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在胃癌护理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4
/ 2

心理干预在胃癌护理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蒋甜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常州 213000

【摘 要】目的:分析胃癌护理中心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如何。方法:研究主体为胃癌患者,共选入120例,以双色球法为依据分成两个不同的组别,各将其命名为对照组、实验组,病例数均为60例,予以不同护理方法,即常规护理、心理护理,最终对比心理状况的差异。结果:组名为实验组、对照组者,护理干预以后,SAS评分、SDS评分都比护理干预前要降低,其中的实验组比对照组的两评分更低,即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胃癌临床护理中应用心理干预,即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又可以保障临床护理效果,值得采纳和推广。

【关键词】胃癌;心理干预;护理效果

胃癌在临床中是十分常见的,具体指的是胃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以胃胰癌为主,在胃窦部的发病率最高,属于排名首位的恶性肿瘤,男性患者居多。本病的病因呈现出复杂性的特点,同日常饮食习惯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胃癌患者在发病初期并没有典型症状表现出来,即使有症状,亦较为轻微,不容易引起重视,故绝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至中晚期。患者面对病情、面对手术、化疗等很容易出现不良情绪,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所以应该关注和加强心理护理[1]。本文将120例胃癌患者确诊为研究主体,具体整理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研究主体:胃癌患者;病例数:120例;分组依据:双色球法。60例为一组,其中设定为对照组的患者中,36例为男性,24例为女性,年龄在47-72岁间,加以计算后,平均(56.8±4.7)岁;其中I+II期者43例,III+IV期者17例;设定为实验组的患者中,36例为男性,24例为女性,年龄在47-72岁间,加以计算后,平均(56.8±4.7)岁;其中I+II期者43例,III+IV期者17例。对比临床资料后,两个组没有明显的差别,P>0.05,可以给予本次比较。

    1. 方法

名称为对照组的患者,其用的是常规护理,涉及到的所有护理操作都要遵医嘱进行,做好对症处理、饮食干预,简单介绍胃癌的相关知识,对患者提出的疑问需要耐心解答。在对照组这样的护理基础上,名称为实验组的患者,其用的是心理护理,主要包括的内容:(1)健康宣教指导:制定的疾病治疗方法需要如实的告诉患者,列举取得了良好治疗效果的病例,让患者树立起与病魔斗争的信念,对自己的情绪变化要进行主动控制,尽可能的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提高疾病认知能力,同医护人员保持良好的配合;(2)心理干预:定期组织患者开展心理辅导课,落实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方案,激励、关怀和鼓舞患者,让他们重新寻找到信念和勇气,如果有必要,可邀请预后良好的病例现身说教,使患者看到希望,缓解和改善其负性情绪;(3)注意力转移法和音乐疗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下棋、读书等各项活动进行合理安排,尽可能的将其注意力转移到别处,避免过度关注自身的病情,减轻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选择舒缓且轻柔的音乐,以此减轻患者不良心理;(4)家庭支持:家属情绪会让患者的情绪受到影响,从旁开导、关怀患者,予以家庭温暖,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1. 观察指标

评定心理状况的工具为SDS(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如果评分越高,那证明的是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2]

    1. 统计学分析

相关的数据在处理时用的是SPSS22.0软件,(5fa1fcb92648e_html_199d25296068e7ac.gif )用来表示计量资料,行比较作t检验,P<0.05即说明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两个组别在护理干预前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P>0.05;护理干预后的比较,组名为实验组者比组名为对照组者低,P均<0.05,存在统计学差异,见下表。

表 1 心理状况的对比(5fa1fcb92648e_html_199d25296068e7ac.gif ,分)

组别

SAS评分

SDS评分

护理干预前

护理干预后

护理干预前

护理干预后

对照组(n=60)

48.02±5.71

42.35±4.63

41.05±3.64

39.25±4.06

实验组(n=60)

48.58±5.20

36.55±4.20

42.13±4.66

35.79±4.22

t

0.5616

7.1869

1.4147

4.5767

P

0.5754

0.0000

0.1598

0.0000

3 讨论

胃癌虽然是临床当中极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但它的病情具有一定的隐匿性,发病早期并不会表现出特异性的症状,所以很多患者都是在中晚期时发现病情,随后开展手术、化疗治疗。病痛折磨、药物副作用、经济压力等,对患者生理、心理上均是极大的打击,其会有非常明显的不良情绪出现,再加上晚期胃癌具有极高的死亡率、并发症多等,患者往往对治疗不抱希望,消极、懈怠,依从性不佳[3]

心理护理干预作为临床常用的护理手段,通过对患者进行宣教指导、注意力转移、音乐疗法、心理疏导等,可将其各种负性情绪有效的改变,对治疗工作可以更加乐观的面对,同时积极配合进行各项治疗,提升治疗效果、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限[4]。不仅如此,通过心理护理,还可以让胃癌患者的应激反应减轻,缓解疼痛,改善睡眠质量,构建友好且和谐的医护患关系,促进病情康复[5]

由本次研究结果可知,名称为对照组、实验组的患者,通过护理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均比护理干预前显著性的降低,而其中的实验组比对照组的降低幅度更大,数据差异显示为P<0.05。从而可见,胃癌临床护理中应用心理干预,即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又可以保障临床护理效果,值得采纳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龚娅玲.心理干预在胃大部分切除的胃癌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名医,2020(01):185.

[2] 崔亚.心理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不良情绪、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9,6(11):1560-1562.

[3] 孙伟伟.心理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疼痛、情绪及睡眠的影响研究[J].心理月刊,2019,14(22):41.

[4] 闫六六.心理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不良情绪、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19,48(05):326-327.

[5] 曹林慧,杜娟.心理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患者负性情绪疼痛及睡眠时间的影响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8):2326-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