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学校教育管理水平提升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9
/ 2

大专学校教育管理水平提升思考

章丽鸿 李琳

广东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学院 广东省广州市 510120

摘要: 大专学校学生有自己的特色,如何展开更好的管理教育,这些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综合性,需要站在更高的角度,转变思想、勇于实践,在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中实现学校管理的持续发展。此学校以及老师应该以合适的管理方法帮助学生分析其现状利弊,扬长避短,将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关键词:大专;教育管理;方法



现代社会要求学校管理要“以人文本”,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但当前的学校管理中,思想创新的不足仍然是影响学校管理水平的最大因素。例如,在学校管理中,一些管理者仍然崇尚“分数为本”的思想,在管理过程中就容易忽略人的发展和进步,使得其对学校的管理仍然保守、死板。再如,一些管理者保持“以权为本”的思想,认为学校管理就是“听话”、“照做”,不能够深入一线体验教学的实际情况,管理中只管听“领导”的,领导怎么说,管理就怎样进行,丝毫不能发挥学校管理者在学校发展中的纽带作用,不能很好的协调学校的管理活动和教学活动。

  大专学生和本科学生的管理方法和教学方法应该有所区别,本科学生愿意学习理论,专科学生对于理论学习一般不容易接受,对于动手实践的课程会比较有兴趣。但因为起点的确不一样。一般本科生在高中时就是有自动自觉学习意识的学生,专科生在高中时可能是比较不爱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到了专科学校,周围都是差不多的同学,所以学习氛围比较不够,自己如果不能自觉主动,就很容易互相影响。所以专科老师上课会更需要技巧,才能让学生能够愿意听课。

但专科生就业时心态比较低下,不太挑三拣四,愿意尊重各种工作,所以这方面有自己的优势。
  所以专科学生与本科学生相比,有其弊端,但也有其优势,因此学校老师应该帮助学生分析其现状利弊,扬长避短,将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一、分析专科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

因为专科学生一般比较不爱自动自觉的学习,所以学校会严格要求,来强制学生学习。比如现在一些学校强制学生上课交手机,不许睡觉。但因为难以奏效,就通过严格要求老师上课时刻关注学生有没有玩手机,睡觉等。虽然学校的出发点是好的,希望学生能够学习,但这种强制的方式其实很难达到目的。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学专业知识,就是没收手机也不会学习。而且这样通过严格要求老师管理来强制学生听课的方式,会容易引起师生矛盾,让学生更加不愿意听课。我们从小学习都有这样的经验,喜欢的老师,他们教的课也会学的好些,不喜欢的老师,他们教的课也不想学。有的学生爱上课是因为爱学习,有的学生爱上课是因为他们尊重上这门课的老师,所以让老师强制的没收学生手机的方式很容易让学生丧失最后一点学习的兴趣,所以个人认为这种方式并不可取。

笔者认为学校管理应该宽严有度,太松散当然不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太严格,也不行,现在的年轻人自我意识很强烈,尊师重道的思想并不浓厚,不像以前的学生那么听话,愿意服从。稍微不顺他们的意思,他们就很容易向外去抱怨,而不懂向内反省改正自己过失。大环境如此,到了大专了,基本习气已经定了,不像小学生很容易被老师引导。所以现状就是如此,想用强制的方式强行扭转他们会很困难,而且长期看来会有后患,不仅他们现在会抱怨,更加不愿意听课,还会彻底抹杀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未来也有心理阴影。所以笔者认为学校把责任下压到老师身上,严格考核老师的课堂有没有学生不听课的方式,会强迫老师严格盯紧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很紧张,时刻被管。这种紧张的气氛可能短期会产生大家听课的效果,但长期来看,是有负面影响的,学生会一想到上课就感受到压力,越来越不爱学习。也就是可能会导致越严格要求,学生越不爱学习的恶性循环。

校章是学校建设、发展中宝贵的经验积累,在学校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课改下依然要重视校章校规的应用,同时也应该重视校章校规的创新和完善。第一,打破教学管理中“成绩”的指导地位,以培养综合素质强的人才为主要目的,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老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第二,避免对校章校规的机械化应用,要结合学校管理的实际情况,灵活应用校章校规,以此促进学校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但绝不是让管理者不分黑白的“盲从”领导,也不是让其以校章为借口打击教学的新思想、新主张,应在学校管理理论的支持下积极实践,结合教学管理的实际体验完善校章校规,给教师提供一个更优良的教学环境,使其敢想、敢言、敢做;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其能够多思、多想、多做,以此体现学校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第三,发扬学校管理创新中的民主思想,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学校的管理活动中来,增强学校管理过程中教师、学生的参与度,以确保学校管理方向的准确性,学校管理效果的优良。


二、解决方法的探讨:

学校要求老师严格管理课堂这种方式容易让学生厌烦学生,那该怎么管理呢,笔者思考认为如果学校希望提升学生的听课率,应该在学校层面定规矩,不应该把责任完全推给老师。因为学生不是机器人,学生会有很多个性、情绪,需要老师包容、关爱、引导。所以学生和老师的关系应该是感性的。自古以来都说教育的本质是爱,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果通过行政手段让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变成如猫和老鼠一样关系,那就失去了教师最重要的意义。老师的意义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不是警察去对学生严格监督管制的,老师的身份和意义这个基本的概念如果定义错误,势必会导致后面很多的问题。有时候有的学生因为各种原因不爱听课,但因为慢慢在相处中敬爱老师,会变的爱听课。所以应该努力呵护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而不是通过各自规章制度让老师和学生变成猫和老鼠那样的天敌的关系。

其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加强人品教育。学生不尊重老师,不尊重规矩、对学习没有责任心,不愿意学习又想拿毕业证等各种思想问题,其实归根结底都是因为人品问题。学生不是机器人,是活生生的人,有很多的疑惑和烦恼。如果老师上课只是讲技术,忽略了人品教育,大专学生除非对技术很有兴趣或者很有责任心,否则是无心学习的,那么端正学习态度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而端正学习态度根本来说也是人品问题。所以老师上课除了讲解专业知识之外,还应该关心学生的思想问题,合理的引入到讲课当中,帮学生理顺思路。如发现学生不尊重别人时,帮学生理顺思路。我们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该怎么办?应该先尊重别人,可以举例子,冬天被子为什么是暖的,因为我们自己身体是温暖的,如果我们身体不温暖,被子也不会温暖,所以问题出在自己身上。有的学生觉得空虚寂寞冷,那么应该观察为什么同样的学校,有的同学活得很阳光开朗愉快,观察他们的心态和自己的差别,调整自己,就能解决烦恼了。

如发现学生总想不劳而获或者做作业、做实验总是着急马虎出错时,可以让学生们讨论脚踏实地好还是不劳而获好,并且在课程学习中有意识的引导他们注重过程,不要总盯着结果,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心态面对每件事,学生潜移默化就会不断改正错误的习性,自然不用强迫能主动负责任的学习了。比起强制性管理,梳理思路,教学生积累人品更加能起到深刻的影响。

可以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心态。近些年,学校文化建设开始成为很多学校管理和发展的积极诉求,大专院校管理不能离开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上要注意细节,从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以及校园标示等方面综合进行考虑,制定切合实际的校风、校训、校规,使其内化至全校师生的思想和行动中去.进一步将校园文化活动、文明创建活动和学校的德育工作结合起来,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给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







简介:章丽鸿(1980-),女,安徽安庆人,汉族,硕士学历, 计算机网络方向。 

李琳(1983-),女,陕西西安人,汉族,硕士学历, 计算机网络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