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艺术文献综述——以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6
/ 2

行为艺术文献综述——以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为例

郭圆梦

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省大连市 116029



摘 要


以行为艺术之母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为例,根据已有文章研究行为艺术现状,内容以及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字:行为艺术,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一、行为艺术


  1. 、行为艺术简介

行为艺术最早在20世纪60年代年代出现在西方国家,从法国艺术家伊夫克莱因的《自由堕落》让行为艺术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我们到底应该怎样理解行为艺术呢?行为艺术就是以行为艺术家的身体作为材料,在精心创造的场景中表达内心的思想。庞可悦认为:“什么是真正的行为艺术?我想真正行为艺术,用正确的行为方式来唤醒已经麻痹的神经,去触动灵魂深处的感动。行为艺术家们用身体和适当可行的场景,展示来引起观看者的共鸣,以达到会使欣赏者发人深思。”[0]其中道出了几个重点:正确的行为方式、可行的场景、引起共鸣。行为艺术也是艺术的一种类型,它的作用也一定是反应社会现实。让受众产生共鸣,引人深思。

  1. 、行为艺术存在的问题

至今为止,虽然行为艺术与之前相比较而言,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并未发展壮大,导致这样现状的原因有种种。首先,行为艺术在发展中存在着一些伪作品,比如《烙印》用烙铁的方式把身份证号码印在自己的身体上,《玩死婴》将死去的婴儿和鸟,兔子的标本缝合在一起,《牛肚子钻出裸男》、《艺术“卖比”》等,诸如此类所谓的行为艺术作品出现,使得大众对行为艺术持有种种偏见,认为行为艺术是不堪、血腥、反道德的行为,人云亦云传播错误的理解,艺术思想腐败以及艺术表达方式方法不合理,使得行为艺术的发展止步不前。



二、以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为例


(一)、玛丽娜简介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是出生于前南斯拉夫的行为艺术家,以其在艺术上大胆而深刻的实践,被公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行为艺术家之一。主要分三个时期,前期(遇见乌雷之前)玛丽娜意在研究身体的局限性,代表作品《节奏0》、《节奏5》、《节奏10》。中期(遇见乌雷)主要探讨人与之间的关系,如《空间关系》、《潜能》、《情人长城》等。后期(与乌雷分开之后)主要探索人类生命、地缘政治、民族宗教,作品《艺术家在现场》、《512小时》、《巴尔干巴洛克》等。


(二)、研究玛丽娜行为艺术文献现状分析

行为艺术相关内容研究与其他研究相比甚是少之,数据表明,与行为艺术相关的内容一共468篇,从1984年开始出现的第一篇,以12年为间隔,1996年共8篇,2008年共176篇、2020年共468篇。行为艺术相关内容逐步曾多,大众开始关注行为艺术,但是与油画、水彩、装置艺术等其他艺术形式相比可以说是相形见绌,总的来说行为艺术成稳步缓慢增长趋势。玛丽娜的相关内容发表在2007年出现第1篇,在2013年共5篇,2020年共17篇。



(三)、文献分类及内容表述

1.以玛丽娜为中心

通篇以玛丽娜为主线,大多都以她的童年开始叙写,以时间为顺序,描述其创作的一生。如陈可唯的《痛苦自由癫狂——行为艺术之母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这篇文章开头向我们介绍玛丽娜在童年时期受到不知名画家的启蒙,第一次见面,这位老师随手从大画布上剪下了一小块,把它放在地面上,扔上一点沙子,抹上一些胶水,再撒上黄色、红色还有黑色的颜料,最后浇上半升汽油点燃它,告诉小玛丽娜:“这是一个灿烂的太阳”。从此玛丽娜心中种下行为艺术的萌芽。文中特别的地方在于关于玛丽娜对失败的认识,玛丽娜认为:“欢乐并不能教会我们什么,然而,痛楚、苦难和障碍却能转化我们,使我们变得更好、更强大,同时让我们认识到生活在当下时刻的重要性。”好的作品可以振奋我们的精神,唤醒沉睡的灵魂。

曾月明的《七十年生命的意义——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一篇文章中,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后期时的玛丽娜,她除了行为艺术的研究外,还涉及到了其他的艺术领域,尝试导演、编剧、演员等角色探索行为艺术新的表达方式。不仅从她的作品可以感受到深意,就连玛丽娜自身不安于现状,敢于尝试,突破自我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去探讨学习。


