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市场建设中的电价改革误区与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3
/ 2


中国电力市场建设中的电价改革误区与建议

陈宁,韩宏刚,黎彦林,王月霞,姚华伟,马晨,李明洋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昌吉供电 公司 新疆昌吉 831100

摘要: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各个电网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都实施了一系列的输配电价改革,改革实现了电网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变,为电网企业创造了更大的经济价值。

关键词:中国电力;市场建设;电价改革误区;建议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加强,我国电力行业获得良好的发展。电力市场中交易的并非物理的电能,而是发电权与用电权,交易结果体现为各种不同的调度计划。电能由于物理上的无差异性,以及复杂的物理网络(电力系统),成为世界上最复杂的商品之一。1度电的成本中体现了整个电力系统的成本。另一方面,由于几十年来我国电价政策一直在持续调整,对电能成本,尤其是财务费用有重大影响,因此,电价具有鲜明的“历史性”。

1中国电力市场建设中的电价改革误区

1.1将我国居民正常用电视为浪费,为此需要居民多支付电费

阶梯电价改革引导居民节约用电是对的,但不能因此认为居民正常用电是浪费,毕竟浪费用电的只是极少数。让极少数浪费电力的用户多付费无可厚非,但不能将多付费的用户面扩大化。而改革方案显然将多付费的用户扩大化了。

1.2电价改革决不是终点

如果输配电价格核算之后,不能够尽快进入相关文件所要求的“改革和规范电网企业运营模式”,将使前期输配电价格核算的意义大打折扣并逐渐失效。其次,如果一味表扬而讳言当下电价改革的困境,讳言交叉混淆的业务模式、过度集中的市场格局、勉为其难的监管能力,则无法形成电价改革与其它相关电改领域的良性互动、自身亦行之不远。第三,如果电价改革始终纠结于成本,纠结于“所看到的”与“能看到的”,则其天花板仅仅达到“透明”的低标准,而永远无法达到“合理”的高标准。

1.3用涨价代替管理

其实居民正常用电是刚性需求,即便是涨价了,该用的电力还是会正常使用。而要达到节约用电的目的,关键还是要突出管理。比如,一些公共设施的电力浪费问题;落后产能及高耗能设施的淘汰问题等。这些才是真正的“电老虎”。如果放着这些“电老虎”不除,而拿居民正常用电当老虎来打,这样的电价改革无异于背本趋末。这种改革的结果,除了增加居民的经济负担之外,很难真正达到节能的目的。

2建议

2.1加强电网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

随着输配电价改革在电网企业中推行,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电网企业需要做好资产监管和业务管控工作。为了更好地区分两者的差别,电网企业需要构建独立的管理机制,实现对监管工作业务和非监管工作业务的分别管理,进一步提升两项工作的效率。在对电网企业的成本进行归集管理时,工作人员需要充分运用先进的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对电网企业的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和归集,从而完善电网企业的经营模式,实现成本管理。在全新的成本管理工作中,能够对电网企业的生产成本、购电成本、管理成本和销售成本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从而保证成本管理的效果。输配电价改革的推行能够不断细化电网企业的经营成本,进一步优化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案,通过开展电网的检修和维护工作,对落实电网企业的精细化管理理念有着极大的帮助。通过企业构建的监督管理机制,能够及时发现电网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与之对应的解决措施,对输配电价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不断提升电网企业的整体服务水平。

2.2创新电力营销服务模式

(1)菜单电价的合同形式。菜单电价的合同由参考电价合同、可变电价合同两个部分组成。参考电价合同是固定的电价合同,菜单电价无论如何变化,参考合同都保持不变。设置参考电价合同能够提高用户对菜单电价的认可度,在为用户提供更多电价选择的同时,也提供了固定的电价,有利于用户接受菜单电价。可变电价合同为用户提供多种电价类型,包括实时电价、分时电价、可变峰时电价等,用户根据自身特点和个体喜好选择最合适的合同,灵活消费。(2)菜单电价的制定方法。在营销过程中可以对菜单电价不断进行优化。参考电价合同的初值是现行电价,在菜单电价变化时保持固定不变;可变电价合同的初值可在现行电价基础上进行微调。例如,现行电价是固定不变的,菜单电价中的分时电价可以分成两类,一是峰谷电价差分别是现行电价的±10%,二是峰谷电价差分别是现行电价的±30%。通过分析不同用户的用电数据,计算出各类电价用户的用电情况,根据这些数据,以企业营利为目标,制定新的可变电价合同提供给用户,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2.3积极而审慎参与当前电力市场建设

电价改革目前只能积极而审慎参与电力市场建设,一是积极参与电力市场的顶层设计,例如容量市场/电量市场的设计,例如顺价结算的有关规则(交易机构即使不直接收钱,但至少要出账单),例如参与市场竞价与保留政府定价的隔离与衔接机制。二是积极参与电力市场有关规则体制的审定,特别是在电价形成机制方面,电价部门应参与把关,避免电力市场在搭建或运行中走偏。三是完成有关电价改革任务、并与电力市场建设良好衔接,例如及时将输配电价核算成果推进运用于电力市场顺价结算。四是依据电力市场建设进程的需要,配合进行电价体制有关改革与调整,例如目录电价应用范围的适时调整,由于市场推进预计漫长,这种配合工作可能也是渐进而繁琐的。五是加大对地方政府行政干预电价行为的查处力度;六是积极研究在未来对冲市场波动的有关管制措施,例如电价水平监测/预测/预警,例如输配电价调节的相关手段与机制。

2.4完善价格管理机制

一是适应改革要求建立多维反映会计信息体系,以建设多维信息反映体系为主线,推进业财融合,完成核心管理维度构建,疏通载体维度的信息链路。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多维精益核算实施工作部署,对会计核算体系进行管理化改造。二是加强监管相关基础数据核算和统计管理,建立适应改革要求的会计信息归集与分摊体系。研究输配电成本信息公开披露方式,强化业务外包管理。三是加大重大风险管控力度,统筹各业务部门风控重点工作,加强专业间风险协同防控,筑牢全面风险“三道防线”,有效防范和应对公司生产经营风险。强化重大决策法律审核、规范经营行为,降低法律风险。全面实施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核,试点开展依法决策法律证据留存。研究分析案件发生的特点及原因,为针对性开展案件压降工作打好基础

2.5加快智能电网建设

在新能源技术、智能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不断创新突破的条件下,智能电网成为全球电力能源输配电环节发展的必然选择。智能电网的建设涉及电力系统的全环节、全领域,对能源行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都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智能电网的发展要立足长远,从我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全局出发,立足于未来能源电力行业的发展,加快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在加快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一是要做好规划,加强行业指导,加大各行业间的协调力度;二是要进行试点推广,通过试点示范统筹引领智能电网规模化建设;三是要完善配套机制,鼓励创新,引导相关企业或行业的参与,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共同推动智能电网的发展。

结语

近年来,电网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着重要的输配电任务,为生产生活提供了多样化的电力服务。随着输配电价改革的顺利推进,电网企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各个电网企业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结合行业的发展趋势,实现生产经营模式的调整,为电网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田丽.输配电价改革对电网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05):169–170.

[2]李冬霓.输配电价改革对电网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1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