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 AI 技术发展下播音员主持人的挑战与突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4
/ 2

《浅谈 AI 技术发展下播音员主持人的挑战与突破》

李学成

云南广播电视台

摘要:21 世纪的今天,科技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技创造了惊人的工具和资源,整合了人类前所未有的信息数据,并逐渐和人类的生活融为一体。伴随着人工智能的横空问世,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能在多领域使我们的生活水平和效率与日俱进。但人工智能在人们交口称誉的同时,难免遭到了许多质疑的声音。对此,本文详细分析了人工智能的优劣势以及AI 技术发展下播音员主持人的挑战与突破。在代替了主持人部分工作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AI 技术发展下带来的一定的挑战,播音员主持人定会化危为机,在领域范围内不断突破,乘势而上。


关键词:人工智能播音主持 anchorperson artificial




1956 年达特茅斯会议上,“人工智能”一词登上了历史舞台。在经历了“弱人工智能阶段”和“人工智能低龄化阶段”之后,20 世纪80 年代后又掀起了第二次人工智能发展热潮,直到 2018年11 月9 日,新华社向世界展示了第一位人工智能主持人。这位“主持人”不仅相貌相似,业务能力也可谓是自带“外挂”的,能在一年365 天,一天24 小时不间断的工作。它还可以使用多个独立的实体同时将最新的信息带给不同场景的观众。对于业内主持人来说,有这样一个“竞争对手”,立刻引起了传媒业的高度关注。对于主持人来说,这不仅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突破。面对人工智能主持人来“抢饭碗”的棘手问题,主持人该何去何从?



一、AI 技术发展下“AI 合成主播”的优势

(一)内存强大


AI 虚拟主播,是通过语音合成、图像处理、机器翻译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多语言的新闻播报,并支持文本到视频的自动输出,是全球首个人工智能多语种虚拟主播。就拿多语种播报这事我们来谈一下,在2019 主持人大赛中,新闻类选手果欣禹在三分钟的自我展示环节中展示了人民日报社以她为原型打造的人工智能虚拟主播——“小果果”。在短短三分钟内“大果果”和“小果果”就完成了一次主持配合。“小果果”只需要程序员给它输入原型 30 分钟的语音数据,它就能够轻松自带中、英、日、韩四种语言的系统。换做我们如果是想要掌握几门外国语言,不下几年的工夫就能轻松运用,那是不可能的。


(二)学习能力强


人工智能在各领域都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需要,特别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众媒体。 AI 技术可以快速的对信息进行整合处理,它们不仅仅通过编写计算机的程序使得计算机能够识别物体,而是对他进行训练,教育机器的自我学习。通过这些学习和算法建立对图像,数据的自动化分析能力。面对突如其来的新闻事件,人工智能也可以快速的对信息进行正确地 ,系统化地整合,对具体数据进行计算统计。第一时间播报出真实、新鲜、重要的新闻,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错误。就拿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为例,对于部分广播类节目和电视节目,如果是人工智能主持人来代替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工作,只需工作人员在家输入计算机编程,再同步到人工智能主持人的芯片里,就可以实现部分节目的播出,这不仅大大降低了人群扎堆的风险,也是科技造福于人类的具体实例。



二、AI 技术发展下播音员主持人的劣势


(一)缺乏多样性


AI 合成主播的声音具有灵活性,可以模仿多个播音员主持人,就在刚刚过去的央视网络春晚上AI 主持人集体亮相了,同时在一台晚会上出现了四个央视主持人。在一档成熟的节目中,自己的主持 格是播音员早已形成并相对稳定的,所以才形成了自己的个人特点,随着经验的丰富和 时间的习惯,就会一尘不变,这就是播音员主持人缺乏多样性的原因。。


(二)执行能力差


播音主持这项工作对“人”的要求很高,一则新闻播的好不好,一档节目主持的行不行,都依靠于主持人的个人功底。但即使是再专业的,经验较丰富的主持人,如果遇到篇幅过长,生僻字较多等问题时,难免也受到限制。正因如此网上才出了“央视新闻主播失误集锦”以及“朱丹史诗级口误现场”,引得观众笑声连连。那与之相反,而人工智能主播不知疲倦,可以白天加黑夜的不停工作,没有情感,只要有文本,零失误的新闻播报人工智能就可以做到,避免了主持人的一些失误。所以相比之下,真人播音员还应该去提高和完善执行能力。


(三)效率低下


为了使节目高效率完成,现在的播音员主持人都得学会 “分身”,才能达到“采编播”一体化。这时候就可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播音程序,通过大数据来分担主播的工作量。对于一档伴随式的广播而言,它可以帮助你高效完成阅览,了解咨询和快报等等,另外人工智能可以完全摆脱生理限制,可以达到24 小时“营业”随时更新,达到有求必应,从而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类似这一功能的还有小米公司开发的智能语音助手小爱和刚上市不久又百度公司开放的小度。这一过程的实现,不仅达到了开发人工智能的最初目标,而且还解决了很多繁琐的和简单重复的事情,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AI 技术发展下播音员主持人的突破


(一)力度


力度体现于主持人对一档节目的节奏把握,也就是控场能力。面对各种不可控因素以及突发情况,新闻主持人应该如何应对,怎样发挥好节目流程中“安全阀”的重要作用?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如何调动嘉宾情绪,急中生智的反应能力,恰如其分的沟通能力?有哪些问题是需要打破沙锅问到底,哪些问题又是受众没注意到的细节而要加以放大,这些“增之一分则太 ,减之一分则太短”的“力度”是主持人需要经过多年实战经验所练就的真本事,也是人工智能难以掌握的技巧。


(二)温度


2017 年 9 月央视播出的《开学第一课》节目播出后,“最有涵养的跪地”一词登上了微博热搜,主持人董卿在采访中国翻译界泰斗许渊冲先生时,因为许老腿脚不便,再加上嘉宾是坐在轮椅上的,为了表达对先生的尊敬,穿着高跟鞋和紧身裙的她选择半跪在舞台上,跪着与老先生交谈。她这一跪,是对文化的尊重,更是自我修养的体现。如果站在舞台上的是人工智能机器人,恐怕就很难做出如此高情商,高智商的行为了。这种由人性的光芒带给观众的温暖才正是当代主持人要重点打造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四、AI 技术发展下播音员主持人将何去何从


在融媒体时代的发展下,播音员主持人和人工智能成在播音行业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是,AI 主播的分工可能更侧重于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等科技性领域,而人类主播则更侧重于发挥“人”的特性。扎实的基本功是播音主持行业的前提,同时要强化主持人在话筒前的表达艺术,强化主持人自身的内在修养。“AI”的出现的确带来了一种激发作用,不断呼唤着现实中的播音员、主持人对工作本位的深度思考、观念更新和转型升级。


作为一种特殊的创作事业,主持人不容易也不可能完全被机器人所取代。即使未来的机器人可能还会涉足部分主持领域,主持人也应该增强自身的不可替代性。同时,也应该考虑如何和机器人达到互补,协同发展,从“对手”向“助手”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钟义信.人工智能:概念•方法•机遇[J].科学通报,2017,62(22):2473-2479.


[2].李颖.人工智能技术在播音主持领域的应用[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8(11):80-82.


[3].张易泽.智能时代主持人面临的挑战与应对[J]. 部广播电视,2018(19):175-176.


[4].白岩松.白说[M]. 江文艺出版社,2015 年9 月.


[5].翁佳.智能语音技术对播音主持专业与行业影响探究[J].电视研究,2017(12):57-59.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