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疼痛康复的理论基础和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3
/ 2

慢性疼痛康复的理论基础和实践

李真 薛俊丽

平顶山煤业集团一矿职工医院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导致慢性疼痛的发病率也处于上升的趋势,相关调查研究发现,偏头疼的发病人数上升速度相对来说较为快速,由于头痛而耽误的工作时间也超过1.5亿,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700亿美元,不仅如此,很多的人在出现疼痛之后并不按照医嘱服用药物,大多数患者会选择在药房自己购买药物,甚至有八成以上的患者对于医院的失去信心。虽然疼痛是我们目前所无法克服的,也是他患者一直求医诊治的最常见原因。被人们称为“不死症”,可想而知它带给人们的痛苦是多么的大。因此就要针对慢性疼痛的原因以及治疗的信息和理论基础进行研究,从而制定一定的措施。

关键词:慢性疼痛康复 理论基础 实践

前言:随着医疗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和医疗管理的激烈竞争,医疗个体的特点也在逐渐的消失,人们因为慢性疼痛而就诊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医生也想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患者,为患者解除疼痛的困扰,但是在目前慢性疼痛康复的过程中还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不同的疾病所采取的措施也有所不同,因此就要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针对慢性疼痛康复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做出详细的论述。

一 慢性疼痛的概述

1.1什么是慢性疼痛

慢性疼痛指的是持续一个月以上(以上是三个月或者是半年)的疼痛,也有人把慢性疼痛称作一种不死的癌症,目前,我国至少有一亿以上的慢性疼痛患者。

慢性疼痛是远伤病的一个主要的症状,慢性疾病的病理广泛地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当中。慢性疼痛的发生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人体体质的下降或者是身体的其他部位出现健康问题。由于它的发作可以给患者带来非常大的痛苦,会导致人们出现睡眠紊乱、食欲缺乏、精神崩溃甚至还会出现人格扭曲和家居不宁等严重的后果,让很多的病人都因为没有办法忍受长期的疼痛折磨而出现自杀的现象,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生命的质量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1.2主要病因

慢性疼痛的主要病因是远伤。在医学上虽然有着不同的病名,但是发生在身体的各个不同部位的疼痛实际上都是同一种疾病,它的病因都是同一种,也就是久远发生过的软组织的损伤,具有比较明显的可见的固定的病灶。

二 慢性疾病的特点

2.1疼痛的持久性

许多疾病都会引起慢性疼痛,如创伤、疱疹引起的慢性疼痛,往往创伤愈合了,疱疹长好了,但是疼痛还仍然存在,所以说慢性疼痛都具有一定的持久性,具体的持续并没有固定的确定时间,根据自身的体质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存在不同的情况。

2.2疼痛部位的转移性

疼痛会由一个部位转移到另一个更大的部位,主要是由神经系统转移或代偿转移的原因造成;具体转移的方向也并没有确定性,根据疾病的程度以及患者自身的身体情况而决定。

除了上述特点以外,疼痛的患者通常与多种疾病同时存在,起病也比较缓慢,表现恶补典型,并且变化非常迅速,并发症也比较多,在服用药物的时候出现的不良反应也比较多。有的疾病会存在一定的隐袭性,可延误诊治,如风湿性多肌痛、不典型的心绞痛等等,另外,患者在治疗的时候容易受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一天之内对于疼痛的等级评分波动比较明显,患者对于治疗的效果和毒性的反应也更加的敏感。

三 慢性疼痛的不良影响

慢性疼痛因为一些不可治愈性疾病引起的比较常见,比如晚期的癌症,疼痛会影响患者的心情,严重的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易于,并且会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导致自理能力下降,社会交往减少等,另外,对于患者的入睡和睡眠的质量有着的影响,可以引起失眠,长时间的疼痛、失眠可能引发神经衰弱以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下降,如果慢性疼痛长时间不能够治愈的话,会丧失一定的活动能力,产生各种并发症甚至导致残废,对于一般家庭来讲,慢性疼痛的治疗时间有的会比较长,这就增加了医疗保健费用,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四 慢性疼痛的评估

4.1评估方式

很多神经错乱的患者或者是老年痴呆的患者往往会因为疼痛评估有困难,从而导致疼痛不能够得到及时地直连,所以说仔细观察患者的疼痛是非常重要的,疼痛的评估方式主要有发声、面部表情、非语言暗示和行为的改变等等。

与疼痛相关的行为包括语言的线索,例如患者的一些呻吟、叫声,以及非言语的行为,比如皱眉、做鬼脸等等,但是这些征象可能在某些认知障碍的患者身上表现不典型,尤其是一些老年的痴呆患者经常出现一些与疼痛不相关的行为而让医生和护士引起误解,比如患者出现不安、兴奋,这些其实都可能是疼痛的现象,老年痴呆的患者出现这些情况的时候就可能会让医生误以为是疼痛。疼痛的行为征象在活动的时候比较明显,所以说最好是在患者活动的时候进行观察,并且在进行评估之前要先咨询对患者的情况比较熟悉的家属。评估疼痛的最后一步是经验性的止痛试验,当怀疑有疼痛存在时,适当使用一些止痛剂对于患者来说可能是有益的。

4.2评估的注意事项

在对患者的疼痛进行检查和评估的时候,应该注意多种疾病相互影响的因素,对于一些识别能力比较弱的老年人来说,对他们进行检查的时候要采用特殊的方法,有一些患者觉得应该少麻烦护士,所以就忍耐疼痛,这时候护士就应该细心观察,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正确地进行评估。在进行评估的时候,常常使用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法、数字评分量表、五指法、Memillan疼痛评估表等方法,另外,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行为改变,表情活动、睡眠及饮食等以及生命体征的改变,如呼吸、心率等,间接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

五 慢性疼痛的康复

慢性疼痛的病程比较长、病因复杂,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的不同结构和功能的异常,自主神经系统和情绪的变化以及社会使用能力、生活或者学习工作能力的降低等的特点,都决定了慢性疼痛康复手段对于慢性疼痛治疗的主要意义。慢性疼痛的康复的目的并不是将疾病“治愈”,而是最大程度让身体的功能进行恢复,在对慢性疼痛的治疗上,除了采用真对疼痛的止痛方法意外,还可以采用一些心理和躯体的只狼,可以通过进行一定的运动,强化肌肉的运动,来进行慢性疼痛的恢复。进行慢性疼痛康复的目的是:能够强调患者的主动性,减少不必要的用药,能够强调多学科的参与,依靠团队的写作,采用综合治疗,另外还要重视评定方法的应用,减少医疗行为干预,促进功能的恢复,能够促进患者的自立,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

总结:

综上所述,在临床的实际工作中,对于慢性疼痛患者的康复愈加重视,疼痛的康复是一种特殊的护理及时,要结合多学科的内容来进行康复的治疗,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的痛苦,在实际的康复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系,帮助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

参考文献:

[1]秦书理,田姣,王炳军,江逊,田振.慢性疼痛治疗的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25):4975-4978.

[2]庄喜静.认知疗法在骨科慢性疼痛性疾病护理中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16):237.

[3]龚洁芹,陈胜会.慢性疼痛与失眠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4):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