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3
/ 2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赵连琴 禹小芳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人民医院 宁夏吴忠 751999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观察组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护理中应用常规护理。结果:明显改善了观察组低血压发生率、血压达标率、治疗依从性,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显著。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老年;高血压


临床常见老年高血压患者,是慢性疾病,可导致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若患者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可损害患者多器官功能,容易发生衰竭。另外,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疾病特点,在行为、认知以及饮食方面等[1],均存在一定问题,会对患者高血压控制效果造成一定影响。分析得出,为老年高血压患者开展常规护理,不能对患者各项护理需求进行有效满足,因此,临床对如何精心护理本病患者进行了研究。本组选择80例患者,分析了老年高血压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

1 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从2020年1月至5月选择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知情同意,根据抽签法分组,观察组40例,具体数据:男性、女性分别是22例、18例,年龄范围是61岁至78岁,中位73.5岁,对照组40例,具体数据:男性、女性分别是21例、19例,年龄范围是62岁至77岁,中位73.0岁。经t检验或者X2检验,二组患者资料相似,P>0.05。

1.2方法

观察组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护理中应用常规护理。

常规护理:护士应每天对患者实施血压监测以及遵医嘱用药,详细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辅助患者将各项检查工作完成,在患者出院时,辅助患者将手续办理完成。

临床护理路径:在执行护理路径表时,护士长以及护士需要共同商定,护士负责执行。(1)在患者入院第1d,详细为患者介绍相关情况,包括医护人员、病室环境,消除患者陌生情绪,帮助患者将物品放好,叮嘱患者将贵重物品摆放好,将患者档案构建,对患者基本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一般资料、血压、检查结果、诊治方案,叮嘱患者进食清淡食物,告知患者在晚10点之后禁食。(2)在患者入院第2d,护士应对患者身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对患者意外发生风险以及跌倒风险进行重点评估,对患者脉搏、血压、呼吸等情况进行监测,帮助患者将胡须剃掉、指甲修剪等,指导患者如何开展床上排便,告知患者多练习。(3)在患者入院第3d至第4d,协助患者将各种检查完成,告知患者禁烟禁酒,告知患者将饮食控制、体重控制,坚持良好作息。(4)在患者入院第5d至第6d,告知患者自行监测血压,在更换体位过程中,避免过快动作,护士应指导患者采取适当运动,为患者提供心理干预,详细为患者讲解疾病知识,安抚患者,减轻患者心理压力。(5)在患者入院第7d至出院,制作卡片并在卡片上涵盖高血压相关知识、复诊时间、注意事项以及联系电话等,为患者发放,对患者出院携带药物进行细致核实,叮嘱患者药物使用办法[2],告知患者在出院后坚持适量运动以及清淡饮食,在出院后,患者需要自行监测每日血压并做好记录。

1.3判定标准[3]

低血压:在体位改变3分钟内,患者下降收缩压20mmHg以上或者下降舒张压10mmHg以上,判定体位性低血压;餐后,患者下降收缩压20mmHg以上或者下降舒张压10mmHg以上;患者餐前收缩压在100mmHg以上、餐后90mmHg以下。

血压达标:舒张压、收缩压分别是90mmHg以下以及140mmHg以下。

1.4统计学差异

根据SPSS22.0统计学软件来完成X2以及t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检验标准α=0.05。

2 结果

对比对照组,明显改善了观察组低血压发生率、血压达标率、治疗依从性,P<0.05。

1 二组数据对比(%

组别名称

体位性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

低血压发生率

血压达标率

治疗依从性

观察组

1

1

2(5.00)

39(97.50)

39(97.50)

对照组

4

4

8(20.00)

30(75.00)

30(75.00)

X2



4.1143

8.5375

8.5375

P值



<0.05

<0.05

<0.05

3 讨论

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来是,确诊后,需要终身用药,随着患者病程延长,会逐渐下降患者治疗依从性,患者生活习惯不健康情况下,可影响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容易发生低血压,另外,由于老年人减退记忆功能[4],不遵医行为较为常见,针对以上情况,临床上提出了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显著,可行性较高。

临床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属于新型护理模式,可从患者入院开始护理,至患者出院为止,会加强患者出院指导,能够全程跟进以及全面护理患者,可避免患者发生诸多并发症,在护理服务中,根据时间轴来开展,可避免发生遗漏。分析得出,老年高血压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价值较高[5],可促使患者提高血压控制效果,可明显提高患者依从性。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应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告知患者良好心理状态对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监督并引导患者情绪稳定,为患者提供药物指导,告知患者如何用药,促使患者正确用药率明显提高,提高患者遵医行为,从而明显控制患者疾病进展。

本组实验得出:明显改善了观察组低血压发生率、血压达标率、治疗依从性。结果证实,临床护理路径值得临床参考。

综合以上得出,老年高血压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显著,可促使患者明显改善低血压发生率、血压达标率、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1]陈彩凤.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 v.6(10):109.

[2]汤丽峰.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评价[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3]张金玲.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 系统医学, 2018(10).

[4]梁然.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效果[J]. 饮食保健, 2019, 006(001):188.

[5]徐春爽.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 2018, 028(029):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