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治疗中应用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3
/ 2

股骨头坏死治疗中应用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观察

潘钟壹

萧山医院骨科,浙江省 杭州市 311200

摘要 目的 分析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共计64例,均为我院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间收治,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32例接受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并设为参照组,其余32例接受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并设为实验组,分析这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对比,统计学处理差异明显(p<0.05);从并发症发生率上对比,实验组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股骨头坏死患者采取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头坏死是骨科常见疾病,其是一种病理的发展过程,随着骨质的改变,逐渐的造成骨坏死的情况,最终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致残率。而临床上目前主要以手术的方式进行干预,常见的手术方式为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为了探究其治疗效果,则选取该方式与其他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对比,相关的研究流程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取的对象共计64例,均为我院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间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接受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的32例设为参照组,接受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的32例设为实验组。参照组:女性患者15名,男性患者17名,最小年龄60岁,最大年龄为75岁,平均年龄为(70.07±1.32)岁;实验组:女性患者13名,男性患者18名,最小年龄62岁,最大年龄为77岁,平均年龄为(72.45±1.41)岁。经对比后得出结果为(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参照组:以连续硬膜外麻醉为麻醉的方式,在术前对患者进行麻醉处理,之后以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为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手术治疗。治疗的流程为:对患者实施常规的降压处理,之后行一切口,分别对患者的软组织进行切开,逐渐的将股骨颈前方的肌间隙暴露出来,并且将关节囊进行切开,适当的旋转髋关节,使其脱位,并将股骨头显露出来,切断股骨颈[1],并且清除坏死的骨头以及软组织,之后将髋臼假体植入,再用螺钉济宁固定,之后将人工股骨头和股骨柄进行安装,安装完毕后,检查有无异常情况,无异常则进行缝合工作,完成手术。

实验组:以连续硬膜外麻醉为麻醉的方式,在术前对患者进行麻醉处理,之后以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为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手术治疗。治疗的流程为:麻醉完毕后,取患者的仰卧位,于腹股沟处行一大约6-10cm的切口,之后对软组织进行纵向切开,将股骨颈基底与管节能显露,并将关节囊做切开处理,并对股骨颈行二次截骨,适当外旋下肢,将股骨头取出,选用髋臼锉打磨髋臼,髋臼内出血均匀后置入适当型号的内衬与髋臼杯[2],进行扩髓,扩髓良好后将人工股骨头与股骨颈安装,安装完成后依次缝合手术切口。

两组患者均在手术完毕后,根据医生的叮嘱实施抗感染药物的治疗,并且适当的进行抗凝药物的治疗,同时利用相关的影像检查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固定情况进行观察。

1.3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切口长度。

术后指标: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并发症:髋关节后脱位、术后感染以及深静脉血栓。

2结果

2.1 手术指标比较

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切口长度上对比,两组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如下表一。

表一 手术指标比较 (x±s)

组别

n

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切口长度

实验组

32

99.21±8.69

149.55±30.25

7.42±0.48

参照组

32

112.48±9.38

213.25±36.45

8.59±0.69

T


5.871

7.607

7.874

P


0.000

0.000

0.000

2.2 术后指标比较

从下次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对比,实验组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如下表二。

表二 术后指标比较 (x±s)

组别

n

下床活动时间

住院时间

实验组

32

1.78±0.72

4.55±1.25

参照组

32

2.75±0.55

8.82±1.38

T


6.056

12.973

P


0.000

0.000

2.3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3%,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88%,从并发症发生率上对比,实验组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如下表三。

表三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

组别

n

髋关节后脱位

术后感染

深静脉血栓

发生率

实验组

32

1

0

0

1(3.13)

参照组

32

3

2

2

7(21.88)

X2





5.143

P





0.023

3讨论

对于股骨头坏死疾病来讲,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而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的临床手术主要以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为主,其相比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来讲,缩小了创口,减少了术中出现量,缩短了手术的时间,同时降低了术后的感染几率,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时,在实施小切口治疗的期间,不仅保证了较为广泛的视野,还降低了手术操作对血管的压迫,此外,患者的双下肢还能够保证自然的平放[3],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以及血液的流通,术后只要配合较好的锻炼,就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身体的恢复。因此,对于股骨头坏死的患者来讲,实施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明显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

参考文献

[1]李雷疆, 刘鹏程, 邓迎杰. 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价值[J]. 医药前沿, 2019, 000(009):79.

[2]郑永松. 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股骨头坏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4).

[3]金泽. 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用于股骨头坏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 健康必读, 2018, 000(02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