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功能与技术优化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7
/ 2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功能与技术优化措施分析

尹燕霖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城供电公司 山西 晋城 048000


摘要:由于电网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常常会出现电网事故,因此,电力企业管理人员应当深入分析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管理,最大限度地保障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我国电力系统在时代和科技的双重影响下其发展趋势主要为智能化和标准化,以满足各行各业日益正常的用电需求。

关键词: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外在因素;功能;技术优化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网规模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实现安全、经济、高效的电力调度,使调度人员能掌握所属范围内电网实时运行情况,能掌握本辖区电网计划操作、事故处理等情况,需要有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作为支撑。

1调度自动化系统作用

(1)监视电网运行情况。正常情况下,监视电网潮流、电压、电流、频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无功设备投切情况,主变挡位等。监视事故情况下,监视电网开关变位情况,负荷损失、保护动作情况、低频减载装置动作情况。异常情况下,能监视设备运行情况,如异常信号、故障报警信号、主变油温偏高等信号的上送。(2)能完成“四遥”功能。对电气设备实现遥控、遥测、遥信、遥调操作,能远程遥控开关,包括各出线开关的拉合,无功设备投切,主变挡位的遥调,线路重合闸软压板的投退等,电气设备潮流量的上传等。(3)能进行全网安全分析和事故处理。正常情况下,将系统运行方式、潮流分布、主变容量、各开关配置的保护情况,低频减载方案等数据,导入数据库,为电网安全分析提供依据,为调度人员提供电网实时状态分析。事故情况下,通过分析各开关变位、潮流变化、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动作情况,综合分析事故发展情况,提出事故处理方案,从而缩短调度人员处理时间,防止事故扩大。(4)能对电网进行自动调节控制。自动调节控制是指在运行监视的同时,对电网进行安全、经济控制,主要有遥控电网无功设备、遥调主变压器挡位。自动电压控制,又称AVC,能根据电压、无功值,按照设定的优化范围自动遥控电容器、电抗器等无功设备,遥调主变挡位来调节电压、无功,使其达到预定值。备用电源自动装置、低频解列装置也是自动调节装置。

2优化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有效措施

2.1完善冗余容错结构

通常情况下,电力企业为了有效提升电力运行效率会在系统内部设置网络备份,并在系统发生故障时利用备份进行替换,确保电力调度系统中的各项功能得以正常运行。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冗余容错结构也存在较多的缺点,例如,冗余容错结构的系统存在功能重复问题,导致系统中的各项功能无法发挥其实际作用,形成资源浪费的现象。因此,当前电力企业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冗余容错结构进行调整和创新,及时弥补冗余容错结构中存在的缺点。

2.2加强系统的整体优化工作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完善工作应当将整体系统作为着手点,并将完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作为现阶段的最高目标,不断提升系统中的各项功能以及系统的可组性,从整体上提升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平稳性与安全性。与此同时,为了提升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运行还可以加强对可视技术的分析与应用。电力企业应该在电力调度中央处理单元中对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有效提升系统的可控性以及精准性。

2.3优化电力调度系统网络通信体系

电力企业在实际工作当中,为了确保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应当加强对数据信息的感知与交换技术的有效运用。与此同时,电力企业还应当根据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建立电力调度自动化的数字化平台,并对电力调度系统、通信系统以及网络系统中的数字基础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通信协议,提升电力调度对数据信息的感知能力。目前,我国多数电力企业最常用的通信平台为结构化查询语言,简称SQL。SQL的合理运用就是激发数据传输以及信息加工等各项功能的充分发挥,有效提升数据加工效果。除此之外,SQL还具有记录功能,能够不断地为日后的查询工作提供准备的数据信息,还能为构建新系统提供参考。

2.4有效地扩充网络构架

首先,电力企业应当根据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设置远程工作站。远程工作站的设置不仅能够提升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以及对外界因素的抗干扰能力,还能有效解决因距离相对较远而产生的问题。其次,建立移动工作站。移动工作站与远程工作站相比较二者之间某些功能较为相似,并且因为其具有移动能力,在操作过程中更为灵活和方便,能够提升对数据信息的收集与整理能力,保障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平稳性与可靠性。除此之外,电力企业技术人员还能够记录移动工作站及时查看电网运行的数据信息,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轨迹和实际工作状态。最后,实现远程维护。电力企业采用的传统电力调度系统在电网的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各种外来因素的影响进而出现软件以及硬件方面的问题,虽然厂家工作人员能够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但此种维护方式较为费时费力,甚至于还会因为耗时过长的问题影响电力企业的经济收益以及社会信誉等。基于此种情况,电力企业应当逐步构建完善、合理的维护目标,保障技术人员能够技术准确地了解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出现的问题,并定位故障发生地点,提升电网的运行质量。

3电网智能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

3.1电网智能调度自动化系统向着数字化方向发展

针对国内电网智能调度自动化系统来说,要想使数字化的发展方向得以实现,需要重点以统计与量化处理的方式,对电网智能调度中包含的全部有关数据加以处理,对电力调度的相关信息加以转换,使其成为数字模型,给今后的管理与统计提供一定便利。数字化的发展方向能够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电网智能调度自动化系统总体创建的重要方向,在发展中,渐渐满足电力智能调度系统中与有关数据运用作用的随时管理以及共享,运用这种数据的随时管理以及共享功能,有力保障电网智能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精确性及实效性,从而有效保证国家电网智能调度自动化的实现。利用智能化的管理方式以及数字化的转换,电网运转时,采用稳定处理相关数据的方式,可以更加及时并高效发现电网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安全问题,进而使电网运转的平稳及安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

3.2电网智能调度自动化系统向着集成化方向发展

为了确保电网运行中,智能调度更加良好的实现,电网智能调度自动化中需要格外关注调度数据的集成化发展方向。利用这种集成化的方式,在电网智能调度中,对系统中以分散形式存在的数据加以采集,同时综合运用及处理这些信息,并在此阶段整合与分享这些数据信息。利用这种模式,给国家电网智能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良好发展创造了相应的平台,在集成化发展之下,采集并科学分析电网智能调度中心的相关数据信息,然后利用这些数据信息判定资源的分配以及具体的处理办法,提升该系统的智能程度。

4结语

总之,调度自动化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任何一个元件故障,都将会影响最终显示结果,影响调度人员应对突发情况的决策部署,也会增加变电站运维人员的工作量,所以需要维护好每一个环节,确保调度自动化系统正常运作。

参考文献

[1]罗彬萍.电网智能调度自动化系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11):130-131.

[2]庞晓艳,李建,梁汉泉,李春艳.智能电力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构架及调度自动化现状研究[J].四川电力技术,2013,36(04):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