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邂逅科学,奏响特色教育强音——剡溪小学“科.越”并举,走出一条特色教育之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3
/ 1

越剧邂逅科学,奏响特色教育强音——剡溪小学“科 .越”并举,走出一条特色教育之路

钱旦 朱彬

嵊州市剡溪小学 312400


越剧是浙江嵊州的一张金名片。嵊州市剡溪小学作为绍兴市科普教育基地、嵊州市科技特色学校、嵊州市首批越剧进校园示范学校,学校立足剡溪文化,如何将传统地域文化与学校科技特色有机融合在一起,打造学校的多元特色,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是摆在全体剡溪人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经过深入研究,反复论证,最终决定“让越剧邂逅科学”,“科.越”并举,走一条多学科跨界的特色教育之路。

一、《木艺越型》,手工技艺迸发越剧之光

为了将越剧与科学结合,科学组的老师们创造性地开发了一门精品课程——《木艺越型》。该精品课程是我校在五年级开设的一门以《浙江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建设指导意见》和《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指南》的精神为指导,以坚持“来自本土、服务当地”为原则,以培育学生地方情怀和关键能力为核心的校本化综合实践课程。《木艺越型》巧妙地将传统手工制作与越剧元素融合,让学生在手工实践中,感受越剧文化。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通过PPT、视频影像等声光电技术充分还原越剧的历史,引导学生运用木工技艺去探索越剧。比如道具的制作、戏台的搭建等。为了更生动地制作木艺,学校除了授课之外,还组织学生走访、实地考察等,用多种形式深入了解越剧艺术。木艺课上,学生们讨论着吕布的马鞭该用什么颜色。有的说小生吕布是蓝衣,应该用蓝色;有的说吕布是骑赤兔马,应该用红色。热闹的场面,正是基于孩子对越剧的深入了解,才迸发出越剧的光芒。通过该课程培育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了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了学生自我规划和自主选择能力为宗旨,着眼于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

课程实施至今已是硕果累累,该课程被列为嵊州市、绍兴市精品课程。

二、“STEAM”项目,搭载越剧的2.0科技节

科技教育,一直是剡溪小学的办学特色。学校会举行一年一度的“STEAM”科技节,让学生感受科技。与以往的科技节不同,学校准备将科技节进行升级

——让越剧搭乘科技节的便车。如何来乘载呢?负责学校科技教育的姚赛英老师经过一番思索,增加了一项科技小制作的内容——“越剧古戏台的搭建”。学校让四年级每个班承担一个戏台搭建,同学们兴致高涨,他们或查找资料、或走访名伶、或实地参观,充分了解古戏台的整体构架,厢房用处以及戏台的意义和背后的故事。接着,他们合作创新,从模型的设计、到材料的选择、再到戏台的装饰美化,同学们都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思考。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各班戏台的模型终于出炉了!四(1)班搭建的是凉亭戏台,古色古香;四(2)班搭建的是木船戏台,造型别致;四(3)班搭建的是竹屋戏台,苍翠挺拔。还有朴素典雅的茅屋戏台等等。每一个戏台外挂满了琳琅满目的科技作品。学校还选出一个最具实用价值的戏台用于学生越剧表演,孩子们站在自己搭建的戏台上,演绎家乡的越剧折子戏——《我家有个小九妹》、《祥林嫂选段》、《十八里相送》……小演员们甜美的唱腔、精美的扮相,一招一式,一颦一笑尽显越剧艺术的妩媚与多姿,台下站立着数千莘莘学子,他们看得如痴如醉,听得酣畅淋漓,不禁为同学们的精湛表演而惊叹,更为这个精巧别致的戏台而痴迷,聆听着、欣赏着,久久不肯离去……一学生活动结束后说:“我觉得这次搭戏台项目非常有意义,我的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科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都提高了不少,而且动手做的过程很充实很开心。”

“搭建越剧古戏台”成果在嵊州电视台播出,项目专题微信、美篇点击率达到数万次,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该案例还被选为2018年浙江省STEAM案例。


三、《越韵童谣》,用最美的音唱响科技之歌

为了让越剧和科技这两根柱子能更深入地融合,音乐大组长裘一敏老师费尽心思。她组织音乐老师自编自创了越韵童谣《科技之光》,完美地将越剧、童谣、科技元素三者合璧。小演员们通过越剧婉转的唱腔,把科技童谣演绎得别有一番情趣。那流畅的越韵、科幻的场景,不禁让人浮想联翩,恍若走进了艺术的殿堂、科技的世界。

近日,越韵童谣《科技之歌》登上了学习强国平台,该节目还获得了嵊州市、绍兴市艺术节比赛一等奖,入选绍兴市迎新文艺汇演节目。


越剧艺术是嵊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让越剧这颗璀璨的珍珠得以传承,得以熠熠生辉,剡溪小学依托科学,“科.越”并举,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