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积极心理学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6
/ 3

试论积极心理学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邓国梅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第二小学 广东清远 511800

摘要:一直以来,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仅仅是以解决少数特殊学生的问题为目标,而忽视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积极心理学的引入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然而积极心理学尚处于发展阶段,试图对它做出全面的评价还为时尚早。因此,探索积极心理学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这一命题,谈一谈积极心理学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用

积极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末的美国,更加关注人的积极因素,提倡用积极的心态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作出解读,激发人们内心的积极力量,从而培养人的优秀品质。这种学说被引入小学教学中,产生了积极的反响,为我国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带来了新的研究观点和教育方法。本文就积极心理学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进行简要探析,仅供参考。

积极心理学理论简析

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心理能够帮助人提升潜力,形成美德。主张从自身实践和认知的改变以及自我评价等方面来探究潜能发展,保持个人积极向上的心态。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人们达到理想的幸福状态,用积极的方法培养人们的健康心态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帮助人们尽可能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积极心理学强调不同个体的积极体验,最大限度发掘自身潜力,获得良好的心态。通过对过去幸福的回忆和对当下生活环境的从容体验,以及对未来的希望等若干种心理状态,也就是主观幸福感,这便是积极心理学所强调的积极体验。在此基础上,重视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也就是对于自信、乐观、热情、诚实、勇敢、友好、理解、信任等多种情绪的正确认知,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预防心理疾病,让人们交往更加友好,个人的生活更加轻松愉快。除此之外,应重视积极的社会环境构建,环境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不同环境对人的心理构成和发育也会有非常大的影响,积极的社会环境包括让人们感到幸福的基本环境条件,以及重视人的智力发展和发挥人的创造力的社会环境和因素。这些条件能够帮助人们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让人们朝着全面发展的方向而努力,发挥每个社会成员最大的价值。

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2.1 环境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要素之一

这里所说的环境,一个是客观环境,一个是精神环境两个层面、

学校和家庭两个空间。学校被称为知识的启蒙地、科学的殿堂,环境的优劣会给人以暗示作用。就算是条件相对较差的学校,只要用心做到最好,就可以唤起小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校园的热爱,陶冶情操,达到心旷神怡。

家庭环境的影响不可低估,有些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往往和家庭变故、困难、客观因素有关,也和家庭教育的失误、失衡有关。学校应该和每个学生建立联系,依托社会组织对家庭进行指导和培训。老师要定期采取家访、谈心的形式和学生家长保持沟通,共同营造适宜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环境。

当然精神环境的建设才是根本。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对此生动地描述:“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这就说明精神环境是心理健康培育的沃土,需要师生们共同来耕耘。

精神建设需要精神产品的供给,死气沉沉的校风带来的只有压抑感。学校应该在完成课程以外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是文学的、艺术的、科技的,甚至是游戏娱乐的,吸引学生们积极参与。营造积极向上、追求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兴趣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

2.2 教师素质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要素之二

教师是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者、施行者,也是学生的榜样,对小学生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更像是模仿对象和参照物。所以,他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的或者是负面的暗示。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者,要做到:

一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是心灵的交流,教师被信任的前提是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崇拜”,如果学生有了逆反心理,对于教育格格不入,心理健康教育也就无从谈起了。有些教师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反馈家长时,会有意无意地夸大某些症状,在学生眼里就是告状;和同事谈论,或是课堂流露出不屑一顾的神情,或者是语言苛刻令人难以接受。这些都会和学生产生隔阂,疏远了和被教者的距离,对心理健康教育极为不利。

二是,教师要调整自己在心理健康教育上的地位,摈弃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用平等、和蔼、温和的态度对待受教者。尤其当学生出现心理上的问题,比如情绪低落、神情萎靡、悲观倦懒时,更不能严厉训斥。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他们的心理处境,帮助他们找到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鼓励他们走出困境,积极进行心理辅导,适时对不健康的和危险的倾向予以干预。在对待学生上不能薄此厚彼,学习成绩优劣不能影响教师的帮教态度,只有学生的人格得到尊重,他们才会向你交心,达到互动交流,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

三 积极心理学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3.1 积极心态的培养

积极心理学相对于传统的消极心理学,是对传统消极心理学的修正,也是新时期结合社会发展和人类心理发展变化规律提出新的教育学理念,对延续了近一个多世纪的心理学教育提出的一种质疑和挑战。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研究的积极取向,关注每一个人的积极品质,强调每一个人的人文价值并进行人文关怀,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和思维去研究、解释心理学问题。教育者必须与时俱进,不断解放思想,不断吸收新的知识,更新教学理念,接受和理解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人文理念,纠正传统心理学教育认识的误区,对传统的主流心理学模式采取一定的批判继承的态度。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在生活和工作当中做出自己的成绩,更好地获得一种满足,更加积极地工作、学习,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和更多的幸福感。因此,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定要注重树立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帮助学生更好地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乐观心理。

