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学生肾内科临床实习带教方法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5
/ 2

全科医学生肾内科临床实习带教方法的探讨

金云燕,周桑瑾,周艳雪,叶林峰,翁子平

义乌市中心医院 浙江 金华 322000

【摘要】目的:探析全科医学生肾内科临床实习带教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肾内科轮转实习的全科医学生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两组,各25例,一组实施传统实习带教方法,命名为对照组,一组实施分阶段临床实习法,命名为观察组,对比评估两组实习带教结果。结果:观察组的理论知识评分与操作评分、带教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统计差异明显。结论:全科医学生肾内科临床实习带教应用TBL教学法,教学效果确切,可满足临床带教需求。

【关键词】全科医学生;肾内科;临床实习带教


全科医生是新医学模式下推出的新型学科,全科医学生实习教学是全科医师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帮助全科医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更好培养符合全科医学的专业性、综合性人才[1]。肾内科发展时间相比其他科室而言时间较短,肾脏病学发展与学术发展速度极快,但是医学教材却未能随着肾脏病学更新而更改完善,导致很多学生在肾内科学习时无法快速将所学知识与临床实际相联系,就也就对临床肾内科实习带教提出了更高要求,使实习生需要尽快掌握肾内科疾病知识与基础操作技能,并对全科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进行培养,以为后续临床工作奠定良好基础[2]。本文对全科医学生肾内科实施分阶段临床实习带教的效果进行对比探讨,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资料

时间选择2018年7月~2020年7月,于我院肾内科轮转实习的全科医学生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中男性17例,女性8例,年龄23~27岁,平均(25.16±2.59)岁,学历:大专11例,本科14例;观察组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23~26岁,平均(25.24±2.15)岁,学历:大专12例,本科13例;两组资料间无明显差异,P>0.05。

    1. 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带教教学,即由带教老师根据带教大纲讲解肾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相关知识,讲解基础操作技能,带领全科医师下病房进行实际操作。

观察组实施分阶段实习带教,方法:(1)带教老师应对医学生的知识与护理技能掌握情况进行了解,结合肾内科工作特点,制定带教目标,明确各阶段培训目标,制成表格,于实习生入科后发放,按照带教计划实施教学。(2)阶段带教方法:①第1阶段:由住院总医师负责,主要是带领医学生熟悉肾内科环境与相关规章制度,了解肾内科发展史,明确各功能单元设立意义,开展集体入科培训,接受入科考试,根据考试结果将实习生分配给各个带教老师[3]。②第2阶段:由带教教师负责,主要是带领医学生参与诊疗过程,开展专业技能培训。首先开展问诊培训,重视问诊顺序,抓住问诊重点。问诊时询问患者主诉症状,发病时间、诱因、病情变化等,问诊过程中避免使用专业术语,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交流。查体作为疾病信息采集的又一重要阶段,规范查体是保证采集信息正确性的关键。医学生要掌握肾内科常见病的诊断与鉴别方法,对肾脏组织穿刺活检术方法流程、适应证与禁忌证进行掌握,熟悉肾内科常用药物的优缺点,用药剂量与不良反应。③第三阶段:选择肾内科典型病变,与患者先进行沟通,选择配合度良好的患者开展实习带教。此阶段主要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由带教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实习生主动思考,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组内讨论,向教师求教等方式,明确问题答案,带教老师在最后帮助归纳总结,使实习生可转变思维模式,以医生的角度思考问题[4]。带教过程中带教医师可根据患者的实际病例提出问题,引导思考,使医学生可将所学的医学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更好提升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1. 观察指标

带教结束后应用双向考核评价,对医学生学习效果、带教质量进行评估,以百分制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值检验,描述方法为(5fa363960d69f_html_c6c3dc0445d1f39a.gif ),以SPSS24.0软件系统处理,P值<0.05,有统计差异。

2 结果

带教结束后,观察组医学生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成绩两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实习生对临床带教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

1 考核评价结果(5fa363960d69f_html_c6c3dc0445d1f39a.gif,分

分组

n

理论知识评分

实践操作成绩

带教满意度

对照组

25

92.15±3.15

90.45±2.54

93.61±2.15

观察组

25

97.15±1.85

95.15±1.58

97.15±1.58

t


6.8435

7.8560

6.6338

P


<0.05

<0.05

<0.05

3 讨论

随着临床医学复杂性与专业性提升,传统带教教学已经无法满足临床需求。标准化流程可使临床带教更具系统性与规范性,可使实习带教内容与质量得到保证。分阶段临床带教是将带教划分为不同阶段,明确不同阶段的教学任务,可使带教老师与医学生根据每个阶段的实习目标,提前预习,增强医学生在临床学习的主动性,有计划的完成全部学习任务[5]。带教老师根据教学目标安排实践技能操作培训与理论知识培训,可避免带教教学的随意性、重复性,保证教学内容由浅入深,更有利于医学生对专科知识进行学习掌握。每个阶段结束后均可通过考核评价,对医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评估,及时了解医学生的掌握程度,根据薄弱点调整带教内容与强度,使医学生更好适应临床带教教学速度,使医学生对带教满意度大幅提升。

综上所述,肾内科临床带教中应用分阶段带教模式,可使全科医学生更快掌握肾内科疾病知识与操作技能,更快适应临床工作,使医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均得到全方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孙忠强. 全科医学生在儿科临床实习带教方法的探究[J]. 饮食保健, 2019, 006(002):273-274.

  2. 隆海燕. 医护联合带教对全科医学生临床实习满意度的影响[J]. 健康之友, 2019, 000(007):63.

  3. 徐芳菊. 医护联合带教对全科医学生临床实习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 健康周刊, 2018, 000(010):241-242.

  4. 王会娟, 王昌明, 唐灵. 基于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全科医学临床见习带教中的应用[J]. 卫生职业教育, 2020(1).

  5. 王丽萍, 刘彦琦, 苏秉忠. 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 10(35):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