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心聚力”打造新能源电力基层党支部

/ 3


“四心聚力”打造新能源电力基层党支部

张国杰

华电山西能源有限公司新能源分公司 山西省 太原市 030006

关键词:新能源电力 基层党建 四心聚力


华电山西能源有限公司新能源分公司是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全国五大发电集团之一)在山西省管控区域所有新能源企业的主体单位,现有资产总额63.7亿元,装机容量125.38万千瓦。该公司机关第二党支部包括办公室、财资部、生技部、安监部四个部门,均为与生产运营基层场站业务密切相关的职能部门,现有党员21人。

自成立以来,该支部结合自身实际,坚持把围绕大局、服务中心作为体现支部业绩、展现集体形象的有效途径,形成了“四心聚力”工作思路,即恒心保安全、决心抢发电、细心控风险、热心真服务,最终凝聚为推动公司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在打造成为企业改革发展促进派和排头兵的过程中,成功树立起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品牌形象。

在“四心聚力”工作思路引领下,2020年以来,该支部面对安全生产任务艰巨、疫情防控点多面广、人员思想异常活跃的特殊形势,坚持有效发挥生产经营属性党支部的保驾护航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截止9月底,公司累计完成发电量10.61亿千瓦时,累计实现利润1.5亿元,为区域提质增效年度目标任务的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恒心保安全,抓好特色创新

以首创精神走好新的“长征路”。该支部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过程中,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将弘扬安全第一的思想、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作为支部一项长期任务常抓不懈。面对新能源增量迅猛、场站横跨全省各地、政策规定多样、文化融合复杂、监管点多面广等的管理态势,支部主动作为,广泛开展了“打赢安全持久战”金点子征集活动,在集思广益、博采众长,集聚党员干部智慧的基础上,最终促成企业创新应用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建立了“靶向管理+”独具特色的安全管理模式,通过实施“风电云警察”“自主应急”等八项举措,有效解决了新能源企业“无围墙”安全管理的共性难题,其成果不仅在公司基层得以全面推广,其经验在华电系统内外也已被借鉴应用。

以文化落地促安全管理创新。随着本质型安全企业创建活动的不断深化,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确保党员岗位切实履行好安全管理责任,成为该支部必须面对和解决好的一个现实课题。在此过程中,从加强思想引领、强化行为规范、提升素质能力入手,该支部坚持打造独具新能源特色的安全文化体系,广泛开展了涉及安全文化理念、故事、案例、漫画等系列征集活动,促成了《新能源安全生产事故案例警示图册》《安全扑克牌》等文化成果的涌现,以及“一人一机一码”、安全管理云台账、施工区域风险辨识二维码等新型管理手段的运用推广,切实以文化力解决了企业本质安全“人机环管”四大要素中的人的安全因素。结合春节、“两会”期间安全保电任务的落实,该支部大力倡导“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带动开展了“安全生产啄木鸟”“企业风险扫描仪”“隐患排查显微镜”等系列安全文化创建活动,在提高人员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安全技能的同时不断消灭违章、麻痹、不负责任“三大安全敌人”,持续巩固了企业安全稳定局面。

决心抢发电,做好组织保障

牢固树立“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理念,实现从配合到融合的转变,是新时期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支部建设新的内在要求。今年以来,该支部广泛运用“九维度解读报告法”先后学习了上级公司和企业年度工作会议精神,同时结合新能源公司与山西公司所签订的2020年业绩考核目标责任书内容,将凝心聚力,全力确保完成年度16.53亿千瓦时发电量,作为了支部党建工作融入生产经营的最终“落脚点”。

“党建+技术+攻关”,是该支部党员突击队的行动指南。广灵51#箱变放电故障发生后,面对上级督办约谈的压力,该支部多部门党员干部联合作战,冲锋在前,没有被困难吓倒,一个月内往返现场六次,终于排查出故障原因,最终用返厂检查性小修处理替代了更换新箱变,一次性节约了设备费20余万元。面对阳高116#风机偏航大齿损坏的缺陷,在厂家给出更换偏航大盘或坏件堆焊等高成本、长周期的建议前提下,支部相关部门党员联合成立课题攻关小组,在多日调研、多方咨询前提下,找到了只需更换偏航齿条这一低成本、短周期的解决方案。这些是新能源设备缺陷集中治理活动开展以来,支部党员突击队联合行动中一个片段,正是得益于行动的及时性和专业骨干作用的有效发挥,企业8个风电场风机故障台数从2020年初到目前下降比例高达81%。一批偏航、主轴、发电机、变流器等老旧难问题得到处理,设备可靠性和发电量均同比有了较大改观。

开设“党员课堂”,深化创新创效,是该支部提升队伍素质能力、激发干事创业热情的发力“拳头”。在充分运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基础上,该支部利用主题党日、学习强国APP和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积极架设党员集体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课堂,同时以业务技能培训、职工技能大赛、“两讲一创”活动等为突破口,广泛掀起党员业务大练兵的热潮,坚持号召全体党员在安全生产、设备治理、增收节支等方面当先锋、树标杆、作表率,充分发挥出“四个作用”。此外,成立了以支部党员苗瑞凌命名的职工创新工作室,坚持整合资源、内外联合,产生成果26项,成为了加快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党员示范先锋岗。

