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工会促进教职工心里健康的作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6
/ 2

学校工会促进教职工心里健康的作用研究

苏岩

贵州航天工业学校 贵州遵义 563000


摘要:随着国企事业单位机构不断优化调整,体制的不断创新转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教职工的价值观念、利益诉求、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教职工不能适应环境带来的变化,就可能会严重造成思想不稳定、负面消极情绪等不良问题。加强对学校教职工的心理健康疏导,可以为教职工及时解决自身工作、生活、情感和精神等各个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增强学校教职工积极投身改革和科学发展的责任感,促进学校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学校;创新;教职工;心理健康

0引言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的素质最终决定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能否顺利实施,影响着中职教育人才的培养。教师在学校承担着多重角色:学生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活动的管理者;学生的朋友、心理辅导者;人际关系的交往者;为人父母、为人子女,多个角色转换,很容易造成教师的各种心理负担和冲突。因此应重视中职教师的素质培养和提高。工会作为职工维护合法权益的群众组织,应在关注教师心里健康、提高教师素质等相关问题做进一步思考与理论探讨,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案。

1.当代教职工心理健康的现状

1.1社会因素。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全社会都关注着教师,教师的工作处于全社会的焦点。

(1)随着高校扩招,中职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与其他教师相比在心理上产生了巨大的落差感,“大学热”、“普高热”,如果不是职业学校与地方教育系统衔接,中职学校几乎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

(2)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职业教育中培养的专业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光要教师由理论型向技能型转变,还要向 “双师型”转变,这让许多从事职业教育的老师感到力不从心,加上专业知识技能更新速度快,职业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在这种情况下,职业教师生理及心理负担日益加重。

(3)社会与家长对老师要求逐渐提高,也给老师增加心理负担。

1.2学校因素。

(1)生源少是中职教师感到最大的压力。当前多数中职学校为了自身发展需要,每年中考前夕及都要进行招生宣传动员,教师不仅要去各地的初中学校找关系、发传单,还要想方设法动员学生到我校就读,让老师们有了严重生存危机感。

(2)由于学校管理的条条框框过多。如业务学习、政治学习、教学研究、作业教案、专题探讨、心得体会。件件都要求教师有书面文字,加上教案书写,教师一天到晚都要埋头在苛刻的书面文字抄写上,机械地重复着形式上任务的完成。否则工作态度有待于考虑,领导的批评、惩罚也会接踵而来。

1.3学生因素。

(1)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偏低。中职学生中出现的厌学情绪、自卑、不良行为、以及对教师的不尊重等问题,都是每个职业学校教师必须面对并要处理的。这些问题会让教师产生无助感,甚至开始厌恶、不愿意进行教学工作的一些消极情绪。

(2)中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个性强、不合群、家长过多的呵护和娇惯,给教师教育与管理造成困难,教师经常受到冤枉与委屈。

1.4自身因素。

(1)这也是最主要的因素,教师职业的特性也使得教师心理常常超负荷,其工作的重复性、单一性、枯燥性是客观存在的,加之教师考核,竞聘上岗的巨大压力令教师身心疲惫。

(2)面对新形势,面对全新的理念和实践,教师普遍感到困惑茫然,感到不适应,跟不上,要教好书,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自我“充电”,自我“加压”。因此,教师身上责任重大,压力重大。

(3)有些教师性格上存在着负面的倾向,如自卑、孤僻、狭隘、胆怯等,在面临工作和生活压力时,往往不能正面的心态和态度去面对,尤其是自尊心和自我实现欲望强的教师更易产生心理问题。性格不是主要导致心理疾病病因素,但不良的的性格因素会在在负面信息冲击下,往往就会出现心理障碍。

2.教职工心理健康的调节与维护

2.1对教职工进行心理健康疏导

学校工会要重视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并不断提高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有真对性的做好工作,帮助和引导教师找到合适的个人发展目标,同时在教师工作生活中适时加以合理引导,使之正确归因。

(1)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心理调查,开展教师心理咨询辅导活动,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进行正确引导,不断提高教师应对负面心理的能力。

(2)多组织教师开展对健康有益的集体活动。增加教师之间的交流机会,培养教师的合作意识、事业上进心和使命责任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建立与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做到经常与教师交流,帮助他们从工作、学习、生活等遇到困难,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帮助他们减轻焦虑和困惑的情绪,使他们轻松的工作。

2.2为教职工营造健康温馨的环境

学校是教师主要的工作场所,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等都会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工作状态以及心理健康状况。

(1)建立民主环境。要真诚地面对教师,让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学校管理者要采取更加民主的管理方式,给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权,增强教师在学校的存在感和归属感。

(2)创造物质环境。学校是教师工作的主要场所。所以,学校不光要改善学生学习环境,更要改善教师的教学环境,在教师遇到困难时,学校工会也要及时的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帮助,使教师可以体会到学校的温暖。

(3)优化精神环境。好学、乐观、自信的精神,才能建立一个开拓创新,积极上进的自己。教师对待学生要要豁达大度,应容忍学生的一些缺点与不足,不要一味的责备,多发现他们闪光的一面。

2.3为教职工提供舞台充分发挥才能

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效能感的基础和保障。伴随着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师在工作中也会更加的轻松和得心应手。同时,也会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尊重。而教师的自信心和心理状态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加强自身的学习,不仅是教师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顺应“终身学习”时代潮流的深刻体现。鉴于此,教师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身心健康水平,不断的超越和提升自我。

学校领导要支持老师们学习交流的机会和发挥才能的平台,鼓励教师积极大胆的工作、勇于开拓创新。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必不可缺的因素,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工作,尊重教师的合理要求。学校要搭建合适的平台来发挥个人的专长和事业发展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展示自身特长的舞台,让其各自的岗位上充分发挥才能。

2.4为教职工多办好事与实事。

基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获得尊重是实现自我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既是教师最起码的权利,也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实现自我的基础和保障。同时,来自社会的尊重也是对教师辛勤工作的认可,可以提高教师的幸福感,从而增加教师工作的动力和积极性。

学校工会要做好教师的坚强后盾,面对教职工切身利益问题时,要采取相应措施,坚持为教职工办实事办好事。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能,除了维护教职工的民主权利外,还要为教职工排忧解难,维护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得教职工的信赖,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职工之“家”。


参考文献

[1]孙玲,俞端康.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教坛,2007(3):61-62.

[2]翟苑萍. 中职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和调控策略[J]. 中国科技博览,2014(6):160-161.

[3]邢强.广州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与效能感的关系研究[J].教育导刊,2010(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