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及其并发症的CT诊断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3
/ 2

慢阻肺及其并发症的 CT诊断分析

彭勃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新兴医院, 贵州盘州 553537

【摘要】目的:分析慢阻肺及其并发症的CT诊断价值。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本院确诊的68例慢阻肺患者视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划入常规组与试验组(n=34)。常规组行常规剂量多层螺旋CT动态扫描,试验组行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比较患者的临床诊断检出率及并发症的检出情况。结果:常规组的临床诊断检出率是82.35%,试验组的临床诊断检出率是97.06%,试验组的检出率较高(p<0.05)。常规组的扫描质量优良率是79.41%,试验组的扫描质量优良率是97.06%,差距对照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自发性气胸、呼吸衰竭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检出率均相对较高,与常规组慢阻肺患者并发症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慢阻肺的检出率较高,可保证图像质量,为慢阻肺患者的临床治疗奠定基础。

【关键词】慢阻肺;并发症;CT诊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常见的慢性支气管疾病,患者多具有病程时间较长、病情复杂等特征,且往往伴随肺衰竭等并发症[1]。在患者症状未得到及时治疗的情况下,会影响患者的呼吸能力,甚至可能会致使患者死亡。CT诊断能够早期检出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患者症状的治疗及生活质量的快速恢复有益。为了深入研究CT诊断慢阻肺的效果,文章将本院确诊的68例慢阻肺患者视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的结果论述,内容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本院确诊的68例慢阻肺患者视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划入常规组与试验组(n=34)。常规组男女占比是20:14,年龄范围42-83岁,均龄(56.71±4.41)岁。试验组男女占比是20:14,年龄范围42-82岁,均龄(56.64±4.49)岁。两组基线数据对比无显著差距,可以划入两组观察比较(p>0.05)。

1.2方法

使用飞利浦MX 16-slice 16层螺旋CT扫描仪。对患者肺部前予以扫描,指导患者正确吸气、呼气急屏气的方法。从胸廓入口位置扫描到肺底。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先进头,吸气末开始采集。常规组常规剂量扫描,设置参数是120kV管电压,250mA管电流,螺距是1.375:1,每秒2转,层厚0.5/1.0mm,扫描时间8-15s。重建层厚5.0mm,增强扫描后观察疑似病灶。试验组行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管电流40mA,管电压120kV,螺距1.37:1,每秒转2转。层厚是0.5/1.0mm,重建层厚是5.0mm,扫描时间12s。丛外周静脉注入碘对比剂碘海醇300mgI/ml,用氯化钠0.9%30ml冲管处理后行增强扫描。

1.3评价标准

比较扫描质量,优表示图像无斑点,伪影,能够清晰观察患者的细微结构;良表示图像对诊断无影响,具有轻微斑点或者伪影,细微结构清晰;差表示伪影较多,细微结构较差,影响患者疾病的判断效果。记录并发症的检出情况[2]

1.4 统计学处理

SSPS 20.0为数据整理工具,计数材料x2计算,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诊断检出率比较

常规组的临床诊断检出率是82.35%,试验组是97.06%,试验组的检出率较高(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检出率比较

组别

检出(n)

误诊/漏诊(n)

检出率(%)

试验组(n=34)

33

1

97.06

常规组(n=34)

28

6

82.35

x2

-

-

7.01

p

-

-

0.000

2.2扫描质量优良率比较

常规组的扫描质量优良率是79.41%,试验组是97.06%,差距对照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扫描质量优良率比较

组别

优(n)

良(n)

差(n)

优良率(%)

试验组(n=34)

27

6

1

97.06

常规组(n=34)

17

10

7

79.41

x2

-

-

-

7.12

p

-

-

-

0.000

2.3并发症检出率比较

试验组的自发性气胸、呼吸衰竭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检出率均相对较高,与常规组慢阻肺患者并发症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检出率比较[%(n)]

组别

自发性气胸

呼吸衰竭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试验组(n=34)

20.59(7)

11.76(4)

11.76(4)

常规组(n=34)

6.67(2)

0(0)

0(0)

x2

6.43

6.08

6.08

p

0.000

0.000

0.000

3讨论

3.1慢阻肺的CT诊断价值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病情多样,病理变化可在外周和中央气道、肺实质、肺血管部位可见,不同患者临床特点有所差异[3]。多层螺旋CT能够清晰观察患者肺部病变情况,具有分辨率较高、高密度等特征。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常规剂量的CT诊断方法,低剂量CT诊断下患者的临床诊断检出率更高。

3.2慢阻肺并发症的CT诊断

3.2.1自发性气胸

慢阻肺患者的自发性气胸合并症发生率较高,多因为胸膜下肺大疱破裂,空气泄入胸膜腔所致,影响着患者的肺功能状态[4]。自发性气胸患者CT扫描下,能够观察到胸腔少量积液,胸膜增厚或者粘连[5]。一些患者肺部病变,支气管扩张。在少量气胸的情况下,患者临床症状较轻。CT能够结合横断面检查及计算机重建的结果进行图像质量分析,清晰观察到患者的气胸位置、分隔情况及粘连位置等,对临床医生治疗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3.2.2呼吸衰竭

阻塞性肺气肿往往呼吸功能严重受损,自主呼吸、换气能力不佳。在患者合并呼吸衰竭症状未被检出的情况下,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甚至致使患者死亡。

3.2.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主要是因为慢阻肺患者低氧血、肺泡毛细血管床破坏等因素影响,肺动脉处于高压状态下。心脏功能受到损伤,在呼吸疾病持续加重的情况下,动脉气血状态受到影响,心脏负荷增加,致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CT检查下,能够对患者肺部状态、心脏结构及功能等进行检查,且能够评估患者气道疾病、血管重塑的效果。CT肺动脉造影的方式下,分辨率较高,有助于及时患者患者疾病。

本次临床研究中,试验组的自发性气胸、呼吸衰竭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检出率均相对较高,证实了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慢阻肺的临床诊断检出率。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慢阻肺的检出率较高,可保证图像质量,为慢阻肺患者的临床治疗奠定良好基础,建议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马春敏.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哮喘及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临床特征比较[J].医药论坛杂志,2019,40(08):134-136.

[2]郝建秀.呼吸内科中慢阻肺合并肺结核临床诊断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09):6+8.

[3]曾峰,刘峰,汤玉蓉.呼出气一氧化氮联合肺功能检查在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8):46-47.

[4]黎真宏.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病例回顾性研究[J].系统医学,2018,3(14):49-51.

[5]韩国君.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特点及诊断分析[J].智慧健康,2018,4(01):117-118.

作者简介:彭勃(1973-),男,汉族,贵州盘州人,大专学历,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医学影像放射医学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