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高压氧辅助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5
/ 2

观察高压氧辅助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

郭林洁

兴义市人民医院,贵州兴义 562400

【摘要】目的:研究高压氧辅助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将2018年10月至2020年3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62例突发性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个人选择划入观察组与参照组(n=31)。为参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高压氧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率、住院时间及听阀改善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率为93.5%,参照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率为90.3%,两组数据比较无显著差距(P>0.05。与参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听阀改善值相对较高,住院时间相对较短,两组间差距比较包含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辅助治疗突发性聋的效果更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听力水平,建议临床推广。

【关键词】高压氧辅助治疗;突发性聋


突发性耳聋指的是突然发生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的症状,患者多为单侧耳聋,且合并存在眩晕、耳鸣等临床症状[1]。通常患者可能会若干个小时中发展为中度或者重度耳聋,对其日常生活及工作会产生较大影响[2]。因为突发性耳聋的发生机制尚不够清晰,患者患病机制比较复杂,当前尚无确切的治疗方法,多采用改善内耳微循环药物及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文章将在本院接受诊治的62例突发性聋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分组对比的结果,评估高压氧辅助治疗突发性聋的效果,且将资料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8年10月至2020年3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62例突发性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个人选择划入观察组与参照组(n=31)。参照组男女数量比值为16:15,年龄范围30-50岁,均龄为(44.51±2.63)岁。观察组男女数量比值为16:15,年龄范围30-50岁,均龄为(44.55±2.59)岁。入选患者均符合2015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突发性耳聋诊断和治疗诊断标准,患者数据资料对比无显著差距,可以实施分组研究(P>0.05)。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实施耳镜、纯音测听、声导抗检查,而后为患者使用常规药物治疗。药物具体包含糖皮质激素、盐酸倍他司汀、银杏叶制剂、前列地尔等,10d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高压氧辅助治疗,结合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治疗,高压氧治疗的压力在0.1MPa,1次/d,每次治疗60min,10d为1个疗程。通常患者需要治疗1~2个疗程。两组患者再次行听力学检查时间为治疗后1月。

1.3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率、住院时间及听阀改善值。治愈:受损频率听力恢复至正常,或达到健耳水平,或达到此次患病前水平;显效:受损频率听力平均提高30dB以上;有效:受损频率听力平均提高15-30dB以上;无效:受损频率听力平均提高不足15dB。(症状改善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3]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20.0展开数据的统计学计算,计量资料应用t值予以检测,2为计数资料检测工具,在P值<0.05的情况下,则认定为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症状改善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率为93.5%,参照组为90.3%,两组数据比较无显著差距(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参照组

31

23

2

3

3

90.3%

观察组

31

24

3

2

2

93.5%

P值






0.006

2






7.6


2.2听阀改善值、住院时间对比

与参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听阀改善值相对较高,住院时间相对较短,两组间差距比较包含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听阀改善值、住院时间对比

组别

听阀改善值(dB)

住院时间(d)

观察组(n=31)

25.72±14.48

8.03±2.15

参照组(n=31)

15.19±12.23

14.11±3.04

2

10.26

8.03

P

0.000

0.000

3讨论

突发性耳聋患者为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患者疾病发生的原因尚不够清晰。患者疾病多突然发生,在几分钟或者是几小时之内,患者自身听力能力下降。临床治疗的目的在于扩张患者血管,改善患者内耳微循环的状态,发挥避免血小板聚集及促进局部代谢的作用[4]。常规治疗中多采用复方丹参液、低分子右旋糖酐、能量合剂等药物,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状态,但是临床治疗中的效果仍然不够理想。

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高压氧(hyper baric oxygen,HBO)逐渐在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中得到应用[5]。在高压氧辅助治疗的方式下,能够提升机体中的氧含量状态,转变患者局部缺氧的症状,提升患者微循环中的血液动力,改善患者血细胞变性。高压氧治疗中,患者弥散浓度、范围会随之上升[6]。在一般常压下,氧气难以抵达组织。而在高压氧的处理方式下,则能够使患者耳部组织也能够获得充足的氧气供应,快速提升血氧分压及血氧含量,对患者身体的微循环状态调整能够产生重要影响。高压氧辅助治疗中,患者病变位置的血流量会有所增加,能够缓解患者内耳组织缺氧问题影响下,患者内耳血管瘀阻的的症状,促进内耳组织的代谢恢复,对患者听力水平的快速改善也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同时,高压氧辅助治疗中,还能够降低患者血液粘稠度,避免患者血小板聚集,提升患者红细胞的流动能力,使血栓能够有效吸收、溶解,清除自由基,避免再灌注损伤问题的发生,对患者症状的快速控制及听力水平的提升均十分重要。

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率为93.5%,参照组为90.3%,两组数据比较无显著差距(P>0.05。与参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听阀改善值相对较高,住院时间相对较短,组间差距比较的结果证实了高压氧辅助治疗的价值,能够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且对患者听力水平的快速提升,康复速度的加快等均能够产生积极影响。

综合上述内容,高压氧辅助治疗突发性聋的效果更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听力水平,且整体治疗有效性相对较高,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生活质量的快速提升也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建议在突发性耳聋患者临床治疗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夏菊敏,薛世莉.使用高压氧舱辅助耳保健操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20):191-192.

[2]于春刚,李健东.鼓室内注射激素联合高压氧治疗难治性突聋的近期疗效观察[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9,27(01):88-90.

[3]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5,50(6):443-446.

[3]杨登化,陈丽艳,赵红,等.高压氧辅助巴曲酶联合激素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聋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刊,2018,53(09):1040-1043.

[4]孙红村,江文博,邱小雯,等.鼓室内注射激素及高压氧在难治性高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治疗的应用价值[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8,25(04):211-213.

[5]江福山,马芳.地塞米松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聋临床疗效的研究[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15,30(06):365-368.

[6]王冰.高压氧辅助治疗糖尿病合并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6,14(05):371-373.

作者简介:郭林洁(1980.07-),女,汉族,副主任医师,本科学历,贵州兴义人、主要从事耳鼻咽喉科临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