加决策判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采取有效的分类和整合措施,使数据源头更加规范统一,进而建立有效的土地利用规划分类,实现规划与数据的有效融合,推动我国国土资源空间规划的进步和完善。

3、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大数据下的国土资源空间规划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专业和技术要求。其不仅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操作能力等。为此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培训,积极传授新技术和新知识,提升大数据环境下各个专业领域范围内人才的技术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作用。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扩大国土资源空间规划队伍,进而促进各项工作科学、有序、高效的开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对国土资源空间规划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保障国土资源空间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需要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有效的信息平台和数据资源系统,充分运用大数据,从而提升国土资源的应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向亚丽,杨浩锋.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农业,2017(10)

[2]汪济松等.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资源体系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23) [3]金群等.省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数据资源体系建设研究[J].上海国土资源,2018(02)

[4]虞丹斐.大数据下的国土资源空间规划分析[J].地矿测绘,2020(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