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视域下统编本初中语文小说体裁选文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6
/ 2

生命教育视域下统编本初中语文小说体裁选文探析

黎越

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省南京市 210047


摘要:生命教育是基于生活的教育,不是复杂的理论建构。教育应当指向人,以人的生命性为根本属性。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材的生命教育价值,承担起语文教育的责任。本研究从寻求自我生命的意义、感知他人生命的存在、正确看待死亡,三个方面挖掘统编本初中语文小说体材选文的生命教育价值。

关键词:生命教育;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小说教学

社会性是教育的派生属性,生命性才是教育的根本属性,教育的社会价值通过人得以实现。现代社会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侵占了人的精神生活。教育的社会属性凌驾在生命属性之上,忽视或者缺少了对人的教育,尤其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本质上并不是一个逻辑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生命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它试图去解决生命所出现的问题。”[1]生命教育是和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结合的,并不是复杂的理论建构。语文学习内容的载体是一篇篇文质兼美的选文,每一篇选文是用文字构建的独特的世界,体现着作者对世界、对生命的理解。虽然不应夸大语文教育对生命教育的作用,但是语文教育也应当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责任。因此本研究聚焦于小说体裁选文,发掘其生命教育的价值,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真实存在,学会如何面对生活中存在的生命困境。因为,“生命教育既不是提出一个远于生活的终极理想,也不是为了弥补仅仅关乎自然生命持存的缺憾,而必须是从生活出发并以生活为目的。”[2]所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文本内容,现将统编本初中语文小说体裁选文中蕴含的生命教育价值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寻求自我生命的意义;感知他人生命的存在;正确看待死亡。

一、寻求自我生命的意义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其中,“自我实现”需求具有引领作用,是人一生追求的终极目标。但是,如何去定义“自我实现”呢?现代社会将创造价值作为评判人的标准,自我实现也以价值的高低为标准。但是,在以价值为中心的评价中,无形中将人本身抹去了——人生来就是为社会创造价值。“价值”是社会话语体系中的关键词,但是教育应当以“人”为中心,把追寻生命的意义置于生命的价值之上。“人不是纯粹的动物, 他是意义的存在。人生必须追问意义, 活在意义之中。丧失意义的人, 可能会选择结束人生。”[3]

以统编本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的《植树的牧羊人》为例,牧羊人独居在荒山中植树,来访者他:“为什么要辛辛苦苦地种树呢?”牧羊人的回答是:这块高原因为没有树,正走向死亡。反正他没事业的压力,正好可以担负起拯救大地的任务。如果以创造价值的多少为标准评价牧羊人,牧羊人可以说是一个潦倒的人。但是,牧羊人自身并没有以价值的高低去评判自己,而是种树的意义来看待自身的行为。最后,荒野“蔚然成林”。就如课文中所说的:“他比大家都懂种树的道理,他已悟出幸福之道。”

之所以要把追寻自我生命的意义作为生命教育的一部分,是因为成长的过程总是充满了“真实的自我”和“被要求的自我”的矛盾。而 “人只有理解了生命的意义,具有了生命的终极关怀,才能从内心喷发出对生命的热爱。唤醒生命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观,乃生命教育的根基。”[4]

二、感知他人生命的存在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多以利益为纽带,缺少了人情味。因此,人被物化了,人不再是鲜活的生命而是创造价值的工具。由此,产生了严重的现代性后果——人的异化。这是学生所生活的以及今后要去面对的人际关系的现实状况,学生的成长是不停歇的,生命也一直在延申,这也意味着生命教育既要关注到学生当下的生命困惑,同时也要超出当下的局限性。生命无处不在,这是铁定的事实,然而也是被人忽视的事实。以自我为中心的现代生活,忽视了人的存在,而人是无法生活在真空世界中。小说则用文字架构了丰富多彩的世界,表现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无限可能,学生也可以感受到生命的存在和生命的多样性。

《故乡》作者写出了对美好生命流失的惋惜,《老王》作者写出了对不幸者的关心和尊重,其前提都是先要感受到他人生命的真实存在,否则面对不幸者的遭遇只会无动于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如同《孔乙己》《我的叔叔于勒》《范进中举》中一样:孔乙己在掌柜眼中只是粉板上的“十九个钱”,于勒只是飞利浦夫妇成为有钱人的台阶,范进只有在中举后才能被岳丈正眼相视。语文具有丰富的人文气息,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世界的丰富多彩,体会到文学的魅力,但是让学生学会看见现实生活中的人,感受到鲜活的生命是基础。如果只沉醉在书本中,而看不到身边的人,这样的语文素养是没有意义的。

感受到他人生命的存在,不仅是对他人生命的尊重,也是自我生命的养分。“人自身的异化必然导致人际关系的异化。”

[6]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相互作用,在忽视他人生命存在,排除异己力量的同时,自身也会受到相应的惩罚。生命教育应有前瞻性,既要对当下生命具有实际意义,也要关照生命的未来。

三、正确看待生命的死亡

死亡是生命的对立面,也是完整的生命历程的一部分,死亡教育也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死亡教育中的“死亡”并非“囿于‘生理’意义上的死亡,更

深切的关怀是建立在合理合意的死亡观上的‘观念’上、‘意识’上的死亡品质的提高。”[7]对死亡有正确的认知,是理解生命的重要条件。“将引导青少年去认识死亡、接纳死亡、超越死亡,以达生命价值的实现的终极关怀纳入自身的体系,自觉地肩负起培养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死亡观、生命观的重任。”[8]由于中国人对死的忌讳,死亡教育和性教育一样被边缘化,无法开设相应的课程。但是在文学的世界中,可以看到生如夏花又短暂的生命凋零,也可以看到如琥珀般凝结了岁月的生命的逝去,语文教育应该担起育人的重任,填补死亡教育的空白,让学生看到生命的另一种模式。

死亡教育是理解生命意义的重要途径。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生理是死亡并不代表人生命的结束。《溜索》中把动物和人面对溜索的恐惧感描写得淋漓尽致,生命受到了巨大的威胁,死生一线。《伟大的悲剧》中,斯科特队的队员都走向了死亡,但是“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给读者带来了心灵的震撼;《列夫托尔斯泰》中描绘了列夫托尔斯泰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这些都是死亡带不走的。生命虽然要有长度,然而厚度才是生命的价值。人必然走向死亡,但是超越死亡才能体验到不一样的生命,这也是死亡教育的重要意义。

四、结语

生命教育不仅有对生的教育,也有对死的教育,并且最终指向“人”,指向学生。语文学科教育影响的延时性体现在对学生精神世界的滋养上,因此语文学科的生命教育是不会终结的,这时语文学科的魅力所在,也是生命教育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2]高伟.从生命理解到生命教育——一种走向生活的生命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5):37,39.

[3][4]冯建军.论生命化教育的要义[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05):27,38.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0.

[6]郭淳.从卡夫卡《变形记》看人性异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10):18.

[7]丁颖. 论死亡意识教育[D].河南大学,2006:39.

[8] 罗蕊. 死亡教育理念探[D].河南大学,2005:33.

作者简介:

姓名:黎越,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湖南株洲
,生于:1999.05,先就读:南京师范大学,单位省市:江苏省南京市,单位邮编:210047,学历: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