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病人焦虑水平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5
/ 2

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病人焦虑水平的影响

肖华

信丰县人民医院 江西 信丰 341600

【摘要】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对其焦虑水平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6年4月至2019年10月86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为此次研究主体,根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常规护理➕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SAS)的状况。结果:观察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用于实施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可减轻患者焦虑症状,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关键词】心理护理;急性心肌梗死;焦虑评分

急性心肌梗死具有死亡率及残疾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实施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挽救患者的生命、减轻患者痛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但患者在实施该手术期间容易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术后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对手术的后期效果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患者应在积极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有效的护理来消除其负面情绪[1]。对患者实施心血管内科常规护理加心理护理,可提供患者舒适的护理服务,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以我院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主体,观察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6年4月至2019年10月86例患者为此次研究主体,根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纳入标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精神疾病及严重语言障碍患者除外)。观察组43例,其中男27例,女16例,年龄35~79岁,平均年龄(54.26±2.36)岁,住院时间6-15d,平均住院时间(10.21±1.35)d;对照组43例,其中男28例,女15例,年龄35~79岁,平均年龄(54.54±2.35)岁,住院时间5-115d,平均住院时间(10.01±1.33)d。两组患者差异不大,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心血管介入术后常规护理,监测患者心电图、血氧饱和度、血压、心律、心率变化,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进行急诊PCI常规护理,指导患者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准备好抢救用品,实施并发症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具体内容包括:(1)护理人员外表及行为会对患者心理产生直接影响,为保证护患之间良好关系,提升心肌梗死患者对医院护理人员的信任,患者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保持服装整洁,仪容端正,增加患者信任。所以,护理人员应提升自身素质品德,将患者放在护理工作的首位,并且对待患者应保持亲切友好,平易近人的态度,举止大方端庄,提升操作熟练度,从而保证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依从性。选择最佳心理护理时间,保证护理效果。

  1. 因为该疾病患者病情变化迅速,痛苦程度较大,检查繁琐,并且容易出现并发症,患者及家属容易出现焦虑、恐惧、惊慌等负面情绪,且该疾病会出现持续性疼痛,出现即将死亡的恐惧感,并且因为监护仪器的不间断监护和限制,患者心中会理解为病情严重,增加患者不安及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通过讲解该疾病治疗方法、注意事项及相关知识,缓解患者恐惧感受,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保持平和心态。

  2. 患者症状减轻,病情稳定后,其心理压力会更加严重。一来是忧虑自身生活能力及工作,二来是担心经济问题及儿女家庭等,产生焦虑情绪。护理人员应开导患者,详细讲解国家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大病救助和健康扶贫政策,可先诊疗后付费,同时出院后报销比例较高,避免担心费用问题;同时告知患者焦虑情绪会影响预后,加重心脏负担,使病程延长,自身担心的问题无法得到任何有效的解决。并且在保证治疗与监护的前提下,鼓励家属与患者进行交谈,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全程提供患者帮助与鼓励。

  3. 介绍同病区内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手术成功的病历信息与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相互交流,以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4. 对患者实施出院指导,告知患者定时定量用药,定期复查。告知患者保持愉快心情,避免过度疲劳及紧张情绪,提升患者治疗自信心。禁止烟酒,少吃多餐,控制体重,注意保持大便畅通。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焦虑程度。使用SAS焦虑自评量表评价患者焦虑情况,轻度焦虑为50-59分;中度焦虑为60-69分,重度焦虑为70分以上。分数越高,患者焦虑程度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使用t来进行检验,用(`x±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X2来进行检验,用率(%)来表示,(P﹤0.05)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焦虑评分(`x±S,分)

组别

例数

焦虑评分

观察组

43

32.65±2.35

对照组

43

45.15±2.62

t


23.290

P


0.000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指冠状动脉持续性、急性缺氧缺血所造成的心肌坏死。伴有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及血清心肌酶活性增加,可并发心力衰竭、休克、心律失常,对患者生命造成严重威胁。该疾病常见于欧美国家,但近几年中国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明显上升[2]

急性心肌梗死产生与应激强烈具有密切联系,为致使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避免强烈应激。心理护理可保证患者愉快良好的情绪,从而增加患者睡眠时间,增加食欲,充分调养身体,恢复患者抗病及预防疾病的能力,充分发挥药物作用,促进疾病快速康复[3]。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疾病以后,后期会出现人际关系紧张,焦虑、忧郁、忧伤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提供患者吸氧、重症监护、输液治疗、吸痰、急诊PCI等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期间,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恐惧、紧张等情绪,可能增加该疾病患者交感活性[4]。护理人员应多陪伴、多巡视,满足患者合理要求,使患者意识到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明白保持良好心态对疾病恢复的影响,通过专业理论知识及心理护理技巧,使患者保持积极心态。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护患之间关系,保持患者积极、愉快的心情,从而促进病情恢复[5]

以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此次研究主体,结果显示观察组焦虑状况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情绪,对患者疾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规护理中增加心理护理,可明显消除患者焦虑情绪,提升患者治疗信心,具有临床使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高敏, 孟欣, 马然. 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绞痛发生率及负面情绪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16):4-6.

  2. 甘华英. 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分析[J].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 16(5):88-89.

  3. 宋玉东. 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的影响[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5, 21(8):1170-1172.

  4. 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效果分析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6, 1(1):69-71.

  5. 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不良情绪及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J]. 四川医学, 2017, 38(10):1221-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