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护理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3
/ 2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护理干预

张涵

绵阳市中医医院 四川 绵阳 621000

【摘要】目的 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8.5-2019.5期间本院收治的76例aSAH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并根据病例单双号将其分为护理A组(常规护理)与护理B组(早期护理干预),每组各38例。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MMSE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护理B组MMSE评分显著高于护理A组(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aSAH后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症状,具有积极影响作用。

关键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认知功能障碍;早期护理干预;效果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hemorrhage,aSAH)是因患者脑动脉瘤管壁破裂所导致的局部血液流入椎管内或颅内的蛛网膜下腔所形成的综合征,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出血性脑卒中疾病[1]。此疾病以40-65岁为高发人群,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同时部分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仍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情况,从而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2]。因此本文就此分析aSAH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护理干预效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6例aSAH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并根据病例单双号将其分为护理A组(常规护理)与护理B组(早期护理干预),每组各38例。护理A组:男女比例为20:18,年龄36-81岁,平均年龄(57.17±3.25)岁。护理B组:男女比例为21:17,年龄35-79岁,平均年龄(56.92±3.21)岁。两组的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基本一致(P>0.05)。

1.2 方法

护理A组采取常规护理,如:指导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检测生命体征、健康教育等。

护理B组在护理A组基础上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在患者神经系统症状与生命体征稳定后的24-48h时逐渐给予康复锻炼,包括:(1)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采取个性化护理,完善各类病情解释,并可引入成功案例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焦虑、紧张及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是患者情绪维持稳定,以最佳状态配合护理。(2)认知功能刺激锻炼:可利用皮肤、光电、语言及音乐等刺激方法,是患者指认图片、日常用品等,并复述指定内容,以使其认识真实人物与现实环境,同时可指导患者进行掷骰子、玩扑克、图形或删字游戏,并可进行阅读锻炼。(3)尽早活动: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就可协助患者进行肢体主动运动与关节被动运动,各类运动需循序渐进,可先指导其床上运动,在渐渐到坐立、站立锻炼,直至指导患者尝试自主解决日常有关问题,以培养患者的自理生活能力。

1.3 观察项目

比较所有研究对象的认知功能障碍变化情况,评定标准[3]: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进行评定,满分为30分,0-9分提示认知功能重度损害,10-20分提示认知功能一般损害,21-30分提示认知功能正常。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5fa0f1c8ebc73_html_2cc8a989e03b6bc5.gif±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护理A组与护理B组的MMSE评分分别为(12.36±3.54)分、(12.18±3.43)分,两组无显著差异(t=0.225,P=0.823),护理后,护理B组的MMSE评分为(21.45±2.58)分显著高于护理A组(17.62±3.59)分(t=5.340,P=0.001)。

3 讨论

认知功能是属于机体大脑皮层中的一个高级活动范畴,而认知功能障碍至今仍是临床研究的难题之一,其主要是大脑记忆功能只能加工、记忆及逻辑思维等方面发生了一定病变,从而导致患者的行为、智力及思维均受到程度不一的损伤,同时由于大脑之内具有众多相互关联的组织,故可引起多层次、多方面的问题,最终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4]

对于aSAH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而言,一个有效的治疗措施固然重要,但一个科学的护理措施同样十分关键,其在患者的快速康复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发现:护理前,两组MMSE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护理B组MMSE评分显著高于护理A组(P<0.05),提示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情况,可促进其快速康复,与陈秋云研究结果基本一致[5]。这是由于早期护理干预是在患者神经系统与生命体征平稳后就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如:为患者提供其喜爱、熟悉的音乐;指导患者进行非言语与语言交流,并指导其管理大小便、自主进食修饰、模仿动作及复述数字等;指导患者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或和他人相处交流;指导患者自主解决日常生活的文艺,并每日完成日常活动。上述护理干预均可增强患者大脑神经元的反应性(对外周刺激),并可促进患者受损脑组织的周围侧支循环代偿,使其潜在突触代偿回路得到开放,且可进一步产生新的神经通路或加速恢复及稳定神经通路,从而增加未受损的大脑神经元活性,促进患者的大脑功能区域重新划分,最终促进患者快速恢复认知功能,为其全面康复奠定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aSAH后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症状,具有积极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娜,张娜芹,马春梅, 等.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认知功能障碍的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9,33(7):1170-1173.

[2]俞学斌,金国良,黄春敏, 等.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开颅夹闭术与介入栓塞术后认知功能的对比研究[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20,17(1):86-89.

[3]吕盛银.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估及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8,31(8):859-863.

[4]赵欣,孙晶晶,何高利, 等.认知刺激疗法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急性期认知功能障碍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4):11-13.

[5]陈秋云.早期护理干预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6):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