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的心理护理进展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5
/ 2

肠易激综合征的心理护理进展及分析

刘丹,王莹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吉林 长春 130000

【摘 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数字随机表法将2018年6月-2020年6月间于我院就诊的10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两组,两组患者均行统一的对症治疗方案和护理方案,观察组研究对象加用强化心理护理。本研究将通过对比两组研究对象护理后的心理健康状态和生活质量,分析心理护理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平均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参照组患者的平均SAS评分和SDS评分均高于观察组(P﹤0.05),且参照组患者护理后的平均生活质量评分也要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措施的应用能够改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负面情绪,对于患者治疗信心的提升有着一定的帮助,有助于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心理护理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功能障碍性综合征,患者普遍存在腹泻、腹痛和便秘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伴有反流、尿频和乏力等症状,影响正常生活[1]。在临床上,肠易激综合征具有病程长和病程反复等特点,患者在长时间的治疗中易出现负面情绪,对其治疗信心和依从性均有可能造成严重影响。为此,本研究探析了心理护理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并抽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间于我院就诊的10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了临床研究,通过对不同护理方案下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和生活质量差异进行了比较,现总结相关研究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我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此项研究的开展,抽取100例于我院就诊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研究时间为2018年6月-2020年6月。在排除合并精神疾病病史、认知障碍和沟通障碍的患者后,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可随时退出研究,并应用数字随机表法进行分组,参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纳入50例研究对象。经统计学软件验证比较组间各项观察指标数据差异发现,参照组男女比例为27:23,同观察组的24: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年龄中位数为(43.22±4.31)岁,相较于观察组的(43.51±4.28)岁差异无意义(P﹥0.05),参照组病程中位数为(2.54±0.62)年,同观察组的(2.69±0.75)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 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均行常规对症药物治疗,其中包含解痉剂、导泻药、止泻药、抗精神病药、动力感觉调节剂和益生菌等药物。

      1. 常规护理

两组研究对象均行常规护理,其中包含良好饮食习惯建立和调整饮食结构等,并通过健康教育的方式提升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能力。

      1. 强化心理护理

首先,护理人员应加强同患者间的沟通,通过向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的方式拉近护患间的关系,并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解答患者的疑问。同时,在沟通过程中护理人员还应对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予以患者专业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平复负性情绪。其次,护理人员应组织患者进行社会活动,通过爬山、春游等群体活动的方式疏导患者的心理压力。最后,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鼓励家属予以患者关怀和关爱,通过家庭的力量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2]

1.3 评定标准

两组研究对象均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三份量表均为百分制,前两份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越严重,后一份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对组间各项观察指标数据差异进行验证比较,软件版本为SPSS 20.0,计数指标采用n(%)进行表示,并应用X2进行检验,计量指标则应用(`x±s)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检验后对统计量及相对应的P值进行计算,若P值小于0.05则表示组间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采用不同护理方案的患者护理后心理健康状态评分对比

同观察组患者相比,参照组患者护理后的平均SAS评分和SDS评分均较低,P﹤0.05(见表1)。

1 两组采用不同护理方案的患者护理后心理健康状态评分对比 (`x±s)

组别

n

SAS

SDS

观察组

50

19.83±2.25

16.82±3.64

参照组

50

23.57±3.42

22.88±3.84

t


6.4600

8.0987

p


0.0000

0.0000

2.2 两组采用不同护理方案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参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要低于观察组,P﹤0.05(见表2)。

2 两组采用不同护理方案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x±s)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50

76.48±4.61

86.32±3.87

参照组

50

76.75±4.64

82.57±4.21

t


0.2919

4.6370

p


0.7710

0.0000

3 讨论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发病原因尚未明确,但一般认为同肠道感染、精神因素、肠道微生态失衡和胃肠动力学异常等因素有着直接关系,是多种原因相互作用下所致的疾病。

在本研究中,加用心理护理的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行常规护理的参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也要高于参照组(P﹤0.05)。这一研究结果证明了心理干预在改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心理健康状态方面的优质效果。本研究结果发现,心理干预措施的应用能够在于患者沟通中疏导负性情绪,有助于患者心理健康状态的改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黄艳琳等学者的研究发现,心理护理能够帮助患者认识到精神因素对病情的影响,从而使患者能够有意识的对情绪进行调节,不仅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控制,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也有着一定的效果[3]。这一研究结果同本研究基本一致。

参考文献

[1]庞苏滨,叶杰阳,郑芳秀. 积极心理学护理模式联合膳食调节在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1):2412-2417.

[2]李继华. 加强心理护理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疗效的影响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27):123.

[3]黄艳琳,骆小燕,陈卫珍. 心理护理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9,14(04):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