3.2 情绪教育

情绪是人对于外在环境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情绪教育主要是通过增强学生的积极体验来获得积极情绪。所谓积极情绪,主要是指愉悦。科学研究表明,愉悦不仅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体现,也对人体的神经-免疫系统有着积极的影响。老师可以通过生动的教学或者课外活动等渠道帮助学生获得积极愉悦的情绪,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还能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当学生走出校园时,也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看问题,从而形成一股正能量,促进自身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3.3 学习心理辅导

学习是学生生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对成绩名次要求过于苛刻,产生学习压力,有时会导致学习能力下降,甚至形成自卑厌学的不良心理。这时,老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通过找学生谈心或者开展关于心理问题方面的讨论课来帮助学生找到解决的办法。在心理辅导过程中,不仅学生的困惑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也和辅导老师无形中拉近了距离,形成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3.4 人际关系培养

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各种社会问题都会对学生产生种种影响,因此,对小学生进行积极心理教育,能帮助学生很好地克服自卑、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对不同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对各种问题进行必要的预防,对各种不理想问题及时做好消除。我们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多层面做好宏观的统筹与把握,建立一个科学、合理、有序的积极心理学组织系统,充分利用种种正面社会关系对学生进行文化规范,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借助于家庭的影响给学生全方位的影响、帮扶和疏导,构建集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位一体的综合心理学教育系统,充分利用多方力量和有利因素,发挥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人文关怀和科学精
神,鼓励学生更加积极地适应各种突发或不利环境,在不断地调试自己适应环境的同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形成坚定的意志,培养不懈的耐力和卓越的品质,学会健康、快乐地学习,全面、有效地发展,成为国家和社会所需的综合人才。

四 积极心理学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

4.1 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忽略的地位,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大大提高了师生对心理健康这门学科的重视程度。学校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理念来开展心理健康课程,让学生有兴趣去了解这门课。老师要积极鼓励学生,消除学生的错误的认知,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渐渐对自己充满信心,做一名健康向上,乐观积极的小学生。

4.2 借助学科渗透

从进入学校起,家长和老师就一直对学生强调,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因此,在学科教学中增强对学生的潜移默化是一种有效途径。其一,老师在课堂上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人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其二,老师可以开展一些主题班会,利用集体力量和榜样作用对学生进行教育,使积极心理无形中植入学生的心里。

4.3 设立心语信箱

多数学生隐私观念较重,不愿将自己的事情暴露给太多人知道,“心语信箱”的设立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心语信箱”主要是需要帮助的学生以信件的方式向心理辅导老师进行咨询,求助学生可以毫无保留的说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不用害怕秘密的暴露,有利于辅导老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更好的去帮助那些心里有困惑的学生。

4.4 举办团体辅导

团体辅导是指心理老师根据多数学生反映的问题,从而开展的针对这些心理问题的辅导活动。一般来讲,在小学多数是以讲座和小组活动为主的心理辅导。讲座是由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针对多数学生共同的心理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小组活动是利用集体的力量,使大家互相交流,发现对方身上的优点,取长补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两种方法对于塑造学生的积极心理都具有重要作用。

4.5 开设家长学堂

开设家长学堂旨在搭建家庭教育互动交流平台,创新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形式,利用我校资源传播普及科学教子方法,引导家长重视家庭教育,关注孩子健康成长,提高教子水平。

结合我校家长在外务工较多、隔代养育孩子较多的实际家庭情况,我校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以学校为基点,家委会、社区为轴,将家庭教育指导铺展开来。家长学堂指导内容分为以下几个版块:教养观念、亲子关系、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习惯养成、学习辅导、社会适应。所设内容基本涵盖家长需要了解和关心的重难点问题,以便为家长提供更加科学化、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指导服务,夯实家校共建根基,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助力。对于家庭教育,对于家校合作,我们的实践探索才刚刚开始。但我们相信,只要执着坚持、用心经营,我校特色家长学堂会越办越出色,育苗先培土,育人先育己,受益的是学生、是家庭、是学校、是社会。

结束语

心理学教育应该面向大众化,致力于解决大多数学生的问题,尤其是心理素质发展还不完善的小学生,更需要加以引导。积极心理学的引入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然而,由于积极心理学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需要在实践中进行修正和完善,教育部门要谨慎开展有关积极心理学的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心理教师与学校管理者的不同视角[J]. 邓林园,梁洁姗,李蓓蕾,王工斌.  教师教育研究. 2018(04)

[2]积极心理学视域下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反思及改进[J]. 章雪,昌晓莉.  江苏高教. 2019(05)

[3]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 赵萍.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4]小学生消极情绪产生的原因及疏导策略[J]. 刘绣桃.  好家长. 2019(66)

[5]小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建构[J]. 汤妮,汤燕.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02)

[6]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J]. 边玉芳,吴洪健,张玲玲.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