细心控风险,把好“矢量”控制

构建“四责协同”工作机制,是该支部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讲,就是夯实支部这一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党支部书记的第一责任人责任、压实支部纪检委员的监督责任、落实支部党员干部的“一岗双责”责任,并通过分类细化具体的责任清单,进一步明晰各级人员的履责责任和任务,加快企业清正廉明政治生态建设。同时,在继续做好党员廉政风险教育的前提下,认真落实《山西公司关于加强公司系统关键岗位人员监督的实施意见》《新能源公司关键岗位人员监督实施方案》(试行),明确出支部党员所涉及关键岗位11个,对关键岗位的业务流程、业务风险点和应对防控措施进行一对一规范、教育、防控,降低履职中的廉洁风险,进一步提高了管理过程中岗位危险源辨识评价质量。

抓好公司内控建设的制度、流程、信息、监管“四道防线”,是支部在“四责协同”工作机制运作下,助推企业内部风险防控、加强涉及华电国际、华电福新两家上市公司合规性管理的重要抓手。结合内部自查自纠工作的开展,支部结合近两年来巡视巡察、审计监督、专项治理等整治发现的问题,分类汇总为涉及检修技改、费用报销、制度建设等六个方面13项关键环节问题,在此基础上充分运用“1+1X”工作法举一反三,既加强对相关领域和问题的“回头看”,又聚焦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靶向治疗、精准惩治的改进措施和方案。同时,借助宣传栏、微信公众号多个宣传阵地,广泛发动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参与到“我为岗位内控建设献一策”征文活动中去,营造了“人人学内控,处处谈内控”的良好氛围。在支部的带领下,办公室修订完成管理制度14类147项,实现了区域安全生产、技改检修、技术帮扶、电量营销、企业管理的统一安排部署。安监部、生技部圆满完成了春节和“两会”期间的安全保电任务,并与华电电科院成立了技术监督联合办公室。财资部成立了“五大风电”项目融资专项组,全力保障了资金的按时到位;完成广灵增值税即征即退累计增利1242万元,保险理赔18笔收回损失195.2万元。汾阳风电党员干部坚守一线,坚持每日对故障风机进行统计总结,制定抢修计划,联系风机厂家人员利用小风天对风机设备进行及时精准消缺,最大限度提高了机组发电效率,其中2020年3-5月份,平均每月实际发电量实现月度计划的200%。

热心真服务,奏好“和谐”旋律

“围绕生产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生产”,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是不断增强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向心力,引领广大党员服从服务于企业中心工作和生产一线,切实解难题、破瓶颈,全面打造一流企业和一流队伍。在此工作思路下,该支部大力倡导“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作风,要求支部党员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牢固树立“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紧紧围绕一系列生产经营难题,带头冲锋在前、攻坚克难、永葆“本色”。

督促“下基层”,保持“零距离”,是该支部服务基层、融洽党群干群关系的工作理念和行动指南,并始终如一坚持落实到党员的日常行为和经常性活动中。在2020年组织开展了党员“1+1”攻坚践诺、服务基层活动后,年初恰逢运城地区遭遇50年一遇的暴雪,石槽沟36台、九河22台风机脱网,两个场站6条集电线路跳闸。险情面前,公司副总经理杨文忠身为支部一员,亲自带领支部生产口党员骨干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与场站职工共同穿着厚重棉服和雨靴,在雪山中徒步跋涉20公里查找隐患,风餐露宿历时8天,圆满完成了两站覆冰抢修工作,成为中条山上最早恢复送电的风电企业。办公室、财资部为解决场站“小、远、散”的工作协调难题,在支部群策群力、广泛收集信息的协调下,推出了“13710”提效工作机制和钉钉应用系统拓展升级,收到基层普遍好评。在全国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围绕“担使命、筑堡垒、战疫情”主题,该支部先后开展了志愿服务、谈心谈话、重温入党誓词等系列活动,要求支部全员在非常时期充分发挥“我是党员·我带头”先锋模范作用。面临战“疫”大考,生技部周密部署,实现各场站不倒班、连续值班40余天;安监部、办公室联合编制了疫情应急预案、应用了云会议视频通讯平台,并第一时间多方采购防疫物资、生活保障品克服交通管制送至各场站,切实为生产、防疫“两手抓、两不误”贡献了最大力量。

在企业成为集团公司“创一流”新能源示范创建单位后,支部先后开展了“创一流 建示范”专题大讨论和系列专题学习活动,要求全体党员干部紧紧围绕抢发电量、提质增效、安全稳定等企业中心工作,以对标为手段,以协作为方式,联合带动机关广大职工群众,携手共同推进生产经营核心要素和关键指标攻关,加快破解“卡脖子”问题,真正使每名党员都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使支部成为党旗高高飘扬的战斗堡垒。




作者简介:张国杰(1981.7―),男,山东省枣庄市人,2003年毕业于山东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学士学位,现供职于华电山西能源有限公司新能源分公司,政工师,研究方向: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工会和共青团工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