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4
/ 2

妇产科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

贾雪娜

元氏双惠医院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1130


摘要:妇产科护理是一门特殊的行业,大多数妇产科护士被血液、羊水等分泌物污染,不同程度的被锐器刺伤过,其独特的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决定了妇产科护士处于多种危险因素之中,是职业危害发生率的高危人群。本文分析了妇产科护士工作中的职业危害因素,进一步探讨防护对策,最大程度地降低职业危害的发生率。妇产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大致可分为四大类:生物性危害、物理性危害、化学性危害和心理社会性危害。


关键词:妇产科护士;危害因素;防护


1、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

1.1生物性危害
1.1.1危害因素分析

生物危害主要指由细菌、病毒、真菌等引起的感染。医院人群密集,人群流动性大,妇产科护士在工作中经常接触血液、羊水、恶露、大小便、唾液及其他分泌物,受到感染的危险性高,护士在与患者近距离和频繁的接触中,易经皮肤粘膜、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受到如流感病毒、风疹病毒等感染,以及孕产妇阴道分泌物中的真菌、滴虫、淋球菌等都有可能造成感染,接触患者具有传染性的血液、羊水、体液、被污染的器械、敷料、针头等,若未做好防护措施,不仅可造成自身感染,还会成为传染媒介,交叉感染其他病人。病毒生物性危害最常见、危害性最大的疾病类型是乙型病毒性肝炎和丙型病毒性肝炎。世界卫生组织的一篇综合性报道指出,医院工作人员(包括护士)中乙型肝炎的感染率比一般居民高。

1.1.2防护措施

妇产科护士在接触病人的血液、羊水、排泄物时,要戴手套。操作之后及时洗手,防止交叉感染。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废弃物放在专用的包装袋内,集中处理。此外,定期健康体检,预防接种,也是预防生物性损伤的有效措施。

1.2物理性危害

1.2.1危害因素分析

主要包括针刺伤,噪音等。感染途径最常见为针刺伤;通过粘膜或非完整性皮肤接触引起感染;进行护理操作后手的带菌率。医院感染80%与针刺伤有关[1],锐器刺伤锐器伤包括穿刺针头、备皮刀片、剪刀、手术缝针等的刺伤,医护人员经血液传播疾病的主要途经是被血液污染的医疗器械刺伤。目前已证实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传播,导致职业感染,其中最常见的是HBV、HCV、HIV[2]。据报道,只需0.004ml携带HBV的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针刺伤时[3],被丙型肝炎病毒(HCV)污染的锐器伤而感染的HCV的比例为1.8%;被艾滋病病毒(HIV)污染的锐器伤而感染的HIV的比例为0.3%。噪音的危害医学上噪音的概念是指能引起人们心理和生理不适的一切声音[5]。妇产科的噪音来于产妇宫缩阵痛而发出的喊叫、各种仪器的报警声、新生儿的啼哭声。在噪音环境里工作,容易产生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敏捷性降低,心理紧张、焦虑等。

1.2.2防护措施

妇产科护士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乙肝表面抗原阴性者,及早接受系列乙肝疫苗免疫注射。护士在注射完毕后应将针头或锐器直接放入耐刺的锐器盒内,有生物危险品警告标志。不要将用过的针头,再回套针头帽,以防针头误伤。拾、取污染针头或其它锐器时要使用专用镊子。严格执行中国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提出的锐器伤的处理原则:如不慎被锐器刺伤,应立即挤出伤口血液,认真洗手,再用碘伏消毒伤口,作好跟踪复查和治疗。被乙型肝炎病毒(HB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在24h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

护士应了解职业性感染及其危害的相关信息和理论,增强防护意识,规范护理技术操作,掌握正确的防护措施。做好孕产妇的心理护理,提倡镇痛分娩,减少产妇喊叫声。创造一个相对安静的工作环境。

1.3化学性危害

1.3.1危害因素分析

目前最常用的消毒剂仍是化学消毒剂,至今仍没有一种化学消毒剂符合无毒、无味、无刺激、无致畸、无致癌等国际公认的理想消毒剂标准。医院长期使用的含氯消毒剂、戊二醛、乙醇等都是挥发性化学制剂,可通过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对机体的生殖、发育、血液系统等产生多方面有害性影响。消毒剂还可导致支气管哮喘、诱导机体突变和致癌等病变。

1.3.2防护措施

病房注意通风,使用、配制各种消毒剂时注意戴好帽子、口罩、手套。含氯消毒剂现配现用,每天更换,减少对人体的刺激。

1.4心理社会性危害

1.4.1危害因素分析

主要为精神紧张和心理疲劳,工作中常常遇到紧急事件,如胎盘早剥、产后出血抢救等。争分夺秒,精神高度紧张的工作性质,使很多妇产科护士处于亚健康状态,持续的紧张和劳累还会导致精神和体力的疲溃,严重的还可导致消化、内分泌等系统的慢性疾病。

1.4.2防护措施

在工作管理上,护士长应该合理分配工作量,尽量为护士提供感到安全、宽松的工作环境,另外,妇产科护士应掌握一些缓解工作压力的方式,在工作中培养良好的个人兴趣爱好,多与朋友交流,适当的宣泄,紧张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同时有必要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掌握一些心理技巧,提高对紧张刺激的承受能力。



结语:职业危害因素严重威胁了护士身心健康,应予以高度重视,护士要认识到本职业所存在的危害因素,遵守工作规程,护理操作时要做到慎独和自律,降低职业危害的发生。同时医院管理者应重视护士职业防护,给予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减轻护士的负担。加大对护理人员的防范的培训力度,提高防护意识。在为病人治疗疾病的同时,关注妇产科护士职业群体自身的健康,才能为病人提供更高水平的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潘江丽.妇产科护士面临的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措施[J].饮食保健,2018,05(024):42.
  [2]高晓莉.产科护理人员应对职业危害因素的防护措施[J].医学信息,2019,032(0z1):388.

[3]朱艳梅.关于妇产科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67):139-140.

[4]仁真志玛.妇产科护理从业人员的职业安全与防护[J].养生保健指南,2018,000(04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