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多元智能理论与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整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9
/ 2

探讨多元智能理论与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整合

韩永娟

遂溪县第一幼儿园 广东 湛江 524300

摘要:在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体制内,学前儿童的多样化教育逐渐成为幼儿教育的主流方向,其中音乐教育对幼儿能力的全面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在充分结合学前儿童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对当下学前儿童的音乐教育方法进行分析,重点阐述多元智能理论对幼儿音乐学习的促进作用,对如何推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与多元智能理论的整合提出具体的实践措施。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前言:随着家长老师以及社会各界逐渐开始重视学前儿童教育,如何培养幼儿的音乐水平和音乐鉴赏能力成为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多元智能理论是由国外著名教育学家提出来的,我国学者结合中国儿童学习习惯,经过对幼儿心理学、教育学以及艺术教育的深入分析,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到对学前儿童的音乐教育中,对我国幼儿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依据。

1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现状

学前儿童教育是幼儿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过渡阶段,是义务教育发展的基础,因此针对学前儿童进行教育,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当前我国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还停留在给幼儿播放歌曲,让幼儿随着音乐舞蹈的初级阶段,忽视了儿童的全面发展,造成儿童对音乐不敏感,不利于儿童未来的成长[1]

2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与多元智能理论整合的必要性

多元智能理论对学前儿童的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既可以满足儿童对音乐学习的需求,又能保证教师音乐科目的教学质量。第一,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融入多元智能理论可以健全儿童的人格,提高儿童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提高儿童的艺术审美;第二,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可以帮助儿童进行全方面的发展,挖掘儿童在音乐方面的天赋,优化儿童的音乐知识结构,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目标的完成,让儿童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地发展,提高了儿童的灵活性,实现对儿童综合素质的培养。

3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与多元智能理论整合的具体实践

在对学前儿童进行音乐教育前,教师应对多元智能理论有清晰地认知,应充分发挥多元智能理论的优势,将其应用到学前儿童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对多元智能理论融入音乐教学的实践中,应在不断探索中,摸索出一套适用于学前儿童的教学模式,将此模式进行优化、改良,提高教师的音乐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以此促进儿童在音乐学习中不断成长[2]。多元智能理论与学前儿童音乐教学科学融合不仅促进了教师在备课期间进行多样化的教学设计,也增加了音乐对学前儿童的吸引力,提高了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利于学前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3.1情境创设法

情景创设的教学模式是指教师通过特定情境的创设,对儿童进行情境引导,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刺激幼儿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当今的学前音乐教学中,是较为常见的教学方式,对开发幼儿智力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音乐的情景教学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语言、玩具、旋律或节奏作为引导手段,为幼儿创设生动真实的音乐场景,激发学前儿童的学习兴趣,带动其他儿童融入到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促进了儿童的个性化发展,尊重了儿童的成长规律,有利于健全学前儿童的品格,增强儿童的集体合作精神,培养学前儿童的音乐审美能力,激发儿童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小猪佩奇》的音乐作为教学材料,在对学前儿童教学过程中,播放音乐,教师可以根据儿童呈现出的音乐表演差异,对不同音乐基础的儿童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想要达到的教学效果,根据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音乐情境,引导儿童参与到音乐学习过程中来,通过幼儿对歌曲的反应情况,模拟出幼儿日常的生活情境,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将歌词内容进行动作编排,充分调动儿童的肢体、感官和情感,达成三者的统一,进而体会歌曲中欢快的情绪,提高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

3.2合作教学体系

在多元智能理论与学前儿童音乐教学相结合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幼儿价值观念的培养,以多元化教学理论为主,对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建立完整的合作教学体系,以此为基础,对幼儿展开音乐教学。教师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体系中,要对儿童进行思维模式的训练,将有意训练和无意训练相结合,符合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年龄特点,满足了幼儿对音乐学习的基本需求。合作教学体系是以音乐表现和音乐表演为核心的,将儿童的日常表现和儿童的音乐表演能力进行科学组合,利用音乐旋律优美、愉悦轻松的特点,为儿童提供与人交往与合作的机会,提升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其音乐合作精神。例如:教师在进行合作式教学时,可以组织学前儿童进行分组讨论,讨论的主题是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儿歌,讨论结束后,轮流请各个小组代表对歌曲进行演唱,演唱时要加上肢体动作,表现较好的小组可以集体在同学面前展示,培养幼儿的交流合作能力,对个别有领导能力的要开展个性化教育,培养儿童的学习和组织能力。学前儿童在对歌曲进行表演时,教师要适当对其进行鼓励,在儿童演唱过程中,教师不要轻易打断儿童的表演,避免儿童出现胆怯、害怕、自卑等不良心理,充分提高儿童的自信心。音乐合作教学体系的建立,将学前儿童的音乐教学变得灵活且生动,更好地促进了儿童音乐能力的发展。

3.3互动探索教学方式

在幼儿的音乐启蒙阶段,幼儿教师对幼儿的音乐发展水平起着关键性作用,教师要对幼儿进行正确的音乐方向指引,明确教学目标,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互动探索式教学是一种依靠教师引导儿童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设计环节,培养幼儿的能力,教师通过对教学环节的设计,满足儿童自主能力的开发需求,设计适当的音乐类问题,达成引导儿童思考的目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将儿童引入专业的音乐知识领域,使得音乐素养高或音乐鉴赏能力强大儿童有机会丰富自己的音乐知识,保证幼儿能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音乐创作,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儿童对音乐的认知能力[3]。例如:在《小动物的叫声》这一课中,音乐教师通过播放课前收集到的各种小动物的叫声,让幼儿在听的过程中,感受动物声音的节奏、音色、力度、速度等要素,对较难的动物叫声可以二次播放,播放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声音模仿,在模仿过程中,探索动物叫声与动物体型之间的关系,培养儿童的听音模仿能力,加深幼儿对歌曲音色以及旋律的印象。

3.4乐器演奏式教学

在学前教育中,音乐教师可以充分发挥音乐学科的独特魅力,教学时对乐器进行演奏,让儿童在乐器的演奏过程中,体会音乐节拍和音乐节奏与乐器的完美融合。例如:教师在教授《下雨了》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不同乐器分别对自然界中的各种声音进行演奏,风声、雨声、雷声等,引导儿童发现鼓声与雨点落下的声音相似,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事物的观察能力。教师要在充分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对儿童进行差异化分层教学,对部分音乐基础好的提高标准,让幼儿尝试对感兴趣的乐器进行操作,锻炼幼儿的实践能力,提高儿童对乐器的注意力,实现多元智能理论教学与学前音乐教学的统一。

结论:综上所述,学前教师要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将多元智能理论教学方式融入到学前教学过程中来,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手法,对学前幼儿音乐课程进行优化,发挥音乐学科的艺术魅力,促使幼儿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不断突破自我,挖掘幼儿的音乐潜能。

参考文献:

[1]聂珺.关于多元智能理论与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整合探讨[J].北方音乐,2018,038(019):229-229.

[2]胡多歌.多元智能理论与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整合研究[J].艺术评鉴,2019,000(006):107-109.

[3]侯敏.多元智能理论在学前儿童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037(006):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