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4
/ 2

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价值分析

龙洋

四川省 广元市中医医院 检验科,四川 广元 628000

【摘要】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120例住院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利用电脑抽签的方式,将12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60),对照组患者未展开微生物检验,观察组患者接受微生物检验,对比两组感染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未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轻度感染、中度感染、重度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过程中,执行微生物检验效果显著,能够促进临床尽早展开治疗,缓解、避免医院感染扩散,值得进临床上一步推广。

动机性心理访谈联合阶段性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盆腔炎性疾病的日常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不良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医院感染;感染控制

院内感染是医疗机构中常见的、可明显提高死亡率的原因。减少医院感染对医疗卫生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医院感染的主要形式源于病原体传播,近年来临床研究证实,微生物检验是检出病原体,从而提升医院感染控制效果的有效措施。为验证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实际用途,本次研究抽取120例住院患者展开针对性调查,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120例住院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利用电脑抽签的方式,将12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60),对照组患者未展开微生物检验,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42.58±3.67)岁,病程2个月~3年,平均病程(1.46±0.48)年;观察组患者接受微生物检验,其中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23~76岁,平均年龄(43.16±3.82)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病程(1.49±0.51)年;两组患者均符合住院标准,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患者排除存在微生物检验禁忌者、精神异常者及行为功能受限者,组间对比患者年龄、病程等基础资料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对比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未接受微生物检验,住院过程中,选择常规治疗措施及抗感染措施,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微生物检验,具体内容如下:

所有检验人员均具有专业资历,并提前进行专业培训,针对患者提前进行抗感染药物干预,首先进行细菌鉴定,选择仪器:VITEK 2 COMPACT梅里埃自动细菌鉴定仪(法国),同时选择配套试剂。经鉴定后,确定并控制感染源,针对细菌感染源进行相应的分析,清洁易感染区,产法规消毒清洁后,检查容易导致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时进行微生物检查,在此期间,需加强监测细菌耐药性,提升细菌监测力度,强化易感人群与正常菌群的检测,对相关易感人群的呼吸道及肠道进行正常菌群、细菌环境监测。密切留意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同时对易感人群使用的医疗器械及相关物品做好管理,进行彻底消毒,一旦出现感染,需立即给予针对性药物控制。

1.3观察指标

通过《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感染程度评价,包括重度、中度与轻度,患者偶尔发生尿频、尿急等症状,同时伴随有少量脓尿、细菌尿等,疼痛表现轻微,即为轻度。患者可见尿频、尿急、尿不尽、尿痛等症状,同时伴随有一定量的脓尿、细菌尿,疼痛表现可耐受,即为中度。患者可见严重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同时伴随有大量脓尿、细菌尿等,疼痛表现严重,难以忍受,即为重度。分析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数据,“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率(%)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未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轻度感染、中度感染、重度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1两组患者感染情况对比[n,%]

组别

n

未感染

轻度感染

中度感染

重度感染

对照组

60

50(83.33)

5(8.33)

3(5.00)

2(3.33)

观察组

60

57(95.00)

2(3.33)

1(1.67)

0(0.00)

X2

-

7.048

2.276

1.719

3.386

p

-

0.007

0.131

0.189

0.065

3讨论

医院感染即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住院期间发生的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1]

医院感染多见于寄殖于胃肠道的细菌,或褥疮病原菌污染尿道口后,继而借助导尿管侵入膀胱或通过导尿管和尿道粘膜间的薄层液体达膀胱,通过导尿管腔是细菌入侵的最常见途径。医院感染的感染渠道众多,外科伤口感染多表现为金葡菌,多源于伤口感染,属于重要的致病菌,感染一般于术后3~8天[2]。下呼吸道感染多表现为咽部寄殖,致病菌来自胃肠道,也可由患者交叉感染所致;另外,医院内败血症的发病率为0.3%~2.8%,而消化系统感染多见于假膜性肠炎、病毒性肝炎、胃肠炎患者中;临床研究调查显示,医院内皮肤感染占全部医院内感染的5%左右,包括金葡菌所致的脓皮病,疖病,脓疱疮等类型[3]。本次研究发现,细菌耐药性监测是有效预防院内感染的出现,在微生物检验的过程中,能够针对患者临床体征,有效检出外科伤口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消化系统感染、皮肤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类型,强化对于易感人群与正常菌群的监测,从而从源头上杜绝院内感染的发生。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接受微生物检验的患者相较于未展开微生物检验的患者,其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在院内感染工作中的控制效果十分理想,有助于临床上开展相应的控制措施,降低感染程度,促进患者的健康恢复。

综上所述,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过程中,执行微生物检验效果显著,能够促进临床尽早展开治疗,缓解、避免医院感染扩散,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冯米妹,曾庆栈.微生物检测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价值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8,7(02):292-293.

[2]蓝小辉.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8,7(01):P.135-135.

[3]李占结,李松琴,陈文森,等.微生物室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20):3175-3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