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2
/ 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分析

闫涛 , 王 君艳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中心医院 内蒙古 包头 014040

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6日至2020年2月5日于我院就诊的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我院就诊的8例患者均出现了咳嗽、咳痰或鼻塞、流涕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新型冠状病毒RT-PCR核酸检测均为阳性,5例出现发热,肺CT检查1例肺部并无明显异常;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8例患者均为普通型病理,给予支持治疗、抗病毒治疗、中医药治疗,部分患者给予鼻导管氧疗;目前8例患者病情稳定,趋于好转。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者以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不伴有发热,CT检查可无明显异常。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特点;病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以肺部炎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属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的冠状病毒,具有高度的传染性,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其中无症状的感染者也可能是传染源,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人群普遍易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一版至第五版均对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案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根据地域环境的特点临床表现可能略有不同,根据对我院就诊患者的临床观察,确与诊疗方案有所出入,故对我院就诊的8例患者进行归纳总结,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6日至2020年2月5日于我院就诊的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患者年龄由低到高分别为22岁、36岁、44岁、51岁、57岁、59岁、61岁、65岁,其中男4例,女4例,其中1例伴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1例伴冠心病、高血压2级、2型糖尿病,1例伴高血压1级,所有患者新型冠状病毒RT-PCR核酸检测均为阳性,病历资料完整。8例患者中1例临床症状轻微,影像学未见肺炎表现;5例具有发热、呼吸道等症状,影像学可见肺炎表现;2例未发热,具有呼吸道症状,影像学可见肺炎表现,8例患者临床分型均属轻型、普通型。

1.2方法

对于我院就诊的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及效果。

2结果

2.1临床特点

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的武汉人员接触史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接触史,8例患者均出现了咳嗽、咳痰或鼻塞、流涕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就诊时无患者出现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1例伴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仅表现为咳嗽、咳少量白痰,无发热,无胸闷、气促。1例伴冠心病、高血压2级、2型糖尿病的患者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体温最高时超过38℃,右肺及左肺夏夜多发磨玻璃影,部分实变,饮食欠佳。1例伴高血压1级患者以流涕、喷嚏为主要临床表现,双肺多发磨玻璃影,部分实变,体温正常,无其他明显阳性体征。8例患者新型冠状病毒RT-PCR核酸检测均为阳性,5例出现发热,肺CT检查1例肺部并无明显异常。上述内容可见我市病例主要以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要症状,无消化系统阳性体征,3例患有基础病的患者病情并未因基础病而明显加重,总体症状较轻。

2.2治疗方法

(1)根据病情确定治疗场所:1)疑似及确诊病例应当在具备有效隔离条件和防护条件的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疑似病例应当单人单间隔离治疗,确诊病例可多人收治在同一病室。2)危重型病例应当尽早收入ICU 治疗。

(2)一般治疗:1)卧床休息,加强支持治疗,保证充分热量;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指氧饱和度等。2)根据病情监测血常规、尿常规、CRP 、生化指标(肝酶、心肌酶、肾功能等)、凝血功能、动脉血气分析、胸部影像学等。3)及时给予有效氧疗措施,包括鼻导管、面罩给氧和经鼻高流量氧疗。4)抗病毒治疗:试用α-干扰素雾化吸入(成人每次5 00 万U,加入灭菌注射用水2ml,每日2 次)、洛匹那韦/利托那韦( 2 00mg/50 mg,每粒) 每次2 粒,每日2 次,或可加用利巴韦林( 成人首剂4g,次日每8 小时一次,每次1.2g,或8 mg/kg iv.每8 小时一次)。

(3)中医药治疗:1)医学观察期:临床表现乏力伴胃肠不适者给予藿香正气软胶囊2~4粒/次,2次/d。临床表现乏力伴发热者给予金花清感颗粒1袋/次,2次/d,给予连花清瘟胶囊4粒/次,3次/d,给予疏风解毒胶囊4粒/次,3次/d,给予防风通圣丸颗粒1袋/次,2次/d。2)临床治疗期:初期(寒湿郁肺):恶寒发热或无热,干咳,咽干,倦怠乏力,胸闷,脘痞,呕恶。舌质淡或淡红,苔白腻,脉濡。给予中药汤剂苍术6g 、陈皮10g、厚朴6g、霍香6g、草果3g、生麻黄6g、桂枝12g、生姜10g。中期(疫毒闭肺):身热不退或往来寒热,咳嗽痰少,或有黄痰,腹胀便秘。胸闷气促,咳嗽喘憋,动则有黄痰,腹胀便秘。胸闷气促,咳嗽喘憋,动则气喘。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给予杏仁10g、生石膏30g、瓜篓30g、生大黄6g (后下) 、生炙麻黄各6g、葶苈子10g、桃仁10g、草果6g、槟郎10g、苍术.10g。给予喜炎平注射液250~500mg/d,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恢复期(肺脾气虚):气短、倦怠乏力、纳差呕恶、痞满,大便无力,便浩不爽,舌淡胖,苔白腻。给予法半夏9g、陈皮10g、党参15g、炙黄芪30g、茯苓15g、霍香10g(后下)、砂仁6g。


2.3治疗效果

8例患者入院后经规范治疗病情均无明显加重,目前均病情稳定,咳嗽、咳痰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趋于好转,3例患有基础病的患者基础病控制稳定。

3讨论

我院接收的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并未出现重型、危重型患者,在临床表现上也并非以发热为主,而是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在中医辨证中,患者未出现呕恶、痞满、大便溏薄等“湿”的症状,仅1例患者出现纳差表现,主要是以鼻塞、流涕、咳嗽、咳白色痰等“寒”的症状为主。中医目前普遍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湿瘟”范畴,但这一认识是基于武汉地区的气候环境与病例特点得出的结论,武汉地区在疫情爆发前阴雨连绵,气候潮湿,发病患者体温不高或没有发热症状,多表现为乏力、倦怠、食欲不好,甚至出现恶心、胸闷、脘痞、大便溏泄等症状,舌苔总的呈现厚腻苔状态。内蒙地区寒冷干燥,环境中湿邪并不明显,而是以寒为主,且内蒙地区人民普遍腠理致密,阳明经气血旺盛,感邪不易从湿而化,故虽新型冠状病毒RT-PCR核酸检测均为阳性,但在环境和体质与武汉地区明显不同的基础上,整体上病情较轻,临床表现以外感寒邪为主。

【参考文献】


  1. 耿合员, 汪圣强, 吴海磊,等. 基于颜色判定的RT-LAMP技术检测HCoV-OC43冠状病毒[J].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18(3).
    [2]修文琼, 郑奎城, 吴冰珊,等. 福州地区重症呼吸道感染患儿中4种人冠状病毒的检测与分析[J].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17, 31(5):429-433.
    [3]闫坤龙, 谢志萍, 高寒春, et al. 2009—2011年南京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人冠状病毒HKU1和NL63临床与流行病学特征[J].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18, 32(6):615-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