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发生无复流的预测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3
/ 2

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发生无复流的预测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

陈德荣

贵州省兴义市人民医院, 贵州兴义 562400

摘要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发生无复流的预测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近三年接受的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治疗患者的100例患者作为案例,依据PCI阶段是否存在无复流的现象分组,出现无复流组是甲组,没有发生无复流是乙组,对两组案例的用药情况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比分析两组案例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对比后得知,乙组的参数指标更高,数据间的差异明显。对比分组两组案例在出院时的服药情况,甲组所有案例出院时的服药几率比较高。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案例在PCI治疗的过程中可能存在重度血栓负荷的现象,也是出现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组介入;无复流;预测因素


急性心肌梗死是当前常见的一种疾病,直接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尤其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由于患者血管出现闭塞的情况,导致对应的供血范围内大面积的心肌细胞坏死,甚至引起其他并发症,治疗不及时,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影响。近些年来随着介入诊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实施急诊介入治疗是当前公认的方法,通过有效的治疗后,可起到理想的治疗作用。通过介入治疗后开通闭塞血管,可以恢复前向血流,挽救缺血以及坏死心肌等,对预后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无复流现象是再灌注治疗的关键,合理治疗后减少再灌注的异常影响。需要对无复流现象有正确的认识,提升对检测手段的认知度。为了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发生无复流的预测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选择近三年接受的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治疗患者的100例患者作为案例,依据PCI阶段是否存在无复流的现象分组,出现无复流组是甲组,没有发生无复流是乙组,对两组案例的用药情况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详细的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100例患者作为案例,依据PCI阶段是否存在无复流的现象分组,出现无复流组是甲组,没有发生无复流是乙组,对两组案例的用药情况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在甲组中,有32例女性,28例男性,年龄段在40-70岁之间,平均为(58.5±9.9)岁;在乙组中,有30例女性,20例男性,年龄段在40-71岁之间,平均为(51.7±9.5)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无复流定义

无复流指的是进行球囊扩张或者支架置入后罪犯血管远端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血流和之前对比小于2级。

1.3资料收集

在临床研究中做好资料收集工作,掌握糖尿病、高血压以及血脂异常等反应,依据病变的特征和介入治疗的对应指标进行检查。所有案例采取的是统一的标准进行术前处理,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肝素的补充。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SP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计量资料应用t值予以检测,2为计数资料检测工具,在p值<0.05的情况下,则认定为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案例的各项指标值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对比分析两组案例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对比后得知,乙组的参数指标更高,数据间的差异明显,如表1:

表1:两组案例的各项指标值分析

组别

例数

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

左心室射血分数

甲组

50

48±1

53±1

乙组

50

52±3

58±6

P值

0.006

0.001

t值

7.6

6.9

2.2两组案例的出院时的服药情况分析

对比分组两组案例在出院时的服药情况,甲组所有案例出院时的服药几率比较高,详细数据分析情况如表2:

表2:两组案例的出院时的服药情况分析

组别

例数

出院时阿司匹林

出院时他汀类药物

出院时β-受体阻滞剂

出院时ACEI/ARB

甲组

50

8(16)

8(16)

10(20)

9(18)

乙组

50

1(2)

2(4)

2(4)

1(2)

P值

0.006

0.005

0.001

0.04

2

7.6

6.5

7.9

7.69

3讨论

无复流的现象指的是出现缺血的闭塞血管解除阻塞后血流不能正常的情况,依据实际报道得知,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在急诊PCI治疗过程中无复流的现象几率高,如果出现明显的异常影响,容易出现再灌注损伤,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增加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和死亡率等。因此针对无复流的现象,注意的是进行危险因素的预测和评估,合理化治疗后,可以对高危人群进行判断。在手术过程中,避免无复流现象的手术操作,在整个阶段强化的是围手术期的管理和治疗,有助于提升手术治疗的成功几率[1].

依据现有的报道得知,无复流组患者的右冠状动脉者比例、预扩张次数、发生应激性高血糖与重度血栓负荷比例及空腹血糖水平均高于未发生无复流组。实施多因素分析得知,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说明重度血栓负荷和预扩张次数是独立危险因素,在检测中具备预测价值[2]

右冠状动脉是多数窦房结动脉与房室结动脉的主干血管,表现为急性下壁、右心室壁和正后壁心肌梗死的现象,结合闭塞位置的差异,心肌梗死的累计范围不同,可以结合累计的分支血管情况实施治疗。在临床研究中表现为缓慢性心律失常。通过乙酰胆碱途径释放的一氧化氮明显减少,可以打破内皮素分泌平衡,但是可能加重无复流的现象。应激性高血糖定位是否认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血糖值提升,依据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和动脉慢性损害现象等,高血糖容易引起无复流,属于变量因素[3]

在整体治疗中,依据微循环机械性阻塞的发生机制,需要尽量满足梗死的对应参考直径,血栓呈现长条状,长度大约超过参考直径的3倍左右。在闭塞近端可以看到漂浮的血栓,闭塞处近端持续造影剂滞留后,说明独立危险因素受到影响,原因主要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属于微血管阻塞,依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在PCI过程中,预扩张优势明显,可对靶病变进行评估,对于支架及后续手术器械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4-5]

在本次研究中对比分析两组案例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对比后得知,乙组的参数指标更高。对比分组两组案例在出院时的服药情况,甲组所有案例出院时的服药几率比较高。说明针对无复流的案例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有重要作用,需要掌握预测因素,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治疗,促进患者的恢复。

参考文献

[1]杜巧霞,张子云,张祥玖.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9(03):70-71.

[2]雷煌平.替格瑞洛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与评价[J].今日药学:2016,10(12):69-72.

[3]李晓芬,邓瑞蕊,李婕.围术期无缝隙护理干预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26):159-160+168.

[4]谭峥,宋玉新,赵碧琼,等.研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心肌钙蛋白T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8(03):75.

[5]张英,王亚柱,张皓然,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发生无复流的预测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药,2019,14(09):1302-1306.

作者简介:陈德荣(1982-),男,布依族,贵州安龙人,本科学历,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临床医学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