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作用及注意事项讨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3
/ 1

多层螺旋 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作用及注意事项讨论

李秋

泸州市泸县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 四川 泸州 646105


肝细胞癌是一种高死亡率的原发性肝癌,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是一种全球范围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危险因素考虑与遗传、遗传因素改变、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黄曲霉毒素暴露、吸烟、肥胖和糖尿病等有一定的关系。临床上尤为重视肝细胞癌的早期诊断及其注意事项,一般肝细胞癌的诊断方式为多层螺旋CT,那么在诊断肝细胞癌中多层螺旋CT诊断的做用及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1. 多层螺旋CT诊断肝细胞癌的作用

CT是一种分辨率较高的非侵入性检查,在临床上多作为肝细胞癌的诊断及定位,在肝细胞癌的诊断中,可以明确病灶的位置、数目、大小及邻近器官和重要血管的关系;可以提示病变的性质,尤其对是血管瘤有着明确的鉴别作用;对放射治疗的定位,及肝周围组织器官是否累及都具有一定的作用。

多层螺旋CT是在CT的基础上,使用多排深测器矩阵,每排的深测器数据都可单独完成一层图的重建,也可以多层深测器数据共同完成一层图像的重建。每次扫描都可以同时完后多层的图像采集,最小扫描层厚度为25mm,进一步提高了扫描的速度。由于扫描时间的缩短,可以在减少病人辐射的同时,还可延长球管的使用寿命。利用3D数据采集和先进的图像处理软件,可以对病灶进行高质量的3D重建。在临床上多层螺旋CT的应用,有效的提高了扫描的速度和图像的处理功能,可以非常方便、快捷的完成肝脏的分期扫描,动态扫描及癌灶和血管的三维重建。有助于准确的确定癌灶,判断癌灶与邻近的肝静脉、门静脉的关系,了解肿瘤的血供与非癌变肝组织之间的境界是否清晰、评估肿瘤的生长方式、生物学行为,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多层螺旋CT具有较好的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有利于发现病灶、准确定位及判断病变的性质,对肝内小病灶的检出率和准确率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二、肝细胞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

多层螺旋CT平扫表现为整个癌灶低密度,或低密度病变与等密度、高密度结节的混合。癌内的密度是否均匀,取决于癌灶的大小,较大的癌灶因常发生出血、坏死和囊变等密度多为不均匀,中心常伴有更低密度区,若有钙化或者是新鲜出血的时候则表现为高密度区。小病灶密度较为均匀,CT平扫图上,癌栓的CT值与正常门脉内血液较接近,平扫难以确认时,必须借助增强。弥漫型肝细胞癌表现为全肝或巨局部更大,肝实质内见境界不清多发低密度小结节。静脉内瘤栓,主要表现为强化门、腔静脉内的低密度充盈缺损,在门静脉期表现最为清除;淋巴结转移常见于肝门部或腹主动脉旁、腔静脉旁淋巴结增大。

三、肝细胞癌的诊断

肝细胞癌影像学诊断主要依据包括:大多数患者都具有肝硬话的表现;肝内单发或多发软组织肿块,常有假包膜,多其增强呈“快进快出”表现。结合影像学的特点与血中AFP明显增高,大多可以做出肝细胞癌的临床诊断。

四、多层螺旋CT的肝细胞癌注意事项

(1)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延迟时间的确定:扫描延迟时间是指开始注射对比剂至开始扫描的时间,多层螺旋CT可因患者不同的扫描延迟时间而分为不同的扫描时相,此外,还需考虑对比剂的注射速率和其它因素,比如患者的体型、心血管系统等情况。扫描延迟时间的确定可由对比剂试验性团注法确定,这种方法可有效获得适当的扫描延迟时间。

(2)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多层螺旋CT较单层螺旋CT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更高,单次注射对比剂可采集肝的多期薄层容积数据。重建肝的血管系统三维图像。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准确率为97%,敏感度为94%,特异度为100%。多层螺旋CT能充分显示肝动脉、肝静脉及门静脉的异样。多层螺旋CT在对比剂用量减少时,对腹部动脉系统重建图像的质量无明显影响。肝细胞癌动静脉瘘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其诊断的准确率可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相似,可以显示DSA难以显示的经肝窦性及经血管丛性动静脉瘘以及肝实质性灌注异常。对指导肝细胞癌的治疗具有较重大的意义。

(3)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肝细胞癌通常是富血供肿瘤,所以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可以反映其内部的微循环状况。肝细胞癌病灶和其周围肝实质的灌注值明显不同;与低分化肝细胞癌相比,高分化肝细胞癌的出血流量、血容量和血管表面通透性较高,血流平均通过时间较短。可能是由于肿瘤相对较大、肿瘤坏死的存在以及受低分化肿瘤细胞群影响造成的差异所致;而肝细胞癌病灶灌注值在与有没有肝硬化及门静脉侵犯病例的比较中无显著差别;其灌注值与血清标志物(如甲胎蛋白等)无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