2.以作品为中心

全文介绍玛丽娜的作品,以作品分析玛丽娜的行为艺术特点,以及艺术家的创作风格。

  1. 全文一个案例进行详细分析:

禹倩文的《行为艺术表演<节奏0>背后的社会学思考》本文中围绕着《节奏0》对社会控制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运用破窗理论分析《节奏0》中的现象。《节奏0》中的大众在没有社会约束,不担负责任的情况下对玛丽娜欺辱,伤害以及生命的威胁,表明了社会控制存在的必要性,一定的社会秩序才能更好的保证公民行使权力,保证社会平稳向前法展。社会学家指出,发展良好的国家,其背后一定有严格的社会制度。

  1. 全文多个案例进行全面分析:

李晨的《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痛苦的行者》[0],通过玛丽娜的《空间关系》、《无量之物》、《潜能》、《呼吸》、《情人长城》等作品对玛丽娜的行为艺术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玛丽娜的作品有“不可抗拒的力量”和“艺术的力量”,总是能在让人充分感受到现实残酷的同时又深深地触动人的心灵。



  1. 以“参与者”为中心

通篇以参与者中心,以玛丽娜的作品展开分析参与者的重要性以及参与者的参与形式。如王艳丽的《在“参与中”与灵魂对话——以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为例》[0],认为参与者有两种形式,间接参与是指观众通过视频、图片、报道等其它形式参与进来,直接参与是指观众直接参与到艺术作品中。像《艺术家在现场》其中的观众,近距离的肢体接触。直接参与比间接参与的体验感更强,通过现场的氛围,艺术家的眼神,动作等肢体语言传达的艺术思想更加真切。


  1. 以理论分析为中心

将通过拉康的部分理论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对玛丽娜的创作欲望本源进行研究。认为玛丽娜是因为童年中没有感受到认同,她在之后行为艺术中表现出的那种强烈地渴望很大程度是源自于童年时的缺失。


  1. 以比较分析为中心

全文以现当代两位著名的女性艺术家草间弥生与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进行对比分析。如吴芸芸的《草间弥生与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的生平对比与作品简析》,她们的相同之处是都家庭富裕但童年压抑,都与艺术家相爱,都用必生经历去创造艺术。即使是不同领域的艺术家,她们之间也有相似之处,草间弥生在面对身体出现的幻觉时,并没有选择在恐惧中徘徊,而是选择了绘画的形式发泄恐惧,将看到的异像画出来,渐渐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玛丽娜也同样是这样,从艺术家的经历和作品可以感受到艺术的力量。


7.以玛丽娜的遗嘱为中心

朱雅铮的《从“阿布拉莫维奇遗嘱”看行为艺术的特点》从玛丽娜的遗嘱分析行为艺术,以行为艺术的三个特点,计划性、在场性、身体性入手。



三、结论


笔者写这篇文章希望大众对行为艺术有正确的理解,从艺术家和观众两方面着手考虑,到底什么阻碍着行为艺术的发展,在新时代的条件下,艺术应该更加的多元化,行为艺术表现形式也不仅限于身体。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什么样的思想,观众怎样参与到作品当中,都需要艺术家仔细斟酌,从而表现出符合道德底线,有创新,有灵魂,震撼人心的艺术作品。同样人们也应该提高自己的艺术审美水平,切勿人云亦云,用心体会艺术家传达的深意。




参考文献

[1]庞可悦.浅谈行为艺术——自我认知行为艺术[J].艺术科技,2019.32(3):162

[2]庞可悦.浅谈行为艺术——自我认知行为艺术[J].艺术科技,2019.32(3):161

[3]李晨.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痛苦的行者[J].科学导报,2014(16):94

[4]王艳丽,刘东霞.在“参与中”与灵魂对话——以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为例[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0(02):127-128

作者简介:

郭圆梦(1996.10—),女,汉族,籍贯:山西省临汾人,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9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研究方向:油画


0]庞可悦.浅谈行为艺术——自我认知行为艺术[J].艺术科技,2019.32(3):162

0]李晨.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痛苦的行者[J].科学导报,2014(16):94

0]王艳丽,刘东霞.在“参与中”与灵魂对话——以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为例[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0(02):127-12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