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教育让我们更从容——从《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教学谈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3
/ 2

慢教育让我们更从容——从《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教学谈起

曹苏英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松花江中学 浙江 宁波 315800

清人周容所作《小港渡者》讲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顺治七年冬天,周容要从一个叫小港的地方进入镇海县城,他吩咐小书童捆扎了一大摞书跟随着。眼看太阳就要落山了,离镇海县城大约还有两里路。他问一个摆渡的人:“待我们赶到县城,南门还开着吗?”渡者仔细打量了小书童一番,回答说:“若是慢慢走,城门还会开着;若是惶急赶路,城门怕就关上了。”周容听了有些气恼,觉得渡者在戏弄人。这一主一仆便快步前行。南门在望了,急着赶路的小书童却摔了一跤,捆扎书的绳子断了,书洒落一地。小书童哭着,一时竟没能站起来。等他们把书理齐捆好,城门已经关了。直到这时,周容才明白渡者那番话的深意。

在科学教学中同样存在着欲速则不达的现象,笔者结合《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课的教学对慢教育的缘由和实施作粗浅的探讨。

  1. 浅识慢教育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是《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教学难点之一,而要让学生应用概念做出判断必须建立在对概念的理解基础之上。在进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时通常我们的做法是:让学生将物质的性质如:熔点、沸点、颜色、状态、可燃性、铁会生锈等分成两类,然后给出定义,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时变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但是这样的教学一段时间后,学生很容易把物理性质误认为是物质在物理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果在教学中分三步走:第一步让学生将熔点、沸点、可燃性、铁会生锈等物质的性质分成两类下定义,此时学生会得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分别是物质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变现出来的性质,第二步讨论物质的颜色、状态等性质应该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从而归纳出物理性质也包括物质不变化就能表现的性质,第三步完善物理性质的概念,物理性质是指物质在物理变化和不变化时表现的性质即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这样的教学虽然多了两个步骤却让学生明白了物理性质的外延,更深刻与持久地掌握了物理性质的概念。

美国的心理学家格塞尔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双胞胎”实验:让一对双胞胎练习爬楼梯。其中一个为实验对象(代号为T),在他出生后的第46周开始练习,每天练习10分钟。另外一个对照对象(代号为C),在出生后的第53周开始接受同样的训练。两个孩子都练习到他们满54周的时候,T练了9周,C只练了2周。这两个小孩哪个爬楼梯的水平高一些呢?大多数人肯定认为应该是练了9周的T比只练了2周的C好。但是,实验结果出人意料——只练了两周的C爬楼梯的水平比练了9周的T好:C在10秒钟内爬上那特制的五级楼梯的最高层,T则需要20秒钟才能完成。格塞尔分析说,其实46周就开始练习爬楼梯,为时尚早,孩子没有做好成熟的准备,所以训练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53周开始爬楼梯,这个时间就非常恰当,孩子做好了成熟的准备,所以训练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格塞尔实验和物理性质的概念教学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是一种等待的艺术,我们不能急于求成,不能用短暂要求悠长。“一年之计,莫如树谷;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际,莫如树人。”孩子的成长是缓慢的,教育有时需要等待。

二、粗探慢教育

1、稍作停留——学生思维生成时的留白艺术

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教学中我安排了两个学生活动:(1)若把字母和单词分别比作元素和化合物,那么下列两个分别可以代表哪种变化?football→football football→foot+ball (2)设计实验让纸分别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活动一通过建立模型的方法让学生对两种变化的抽象的概念有了直观的认识;活动二既弥补了新版教材去掉观察钨丝在通电前后的变化;铁屑和沙粒的混合物分离前后是否有新的物质产生;自来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加热碱式碳酸铜这四个活动对学生由于感性认识不足造成的缺陷,又由于纸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物质,纸的用途和可燃性是学生所了解的,避免了对碱式碳酸铜等物质的陌生和实验操作的繁琐带来的学习困扰。在课堂上学生的生成使这节课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让我们来分享学生的方案:将纸撕开、利用纸做纸飞机、在纸上写字,将纸点燃、将浓硫酸滴到纸上、、、、、、、科学知识越丰富,科学思维才会越活跃,没有门捷列夫所收集、掌握的前人所有有关元素的研究结果,也就不会有元素周期律这一伟大的发现。“思维无内容是空的”,科学知识为科学思维提供加工的原料,所以在学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时我们必须要给学生提供“原料”。探究不会也不可能脱离科学知识孤立存在,学生需要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探究未知事物,并且在探究过程中增长知识。这两个活动的实施为学生形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在时间和空间上做了留白,促进学生思维的生成。

2、稍作咀嚼——学生思维深化时的留白艺术

新版的华师大《科学》教材将《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这部分内容从七年级下的第六章移到了七年级上的第一章,学习时间提早了,教学内容删减了。化学变化时往往伴随着哪些现象?有发光放热、颜色变化、沉淀产生这些现象发生的一定是化学变化吗?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学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什么作用?这些内容在教材中都没有呈现,所以如果没有进一步的剖析,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未必能够理解透彻。在教学中我安排了一个三看蜡烛的活动:1、观察蜡烛的燃烧,蜡烛燃烧时会发生哪些变化?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变化? 2、分析石蜡的燃烧,寻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证据?3、探究石蜡的变化,说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以及这两种变化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教师通过问题情景设计,给他们留出思考的时间,让他们“摸着石头过河”,当学生摸过“第一块石头”处在思维兴奋后,再给他们“另一块石头”......同时教师不失时机地指点迷津,对学生的思考方向作出恰当的引导,这样层层递进,有利于学生真正理解概念的本质,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从多种角度去思考分析问题,增加思维的厚度。夸美纽斯说过:“自然并不能性急,它是慢慢前行。”恰当的关键时刻的慢,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从浅层学习向深层学习发展。

3、稍作整合——学生思维升华时的留白艺术

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以向学生呈现他们不知道的或新的内容开始,教学活动结束时希望他们已掌握这些内容,然后根据从无知到已知转变的程度评价其学习成功与否,它最关心的是“学生掌握了哪些知识”,方案一的几个练习对检测“学生掌握了哪些知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但是如果长期坚持这种教学模式会使学生认为学习的唯一目标是掌握知识而忽视方法与能力,甚至把学习看作是一种包袱。如果教学结束时让学生仍沉浸在多角度看问题的兴奋之中,并把所得结论运用到新情景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产生新的探究兴趣,换言之,使学生原来的理解受到挑战,这就会促成他们的思维超越寻求答案的任务,成为热爱探究的人。方案二通过简单的几个实验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在巩固新认知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将科学与生活、实际、实验联系起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升华,学生会积极主动加工那些有意义的信息,取得最佳学习效果。方案二的实施要比方案一多几分钟的时间,这里的慢不是浪费时间,而是为了促进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能,是重视过程与方法的体现。

当然在教学中并非每堂课的每一环节都需要这样做,如果我们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朝着“真实、平实、扎实、充实、丰实”的方向努力,那么我们的课堂一定是有实效的。适当的慢是一种教学艺术,是教师教学理念的外显,也是教师从容心态的表现。焦躁的心,嗅不到从容娴雅的花香;冒进的人,步步都可能踩响自布的地雷。“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壑”这就是“小港渡者”话中的深意。借此与同行共勉!












参考文献:

[1]. 潘丽明, 耿雁冰. 《尊重——深度教学的起点》中学化学教参[J]. 2012.(10)15-16

[1]. 张丽钧. 《小港渡者》的忠告.[OL].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552507231674314972.html. 2020.1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