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如何救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3
/ 2

急性心肌梗死如何救治

张素蓉

广元市中医医院 四川广元 628000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因为人体冠状动脉产生急性堵塞和心脏血液供应受阻引起缺血,进而导致心脏肌肉坏死,损害心脏功能。急性心肌梗死是严重的冠心病类型之一,临床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很高,平均每年有数十万人因为这种疾病而死亡。现阶段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更多的是注重减小梗死心肌范围和防治对应并发症的产生。

  1. 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表现

1.1前兆

大部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前会出现多种身体不适情况,比如心悸、胸部不适、心前区疼痛和乏力等,如若患者出现上述情况,需及时关注各项指标并跟医生进行沟通反馈。

1.2初期症状

心前区疼痛是冠心病的常见症状,急性心悸梗死发病早期常出现这种情况,一般集中在清晨或者运动期间,疼痛时间多数较长并且不易缓解。对于少数患者会出现类似于休克的症状,胸闷、气短、血压降低和全身出汗等[1]

1.3典型症状

心前区产生憋闷感和疼痛是最主要的典型症状,患者心前区疼痛时间会持续半小时以上,疼痛平稳,不会出现大范围疼痛波动。如患者出现症状后,服用药物并休息症状仍然没有减轻,需要抓紧时间联系医生或者到医院进行检测治疗[2]

1.4发病期间的伴随症状

患者的血压和心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变化。患者前期常伴有血压升高和心跳加速的情况,后期容易出现呼吸困难、头晕、心跳减慢的现象,特殊患者有可能产生休克。

  1.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平时注意事项

2.1严格进行卧床休息

卧床休息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重要的注意事项,为了减少心脏的额外负担,降低心肌的耗氧量,患者需要保持卧床休息,避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负担,给心脏充分的休息时间进行调理和修复。

2.2结合自身情况进行适度康复运动

康复训练的强度受患者本身身体情况因素影响较大,训练期间需要不断关注患者的身体各项指标予以进行,避免活动量增加造成患者的身体不适,一旦出现不良反应需立即停止,让患者原地休息,如休息半小时仍没有任何缓和,需要立即入院治疗。

2.3坚持定期进食

患病期间病人的食欲受到影响,进食欲望下降明显,但依然需要坚持进食,补充身体的基本能量和热量需求。不吃食物会使患者血压降低,心肌缺血情况加重,对患者身体恢复和治疗都造成不良影响。

2.4食物选择

患者活动量有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速度较慢,食物的选择应以细软为主,尽量选取既能保证营养,还容易消化的食材。食物需保持清淡,减少患者食盐的摄入量。食盐中的钠会明显提高心脏的负担,不利于患者的病情和治疗,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每天的摄入量不可以超过6克。患者每天需要合理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以便于提高患者的身体技能。

2.5注意排便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病情需要,要长时间卧床休息,进而容易引发排便费力等情况,过度用力排便会加重心脏负担,甚至加剧心肌缺血,而使梗死面积扩大,导致病情加重。因此患者需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在平时饮食中也要有所注意,多吃水果和蔬菜,从而促进肠胃的蠕动和吸收,并且养成多喝水的习惯,以此来达到软化粪便的作用。非糖尿病患者可以养成睡前应用蜂蜜水的习惯,可以有效的预防便秘。

2.6禁烟禁酒

香烟中的主要成分是尼古丁,尼古丁和烟碱会对人体的心血管造成直接损伤,产生一系列的心血管问题,影响心脏各项技能;而酒精本身营养成分很低,人体摄入后会提高人体内分泌激素的分泌,引起血压升高。对病人的病情造成影响。因此在患病期间,患者需要严格禁烟禁酒,以便于更好的身体恢复和治疗[3]

2.7保持心情平和

情绪的变化会引起血管收缩,长时间的收缩会引起心肌缺血。因此患者应保持心情平和舒畅,不要有过激情绪的出现,很容易引起发病。而且积极的情绪保持,能促进治疗的有效进行和身体机能的恢复。

  1.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策略

3.1急性心肌梗死的一般治疗方法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为了降低运动对心脏带了的负荷,需要严格进行卧床休息,避免突发情况的出现,同时需要保证患者处于安静的环境当中,减少外界环境的刺激因素,让患者可以在不被打扰的情况下充分修养,避免心率波动。定期的吸氧可以一定程度上较少患者心肌缺氧,利于患者保持整体修养状态。在治疗期间需要严格监测患者的心理体征,尤其是心脏标志物和心率等,从而对患者病情的发展情况有一个长足的掌控,便于后期治疗工作的开展。

3.2急性心肌梗死的药物治疗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过程中,药物的使用类型比较复杂,针对不同情况需要对应药物进行治疗处理。对于缓解患者疼痛可以适度选取杜冷丁或吗啡等进行止疼;硝酸甘油可以有效的促进冠状动脉的扩张,整体适应人群广泛,但对于低血压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美托洛尔等药物可以有效的降低心脏肌肉的耗氧度,但对于心率慢、急性心功能不全和低血压的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溶栓类药物的使用,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药物治疗的主要方法,溶栓类药物能有效溶解血栓中的堵塞物,从而起到疏通血管的作用,溶栓类药物的选取和使用需要在主治医生和医院严格监督要求下使用。

3.3急性心肌梗死的手术治疗方法

一般情况下应用手术进行患者动脉介入,根据患者的血栓堵塞情况选择球囊成形手术或者心脏支架植入手术。相较于溶栓类药物治疗,介入手术治疗后血管的开通情况更理想,效果更好,而且适应的病症患者人群更加广泛,术后出现并发症的现象比其他治疗方法要少,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最主要方法。针对部分溶栓内药物治疗无效并且介入治疗手术失败的患者,可以进行心脏搭桥手术,手术整体复杂程度很高,会对人体造成较为严重的损伤,手术伴随着极大的风险性。

3.4急性心肌梗死的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的整体治疗围绕着活血化瘀来进行,不适合突发性病情的处理,可以作为患病期间或者术后调理。

【参考文献】

[1]Wei Anna, Liu Jing, Rao Qiaoying. 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J]. 中国基层医药, 2019, 026(012):1513-1515.

[2]韦作亚. 院前急救在心肌梗塞救治中的重要意义[J]. 饮食保健, 2019, 006(018):247-248.

[3]赵逸凡, 张毅, 刘宝鑫,等. 信息时代的急性心肌梗死救治[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8, 046(007):513-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