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伤的6个急救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3
/ 2

颅脑外伤的 6个急救要点

谢刚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人民医院 四川 自贡 643200

邻居张叔叔骑自行车去老年活动中心的过程中因为不慎摔倒造成头部受伤,而后出现了意识模糊的情况,家人急忙将其送医,通过急诊头颅CT检查后发现,张叔叔属于右侧额颞部急性硬膜下血肿同时伴随左侧颞顶骨骨折的情况。主治医生在张叔叔入院后即刻进行了补液、吸氧、心电监护、对症处理、止血等一系列的处理以后,连续进行了1个小时的观察,却发现患者出现了意识昏迷加重化、左侧瞳孔放大的情况,再次进行CT复查以后,确定左侧颞顶部出现了迟发性巨大硬膜外血肿。正是因为受到了颅内压的影响,导致脑疝形成,于是紧急开展手术治疗,但术后患者依然昏迷不醒,各项生命体征逐渐趋于平稳,现阶段正在进行康复锻炼、强化护理干预、并发症预防等。

实际上临床中像张叔叔这样的重型颅脑损伤是有着很高的发病率的,且病死率始终在35%上下浮动。对颅脑外伤患者来说,如果想将救治水平明显提高,其关键点就在于怎样合理且迅速的处置。颅脑损伤具体分为原发性损伤、继发性损伤两种,其中前者主要是因为外部暴力瞬间作用导致的,属于颅脑外伤病理生理改变的基础所在,致伤因素与机制是决定其特点和严重程度的主要依据,主要通过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和后续预防、治疗等进行干预。后者是在原发性损伤的前提下,继发出现神经病理改变的情况,在医疗救治工作中是重点,亦是难点。脑挫裂组织水肿、颅内压增高、血液刺激等局灶性因素是造成继发性脑损伤的原因,除此之外,低氧血症、休克等系统性因素也是导致继发性脑损伤的原因。

正因为如此,对颅脑外伤进行急诊处理时,应该将原发性损伤作为最基本的治疗原则,将继发性损伤的进程阻断或者减少,对脑组织起到保护作用,总结临床实践经验,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颅脑外伤的急救。

1 急诊救治的基本性原则

需要第一时间全面评估患者的伤情,对其致伤原因、受伤时候的具体情况、时间、伤后有何表现,这样可对病情进行正确的判断。与此同时,需要让患者保持平卧位,将头抬高15°-30°左右,之所以调整为这样的体位是为了促进脑部静脉回流,让脑水肿明显减轻,促使脑缺氧程度得到改善,尽可能快速的让头部外出血停止。倘若患者时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情况,同时可见脑组织膨出,需要使用棉圈将伤口周围围好,做好包扎,对脑组织进行保护。尽快将静脉通路创建好,对患者体液进行足量且快速的补充,促使微循环得到改善,让血压维持在稳定状态,确保各项生命体征处于正常标准中。针对因为颅脑损伤而出现了呼吸停止情况的患者,需要积极开展人工护理。针对脉搏消失的患者,需要进行心脏按摩。头皮出血的情况,使用干净纱布直接进行压迫止血就可以了。因为头部存在着丰富的血流,且皮肤处于紧绷的状态,因此此处的伤口会出现比较大量的出血。直接压迫的方式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对出血进行控制的,但如果是异物或者骨折的情况,则需要禁止重压。要提醒的一点是,头部绷带不能达到直接压迫控制出血的目的。对于头受伤的患者,如果鼻子、耳朵都有血液、脑脊液流出的情况,需要保持患侧向下的平卧位,也就是左耳、鼻有脑脊液流出者,需要保持左侧向下的状态,右耳流出需要保持右侧向下的状态。若喉、鼻出血量比较大,记忆导致呼吸困难,需要让伤者保持昏睡体位,这样是为了方便呼吸,为转送到医院正确时间。由于头部外伤突变、多变、易变的特点,需要尽快将患者送到技术水平高超、手术条件优越的医院,最好医院带有专科病房,这样可以避免延误救治时机的情况出现,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2 关注意识状态的变化

颅脑损伤最为常见的一种症状就是意识障碍,它和脑干网状结构、脑皮质的机能状态时存在着密切关系的,以浅昏迷、深昏迷、嗜睡等为主要表现。如果患者是深度昏迷的情况,那病情往往是危重的,预后不佳。

3 关注瞳孔的变化

瞳孔改变可对伤情、预后进行准确判断,以一侧瞳孔散大为主要临床表现,通常情况下,这是脑疝或者脑水肿的早期症状表现;如果患者时双侧瞳孔放大的情况,并且光反射消失,需要对患者是不是已经处于脑疝晚期或濒死状态进行考虑;如果患者是双侧瞳孔一会儿大一会儿小的情况,而且变化非常大,这种就是脑干受损的情况;如果患者时双侧瞳孔同时缩小的情况,并且对光的反射非常迟钝,这种就要考虑是脑桥受损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情况。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患者服用了大量的镇静药物或者服用了安眠药,同样存在以上情况出现的可能,所以需要向患者或者其家属询问有无这方面的用药史。

4 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

在整个抢救过程中,从最开始的抢救,到最后的环节,都必须将循环功能、呼吸功能的评估作为中心内容。对患者呼吸、血压、呼吸、心率、脉搏等有何改变进行即刻查验和记录。尽早将呼吸道中脱落的假牙等异物清除,以免阻塞呼吸道,头部要保持向一侧偏的状态,以免舌后坠和呕吐物阻塞气道的情况出现,对呼吸功能产生影响。带气道恢复通畅以后进行吸氧,如果有必要可以进行持续动脉压监测。如果患者有头皮挫裂伤等活动性出血的情况出现,需要马上进行加压包扎、缝合,以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如果未见患者体表有明显出血的情况,可是血压却是处于明显下降、心动过速的情况,特别是已经给予了补液扩容治疗,血压依然升高不明显,这个时候需要对腹脏器、胸脏器等其他深部位出血给予高度警惕了。

5 评估神经功能

在患者生命体征逐渐稳定后,需要马上进行神经系统的相关性检查,主要有GCS评分、运动、感觉、脑神经功能检查等。应该要重点注意的是,低血压休克会造成患者意识不清的情况,必须进行抗休克治疗,这样GCS评分才能对患者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意识障碍进行正确反映。

6 转运重型颅脑外伤的基本原则

如果条件不允许,无法对重型颅脑外伤展开救治,需要向上级医院转运,应该在做好以上处理后,对运输过程中患者的清醒期给予高度警惕,以免出现再次昏迷的情况,尽可能避免搬运时导致的二次损伤。

总而言之,不管是急性脊髓、脊柱损伤,还是急性颅脑损伤,都需要按照颅脑外伤的急救原则进行治疗,转运期间需要对患者呼吸、脉搏、意识状态等各项体征变化进行密切行的观察,积极进行治疗,以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