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冠肺炎急救与医务人员预防的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2
/ 2

关于新冠肺炎急救与医务人员预防的建议

毛开蓉

石棉县中医医院 四川 雅安 62500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与应对是当前国家治理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要实现治理现代化据必须将将这一问题及时妥善的处理好。但是很多医务人员在治理患者时不幸患病,虽说发病后发现和抢救都很及时,但是这些医务人员还是不幸去世。一方面说明医务人员对病情的严重性没有足够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缺乏有效治疗措施的情况。另一方面,因为医务人员不断的接触病患,直接面对并对病毒的他们有极大的可能会感染上病毒。因此作为高危人群的医护人员们必须要加强防护措施。

一、了解并掌握发病机理和患者死亡原因

病毒并不可怕,但是病毒会诱发免疫超敏反应。免疫超敏反应会形成大量免疫复合物和免疫细胞微血栓,栓塞肺泡血管引起的急性进行性肺微循环障碍。这不但是新冠肺炎的发病机理,而且是导致重症患者死亡的原因。

上世纪七十年代对“休克肺”研究以及2003年对SARS肺炎死亡病例的病理学研究是形成这种认识的来源和基础。在权威医院出具的SARS肺炎患者尸检报告中显示,微血栓几乎在每例患者肺泡周围的小血管中都会存在。

二、治疗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手段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炎不仅对解除肺微循环障碍有着良好的疗效,而且能使病情迅速好转。这是基于三个方面的客观事实的出的结论。

首先,逆转病情最终要的物质基础是肺泡微环境组织结构中的巨噬细胞。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巨噬细胞具有较强的吞噬清除作用,当我们需要控制患者的免疫超敏反应时,可以将肺微小血管及时适当的轻微扩张并疏导血液流动,接下来巨噬细胞就开始发挥作用了,被卡住的中性粒细胞脱将会在巨噬细胞的帮助下成功的脱身出来,在吞噬清除病毒时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共同发挥最用,最终患者免疫超敏反应能够被成功的被控制住。

其次,在治疗新冠肺炎时,我们可以从在感染性休克微循环障碍的临床实验研究中借鉴大量的宝贵经验。当时的很多感染性休克危重患者能够转危为安重获生命主要依赖于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注射液等众多药物的综合使用,这不仅在当时是创造性推广的经验,而且为我们治疗新冠肺炎提供了新的思路。很多人都认为中医只能调理身体,其实不然,扩张微循环血管促进粘附细胞解聚等多种药效作用都是中医所具备的,并且是经过了大量的重要实验后证明的。

第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经过中医介入后,康复好转的速度有所提升,患者在患病初期经中医介入治疗的死亡率就很低,中药改善微循环障碍的作用在治疗过程中也显现出来了。

三、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医生要及时观察病人的心理状态,如遇见有厌生和想要放弃治疗的患者,要对病人进行鼓励,把患者战胜疾病的信信心调动出来。在闲暇时间,医生可以带领患者做肺微循环再通的运动,以便能帮助患者能够早日恢复健康。

四、医务人员该如何预防

首先,需要直接频繁接触病人并且病毒密度较大的岗位可以先安排外地援鄂医疗队中医生,在半个月之后进行换岗,可以在不直接接触患者的二线工作岗位进行工作调整,这样可以帮助一线医生适当的放松直接面对病患紧张的精神状态,以便能够更好的工作。如果医生在治疗过程中不幸感染,如若病情不严重需要立即回原驻地进行隔离治疗修养,和感染医生有过密切接触的也需要进行14天的隔离观察,因为在两周内感染的医生,即便是在密切接触患者,都不会产生强烈超敏反应,相对来说较为安全,转移到外地不仅能够减轻湖北医疗资源紧张的局面,而且不会对患病医生和对医生治疗的医生带来心理压力。本地医生若出现病情不重的感染症状,也尽可能的分流到湖北以外的定点医院进行隔离观察和治疗。病毒入侵人体时,人体会有三次免疫应答,而本地医生在一线工作时间过久,很难判断病毒入侵到人体免疫应答系统的第几层,因此把本地患病医生分流到外省医疗资源相对轻松的定点医院观察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其次,新队员到达疫区后要准备单独的生活区进行隔离,经过14天的隔离后才能进老队员生活区一起生活。老队员和新队员进行直接接触时需要注意 做好防护,因为新队员很有可能会成为病毒携带者,如果老队员不注意很可能就会发病。因为老队员在在疫区和病人接触较多时间也较长,未患病的老队员的体内基本上都建立了适应性免疫应答机制,抗病毒抗体也相应的在体内产生。因此老队员一般不会成为病毒携带者,但是会被他人携带的病毒所刺激,进而触发了免疫系统的应答系统,从而使老队员成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这个病毒十分狡猾,它会在新感染者未建立适应性免疫系统之前,迅速入侵新感染者的呼吸道黏膜并迅速繁殖,待新感染者与他人进行交流时,在随着呼吸传播进而传染给他人。因此为了减少医生之间的相互感染,新老队员的生活区要进行拆分。

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所进行的斗争时一场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这场斗争中中国人民体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在疫情来临时,广大的医务人员没有临危退缩,而是选择了迎难而上,成为了新时期的逆行者。但是一线医务人员在治疗病患时,更要注意自身安全,在和患者进行直接接触时需要做好防疫措施,保护好自身安全才不会让更多的人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