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3
/ 2

如何有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邓学勤

自贡市自流井区妇幼保健院 , 四川自贡, 643000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与血压升高并存的一组疾病,多在妊娠5个月左右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胎儿与孕妇机体健康非常不利,若不尽早干预,会增加母婴死亡率。所以,一旦确诊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一定要尽早开展治疗,从而减少疾病对胎儿发育的影响和对母婴安全的危害。

孕妈妈是一个家庭重要的保护对象,可能对其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事情都不可以发生,而通过临床数据可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呈递增模式,对孕妇与胎儿的发育非常不利。很多人都咨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以治疗吗?想了解更多关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方面的知识,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规避。那么,今天我就讲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如何有效治疗。

1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类与临床症状表现

第一,妊娠期高血压

血压值高于140/90mmHg,腹部出现不适或者血小板下降,尿蛋白(-)。

第二,子痫前期

轻度子痫:多在孕20周以后出血,血压值高于140/90mmHg,尿蛋白(+),孕妇出现头痛、腹部不适等症状;重度子痫,轻度血压值高于160/1100mmHg,尿蛋白(+++),血清ALT或者AST水平升高,孕妇出现头痛、腹部不适、视觉障碍等症状。

第三,子痫

产妇出现口吐白沫、昏迷、面部充血、肌肉僵硬、肌肉紧张等症状。

第四,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

孕20周尿蛋白指标突然增加,血小板低于100×109/L。

第四,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血压值高于140/90mmHg,孕20周后针对为高血压病持续性到产后12周。

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理表现

①水、钠潴留:血压值影响肾小球滤过能力,肾小球对钠的吸收能力有所提升,钠离子潴留在细胞外,从而诱发机体水肿。抗利尿激素分泌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也可诱发水钠潴留。

②小动脉痉挛

血管壁受到影响,敏感性提升,从而导致小动脉痉挛,进而诱发器官功能不全。

③弥漫性血管凝凝血:子宫胎盘缺血,导致胎盘组织缺氧,进而使组织凝血活酶释放进入到血液后,诱发机体高凝。

3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危害性

子痫发作时,机体抽搐,从而导致宫缩,诱发早产,而且抽搐孕妇会咬伤舌头或者昏迷,若分泌物吸入到肺部,可增加吸入性肺炎发生率;胎盘功能恶化,会诱发胎儿发育异常,若出现宫内窘迫,会诱发胎儿死亡;若孕妇出现肺水肿情况,机体呼吸不畅,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但此情况多发生在分娩后;血压值升高,会增加脑出血机率,这也是增产妇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

4 如何有效的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第一,药物治疗

应用硫酸镁防治子痫,用药指征为:①子痫前期,分娩前应用硫酸镁,避免发生抽搐情况;②控制子痫抽搐或者再抽搐情况;③避免重度子痫前期发展为子痫。

第二,保守治疗

加强母胎检测,适时终止妊娠,调整孕妇保持左侧卧位姿势,这样可调整子宫右旋,降低妊娠对腹主动脉、髂动脉压力,还可促进子宫胎盘血流量,提高回心血量,加速尿液排出,改善胎儿宫内缺氧状况。在饮食方面,指导孕妇多食用维生素、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材,控制脂肪、钠以及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同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情绪不可激动,确保睡眠充足,不可有过重的思想负担,以免导致血压波动。定期产检,早晚测量血压值,若有突然升高情况立刻就诊治疗。并根据自身情况而定,尽可能开展适宜的运动,比如慢走,散步,这可调节机体微循环,还可达到扩张血管的目的。

5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防

定期产检,定期监测血压,若有异常立刻就诊;

在孕期学会调节好自我情绪,不要过喜、过悲、过怒、过哀,调整患者左侧卧姿势,睡前用温水泡脚,确保睡眠充足,身心舒畅;

选择高维生素、高蛋白的食物,不要摄入过多营养物质,以免营养过剩,增加体重,从而诱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理性控制钠的摄入量;

根据室外的温度,调整好自我衣物,特别是秋冬,做好保暖措施,以免机体过量,血管收缩,诱发血压值升高。

合理补充钙剂,特别是孕20周后补充钙剂可有效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产妇开展简单的运动,比如慢走、腹式呼吸、简单的瑜伽运动等,促进机体新陈代谢。

女性在妊娠期间,机体生理结构发生变化,而且受到激素水平的影响,孕妇摄入过多的营养物质,从而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呈递增模式,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胎儿与孕妇机体健康非常不利,若不尽早实施正确治疗干预,还可诱发糖尿病等病症,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若妊娠期间,血压值逐步升高立刻就诊,遵医嘱服用相关药物,并在治疗阶段,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平稳的治疗心态,开展适宜的运动锻炼等,从而有效的稳控病情恶化,减低疾病对胎儿以及孕妇自身危害,进一步确保妊娠结局。

以上,就是本文针对“如何有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方面的介绍,希望每位孕妈妈能加强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疾病的重视度,定期体检,监测好自我血压值,有任何异常立刻就诊,确保胎儿与自身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