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基于“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军校学员国防语言能力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6
/ 2

新时代基于“萨丕尔 -沃尔夫假说”的军校学员国防语言能力建设

刘怡玮

陆军勤务学院,重庆  401331

摘要:本文基于“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主要观点,研究国防语言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探索国防语言能力的建设目标和发展规划,强调对象国文化和思维方式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从语言技能、区域和文化能力、思维方式三方面对国防语言能力进行界定,为如何提高军校学员国防语言应用能力打下理论基础,为如何增强其弘扬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和对外军事交流能力提供一定的建议,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军军人形象,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和软实力。

关键词: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国防语言


全球化背景下,国强语兴之道渐成共识。语言与文化传播成为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承载国家意志,维护国家利益,推动国家文化治理,既是社会发展的结构性存在和文化变迁的动力。

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我国已从“本土型”国家逐步发展为“国际型”“国家。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我国军队的职能和使命也在不断拓展,从保家卫国到维护世界和平,从本国的抢险救灾到国际救援,从国内军事训练到多国的联合军演,再到国际军事交流与军事情报搜集等,这一系列变化对我军的国防语言能力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因此,提升我国军队国防语言能力以更好地履行其国防职能刻不容缓。

本文将从社会语言学中的萨丕尔-沃尔夫的假说这一重要概念作为理论框架,分析语言、文化与思维的辩证关系,同时结合新时代我军面临的新挑战和新任务,研究军校学员国防语言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具体对策。

一、语言、文化与思维关系研究现状以及萨丕尔-沃尔夫的假说中折射的语言、文化与思维的辩证关系

语言、思想和文化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子系统,它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影响说话人的思维方式。同时,文化是语言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也是语言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关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一直是语言学界研究的焦点。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文化语言学的诞生,文化与语言关系的研究作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进入了一个全面、深入、系统、科学的阶段。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又叫语言关联性理论,是基于语言如何影响思维的研究而提出的。其主要内涵为:语言有助于塑造和形成人类的世界观,语言影响人的思维,因为人类语言存在差异,思维过程与思维方式也会受到影响而不同。该理论着重研究语言与世界观的关系,强调语言对思维和文化的作用并认为真实的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语言习惯的基础上,即人类的语言习惯决定或影响人们对世界的感知,每种语言反映不同的社会现实[1]。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给世界各国的语言学习者提供了新的启示。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主要观点是语言塑造世界观。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用纯洁而毫无偏见的眼光看待世界。母语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看待世界的眼光和方式。人们所看到的是一个受特定的风俗习惯、制度和思想方式剪辑过的世界。人们关于真伪的不同概念依然取决于特定的风俗习惯,并通过语言将其表达出来。该理论揭示了语言学习,包括国防语言的学习除了词汇、句法、语篇层面的学习,还包括区域文化知识的学习。也就是说国防语言应该注重对象国语言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学习,必须沉浸在对象国的文化环境中才能真正掌握对象国语言。

. 二、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对新时代军校学员国防语言能力建设的启示

国防语言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初由美国率先提出的,它指的是一切能够为国防发挥作用,能够在军事斗争中发挥作用的语言。国防语言能力指一个国家面向国防建设、军事斗争准备、战争行为所储备的语言能力和运用能力,具体包括国防语言的战略与政策规划能力、人员队伍建设与发挥能力、资源与技术能力、话语运用与传播能力、保障机制的建设与执行能力等,其核心是军队履行使命任务所需的对象国语言技能和区域文化意识[2]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但国际局势依然错综复杂,矛盾冲突无时不有。由于不同的语言文化、思维方式带来的宗教信仰、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而形成的矛盾冲突需要从辩证的角度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军队国防语言能力的建设有助于提高军人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世界情怀,能求同存异,用国际眼光来看待和解决问题,更有利于推动和平与发展这个时代主题的向前迈进。

美国国防部认为外国语言和文化意识对战备至关重要。2011年1月底,由负责人事和战备的副部长办公室所主办的“语言和文化:一种战略需求”峰会,将最重要的军事领导人和学者聚集在美国,共同商讨如何提高全军文化意识和语言学习能力。随着国际军事交流合作、联合军演、国际救援等活动的日益增加,来自不同的国家、代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立场的各国军人的接触也日益频繁。在工作交往中,具备过硬的国防语言素质能减少工作中因语言交流不畅、不能“入乡随俗”而带来不必要的摩擦和误解,从而让军人更好地履行使命职责。另外,掌握过硬的国防语言能力能让军人在国际舞台上更好地展示军人形象,弘扬祖国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提升国家形象和软实力。

三、新时代军校学员国防语言能力建设的具体对策

本文紧密结合新时代时代特征、军事变革大势以及军队使命任务和军事斗争形态等的发展变化,通过分析我军遂行多样化任务需要的军事人才、可能遇到的制约瓶颈,笔者提出如下几点军校学员国防语言能力建设的具体对策,以期更好地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

(一)找准军校学员国防语言能力建设的重点

国防语言能力包括本族语的语言能力和外语语言能力,还包括本国少数民族语言能力建设 ;即包括世界通用语,也包括大国语言、周边国家语言、潜在军事冲突地区语言,还包括关键热点地区语言、战略区域语言以及稀缺语言的能力建设[3]。因此,在国防语言能力建设中,既需要综合考虑以上语言能力的构成要素,更需要根据新时代、新要求和新任务以及军校教育和军校学员的特征,找准目前军校学员国防语言能力建设最为突出、最需解决的问题。

(二)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军校学员国防语言能力建设对策

全球化时代,国防语言能力,特别是军队外语能力已成为军事硬实力和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军职能内涵的拓展,遂行国际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日益增加,新时代的中国军队需要精通外语、区域知识和文化的军事专家,更需要提高全军的外语能力。另外,我军的外语教育、训练与测评一直被纳入国家高等教育体系,外语课一直被定位为公共基础课程,军人外语能力对国防建设的价值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顶层设计与地方高校趋同,缺乏军队指向性和特殊性。而美国国防语言能力战略一直以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国际形势为导向,颁布了一系列不同军兵种的语言战略规划。为此,在目前的形势下,军校学员的国防语言建设能力的建设应顺应时代和岗位任职要求,制定合乎我国国情和军情的国防语言能力建设对策。

通过对萨丕尔—沃尔夫的语言决定论进行科学系统的批判总结,我们可以了解到语言使用是一个不断选择的动态的交际过程。语言的生命力在于语言的使用之中, 若离开语言的用法或没有语言参与使用语言的活动, 那么一切语言学理论研究就变成了无本之木。美国语言学界基于该理论的研究正日趋成熟,并将其主要研究成果应用到美军的海外各项任务中,从而在实践中不断更新完善,建立了一整套完备的国防语言能力建设体系来评估各环节的可操作性、通过实践反馈进一步提升完善空间。

六、参考文献

[1]Peter Slezak. Thinking about thinking: language,thought and introspection [J].Language&Commnunication,2002(3)

[2]王建勤. 语言问题安全化与国家安全对策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6)

[3]文秋芳.美国国防部新外语战略评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




作者简介:


姓名:刘怡玮
性别: 女
出生年月:1981.1
民族:汉
籍贯: 湖北应城
现任单位:陆军勤务学院基础部外语教研室
职称:讲师
学位/学历:硕士研究生
研究的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