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士规范化护理模式在疤痕子宫产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3
/ 2

助产士规范化护理模式在疤痕子宫产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张燕 赵银芳

银川市妇幼保健院 宁夏银川 750001


【摘要】目的:探析疤痕子宫产房护理中应用助产士规范化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抽选我院疤痕子宫产妇70例入组,以奇偶法划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产房护理,观察组35例采用助产士规范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分娩情况。结果:在总产程时间、阴道试产成功率、会阴侧切率、产后出血率等指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疤痕子宫产妇在产房护理中接受助产士规范化护理,可改善妊娠结局,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疤痕子宫;产房护理;助产士;规范化护理模式


疤痕子宫是指接受子宫破裂修补术、子宫肌瘤摘除术、剖宫产等手术后导致子宫损伤遗留的修复印记。近年来,随着临床剖宫产病例数增加,二胎政策开放,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率大幅升高,对产妇的身心健康均会造成不良影响,使产妇面临较大的分娩风险,使得临床产科护理难度进一步加大[1]。因此,加强产科护理,对改善疤痕子宫产妇的分娩结局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我院在疤痕子宫产房护理中引入助产士规范化护理模式,获得理想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资料

抽选我院疤痕子宫产妇70例入组,入选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以奇偶法划分组,对照组病例35例,平均年龄为(27.49±2.64)岁,平均孕次(1.48±0.46)次,平均孕周(38.45±1.09)周;观察组病例35例,平均年龄为(27.98±2.16)岁,平均孕次(1.83±0.52)次,平均孕周(38.21±0.89)周;病例间无明显差异,P>0.05。

    1. 方法

对照组产妇在产房期间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产房期间接受助产士规范化护理模式,产妇进入产房后,安排1名助产士进行一对一陪伴护理,具体护理内容如下:①待产时护理:针对接受阴道试产的疤痕子宫产妇,待产妇出现先兆临床症状后,立即进入产房。责任助产士对产妇的产程进展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向产妇介绍分娩相关知识。针对距离上次接受子宫手术治疗时间短于2年者,应直接建议产妇接受剖宫产结束分娩。针对符合疤痕子宫阴道试产指征者,应准确告知阴道分娩的优势,使产妇对阴道分娩的信心大幅升高[2]。出现紧张、焦虑、忧虑等负性情绪产妇,应及时发现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使患者顺利度过分娩期。②临床后护理:产妇胎膜破裂或者临产时,责任助产士告知医师,对产妇的分娩风险因素进行再次评估,产程过程中由责任助产士,对产妇的整体进行进行了解评估,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师,快速给与对应处理。第一产程时可指导产妇通过分娩球运动、呼吸放松法等训练,加快产程进程。针对疼痛明显患者可有效落实分娩镇痛方案,采用导乐仪、自由体位分娩等非药物性分娩镇痛。③产时护理:向产妇介绍第二产程相关技巧与配合要点,对产妇的心电与胎心进行监护,密切注意宫口开放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给与有效处理。宫口全开时,指导产妇自行用力,必要时可指导产妇正确用力与呼吸,使胎儿可在宫缩间歇期顺利娩出,减轻会阴部撕裂程度[3]。胎儿娩出后,可让胎儿尽早与产妇接触,并告知产妇胎儿情况,使产妇保持愉悦心情。④产后护理:分娩后对产妇的生命指标进行密切监护,一旦出现产后出血征兆,应立即告知医师,给与患者强效宫缩剂。指导产妇产后排尿,注意个人卫生,预防产褥期感染。

    1. 观察指标

记录产妇阴道试产成功、产程总时间、会阴侧切、产后出血等指标,并进行统计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将所有资料根据计量与计数不同,采用t值χ2值与不同的检验方法,以SPSS24.0软件系统,P值<0.05,有统计差异。(5fa0ea4a32907_html_c6c3dc0445d1f39a.gif

2 结果

两组妊娠结局对比,观察组明显更优异,与对照组相比,比较值P<0.05,差异明显。

1 妊娠结局对比(n%

分组

n

阴道试产成功

会阴侧切

产后出血

总产程时间(h)

对照组

35

26(74.29%)

7(20.00%)

8(22.86%)

13.26±2.48

观察组

35

33(94.29%)

1(2.86%)

2(5.71%)

10.54±1.82

X2/t


5.2851

5.0806

4.2000

5.592

P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疤痕子宫产妇再次妊娠时,很大程度上会对分娩方式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产科护理中对疤痕子宫产妇的分娩方式选择较为重视。调查发现,多数疤痕子宫产妇分娩后,存在较高的恶露时间延长、大出血等风险[4]。相比于其他产妇而言,疤痕子宫产妇由于自身生理因素差异,导致心理更易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因此,产房护理中加强对疤痕子宫患者的护理干预意义显著。

助产士规范化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是指助产士在产房护理过程中,通过一对一的护理干预,对产妇的心理与生理等多方面进行干预,通过指导患者合适体位、自由体位分娩、利用分娩球、呼吸训练等方式,帮助产妇的产程进程加快[5]。开展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使产妇的不良情绪得到正确宣泄,更好配合分娩护理,减少不良情绪造成的产程时间延长。开展一对一助产护理,可及时发现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可及时告知医师进行处理,以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使分娩质量显著提升。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产房护理而言,观察组产妇接受助产士规范化护理模式干预后,可有效提升阴道试产率,缩短产程时间,降低会阴侧切率与产后出血率,整体护理干预效果更理想。

综上所述,疤痕子宫产妇在产房护理中,接受助产士规范化护理模式干预,可有效改善妊娠结局,减少产后并发症发生,可最大程度保障母婴安全。

参考文献:

  1. 杜娟.分析以助产士为主导的平产分娩产房护理模式对母婴的影响[J].中国农村卫生,2018,000(013):51,53.

  2. 荣加威,刘玉敏,邢燕.浅谈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效果观察[J].糖尿病天地·教育(上旬),2019,016(001):225.

  3. 王灿辉,罗丽琼,郭悦慈,等.助产士干预对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结局影响研究[J].中国性科学,2019(7):73-76.

  4. 谭洁,翟红艳.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体会[J].医药界,2019(3):0082-0082.

  5. 季芸芸.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效果分析[J].现代养生,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