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除障碍点,疏通思维路——初中数学逻辑思维障碍的成因及大数据下的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7
/ 2

扫除障碍点,疏通思维路——初中数学逻辑思维障碍的成因及大数据下的对策

王玉平

浙江省诸暨市暨阳初中

【内容摘要】

初中数学学习是小学数学学习的扩展和深化,又是高中数学学习的必要准备,是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起着关键作用。初中是学生的逻辑思维由“经验型”过渡到“理论型”的阶段,而我们大部分初中生却存在着数学逻辑思维障碍这一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因此,对初中生产生数学逻辑思维障碍的成因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十分必要。 

【关键词】

初中数学,逻辑思维障碍,成因,对策

《教父》这部电影里面有一句话: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在这里看透事物本质的能力就是逻辑思维能力。

初中生需要将思维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难以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无法顺利完成思维方式的过渡,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对数学失去了信心,长此以往,在数学学习中形成了一定的思维障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要逻辑思维障碍是如何形成的,并克服这些思维障碍,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1. 不良学习心理形成的逻辑思维障碍

  1. 自卑心理

大多数中学生都有或多或少的自卑心理,总认为自己平庸无为。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的数学成绩与同龄人的差距越来越大,原来有的一点自信慢慢变成了自卑心理。一旦产生自卑心理,遇到稍难题直接求助于他人,有些直接对数学没有兴趣,思维缺乏主动性。

要克服这种障碍,对于学生而言,要实事求是,从自己的数学基础作为出发点,简单题不失分,逐渐树立信心,然后挑战稍难题,一步步循序渐进。对于教师而言,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数学基础不好且自卑的学生要适时鼓励,以提高他们勇于消除心理障碍、克服学习困难的心理素质。比如《平行四边形》的复习课中,对于平行四边形性质和判定的知识点,就可以找这类学生来归纳总结,这些相对来说比较好回答的知识,他们自然回答也比较顺利了。这样,就给他们更多表现自己成功的机会,教师再适当地加以表扬,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逐步转变失败心态,形成积极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内部动力。 

2、惰性心理

惰性心理是指学生依赖老师课堂讲解和同学课后的帮忙,满足于现有的思维模式,受现有的方法束缚,只能套用知识,模仿运用知识,不能创新、灵活地运用知识,是僵化思维的一种心理状态。[1]

要克服这种障碍,教师要启发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任务,不管是学校里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是自己课外买的参考书籍,都需要自己设定时间和期限,如果能提前完成任务,学生也会享受提前完成的成就感。比如教师可以要求每个学生在作业上写上自己完成作业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警示学生完成作业所需时间,长期以往,还可以锻炼学生惜时观念,提高解题效率,克服惰性心理。

3、学习意志品质薄弱

意志就是指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常以语言或行动表现出来。意志品质总与克服自身的和外部的各种困难相关联,是学生学习十分需要的学习品质,它常常决定学生学习成功与否。

例如在学习《一次函数图像》时,把原本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转化到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一个点坐标,学生要将数值转变图像,这种赋形思维的形成,本身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难点。他们对六年级的正比例、反比例知识点已经云里雾里,这里的函数图像更是难上加难,意志力薄弱的学生将被困难打到,遇难就退,选择逃避。

要克服这种障碍,从学生来讲,要提高对学习意义的认识,明确学习目的。要知道在学习和创造过程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要遇到各种困难,从现在起就要养成不怕困难、勤于思考,敢于提问、坚持不懈的学习品质。从教师来讲,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1. 不良思维习惯形成的逻辑思维障碍

  1. 先入为主的认知

先入为主的认识极易造成思维定势,干扰着新思路的形成。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获得解题的方法,由于多次练习已经在他们心理品质中稳固下来,形成一种心理定势。他们在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时,往往和这些稳固下来的方法直接联系起来,干扰、影响新思路的形成。

例如:在《勾股定理》一章中常会出现如下问题: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如果a=3,b=4,则c等于多少?多数学生回答是c=5,这就是受“勾三股四弦五”这一思维定势的影响。

要克服这种障碍,作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思考,要教学生画简单的情景图,借助直观,唤起表象,以帮助审题。教师还要注重认真审题的引导,作出认真审题的示范,教给学生认真审题的方法。读题时读到关键词句还要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使学生在读题时就学会抓住关键词,理解关键词的真正含义,从而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1. 重结果而轻过程的意识主导

数学学习要重视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强调尽可能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知识的发现、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但现在由于学业压力大,很多学生认为只要记住概念、定理、公式、法则,能应用这些解题即可,至于过程怎样他们认为是没有必要弄清楚的。但不重视过程的引导,只是单纯的记背公式,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也是不利的。

比如探究《多边形的内角和》时,如果教师直接告知学生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而不加以验证的话,学生只会解决有关多边形内角和的题目,对于其他多边形的拓展题,学生的思维收到阻碍。在这里教师可以先引导:大家都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那么四边形的内角和,你知道吗?由学生分组讨论,汇总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收集到如下两个方法:

方法一:用量角器量出四个角的度数,然后把四个角度相加,发现内角和是360° ;

方法二:把两个三角形纸板拼在一起构成四边形,发现两个三角形内角和相加是360°。

接下来,教师在方法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作辅助线,连结四边形的对角线,把一个四边形转化成两个三角形。

然后再探究五边形、十边形、多边形的内角和。由学生分组讨论后进行交流,得到证明五边形的内角和的方法:

方法一:从五边形一个顶点出发,把五边形分成三个三角形,3个180°的和是540°;

方法二:从五边形内部一点出发,把五边形分成五个三角形,然后用5个180°的和减去一个周角360°,结果得540°;

方法三:从五边形一边上任意一点出发把五边形分成四个三角形,然后用4个180°的和减去一个平角180°,结果得540°;

方法四:把五边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然后用180°加上360°,结果得540°。

类比五边形的内角和的探知方法,讨论起十边形、多边形的内角和。最终得到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层层递进,让学生经历探索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思维达到最佳的发展状态。“若把一个多边形剪去一个角,剩余部分的内角和为1440°,那么原多边形有几条边?”像这类题目出来,学生也不难解决。

【结后语】

综上所述,对学生逻辑思维障碍的疏导,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作为教师应随时观察和分析学生的心理,并通过“心理换拉”来研究学生“知识”故障原因,寻求合适的启发角度、排除影响学生解题的思维障碍,寻找突破思维障碍的最佳途径。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合理的锻炼和最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金玲.学生数学学习障碍分析及对策[J].中国学术期刊网

  2. 张鹏.平面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研究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18.

  3. 秦会龙.数学解题思维障碍心理分析及对策[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