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微诗教学的模式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9
/ 2

小学微诗教学的模式初探

祝江丽

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第四小学 335200


摘要: 微诗又称微型诗。顾名思义就是篇幅短小的诗作,古人的绝句可谓是微诗的远祖。1996年《微型诗》刊《创刊词》中明确提出:“微型诗是从小诗中生发出来的一个分支,由于人们业已习惯的小诗最少句式是四行体的绝句,因此,比小诗更小的微型诗的句式是一至三行。”

关键词:小学,微诗,教学模式

正文:在《新课标语文教学》的指引下,教师要改变以前普通的教学方式,建立让学生在自己学生中深刻体验到古诗的词句美、意象美、韵律美的课上学习方式,融入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初步探究了小学微诗教学的模式。

  1. 微诗新授课型

(1)认识微诗

微诗,也叫微型诗,是从小诗分离出来而形成的一种独立的诗体,它的内容是诗,形式是微型,即除题目外1-3行的诗。题目是微型诗的组成部分,也是微型诗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2)明确写微诗的基本要求

1、要求三行内,三十字之内,每行不能超出十三个字。

2、诗题不出现在诗文中,诗文中一般不能有重复的字。

3、诗文中通常不能出现标点符号和成语;

4、大多数诗文里都会出现“的”字,但“的”字的出现不能超过3次;

5、通常不加标点符号,常用空格来断词断句。

(3)范例学习

微诗《花》

文/欧阳晨曦


校园的精灵

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酿出 甜蜜

小作者在写这首诗时,抓住了花儿香甜可爱的特点,采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把“花”想象成“校园的精灵”,构思出“花香在校园弥漫”的美好意境,赞美花“酿出 甜蜜”这一美好主题。所以,这首诗其实就是通过把比喻句“花就像校园的精灵,弥漫在每一个角落,酿出甜蜜”改写所得,只是在微诗中,省去了比喻词“就像、宛如、好像”和标点符号,然后按三行的格式进行排列,在适当的地方用空格来断词断句。

因此,我把写微诗入门的方法给学生归纳为以下几个要点: “抓特点,展想象,构意境,表主题”。附:例《花》:

抓特点:香甜

展想象:(好像)校园的精灵

构意境:花香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表主题:赞美花香,花就像校园的小精灵,表达对花的喜爱之情。

(4)学写微诗

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发挥想象和联想。学生自由创作后,自己朗读修改,和同学交流自己微诗的亮点和不足,取长补短。

  1. 微诗鉴赏课型

小学生以激发学习兴趣为主,多以欣赏鼓励的方式引导学生。学微诗,读和赏是紧密相连的,鉴赏微诗必先读微诗,在读中才能更好地品鉴微诗。鉴赏主要是围绕微诗的美学价值以及表现手法等方面,主要方法为画面想象法,读完后,你的脑海中有什么样的画面?当学生脑海中的画面变得清晰,那么这首微诗的意境也能慢慢品味了。

鉴赏微诗题目、新鲜感的词语锤炼、诗人所建构的意境、表达的主题、诗的语言、写诗的技巧、引发的思考等方面都可以成为学生鉴赏微诗的角度。如微诗题目《花》、《桌子》、《粉笔》、《月》等以事物原形象作为意象的,也有微诗题目本身就具有意象的,如《爱绘画的蓝天》、《又到栀子花开时》等。诗歌是需要朗诵的,诗中的形象、蕴味、感情,在一次又一次的朗诵中,逐渐清晰若隐若现,反复朗读,诗中的情感就会从诗中跳出来,感触心灵。

在《春》的鉴赏课中,教师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融入到诗中,教师先播放春的视频,再将春景象展现在学生眼前,营造真实的环境氛围,然后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这样学生就有了更深的认识。在鉴赏《春》的微诗时,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从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方面去触摸寻找,其中诗的味道也就丰富了。

微诗《春》

文/冯一璇

小芽儿伸长脖子

探出头 好奇地

看着大地复苏


赏读:春天是多姿多彩的世界,在小朋友眼里充满了欢乐,且看冯一璇小朋友的《春》。首句“小芽儿伸长脖子”,“小芽儿”说明这是早春时节,小芽儿才刚刚伸长脖子,多么富有情趣呀。难怪会“探出头”,好奇地“看着大地复苏”呢。整首微诗巧妙地运用了多组动词“伸长”、“探头”、“看着”,将小芽儿拟人化,形象化。善于运用动词,会给你的微诗增色不少。“好奇”一词也充满想象力,小芽儿出来活动活动了,大地复苏,给人们呈现一派生机复苏的蓬勃景象。

欣赏身边小诗人的微诗,调动了学生写微诗的积极性。要提高鉴赏水平,一定离不开微诗名家。赏读名家名作,让学生走进名家诗作,感受名家气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文学素养。

夏维纪是江西鹰潭市退休干部,信江韵微诗社、鹰潭市微诗协会总顾问。著有文集《东篱菊开》《微言细语》《花甲之年》,诗集《跫音如歌》等。

每天清晨,夏老都会分享一首他的新诗,他说一天写一首新诗,写成习惯了。每天清晨,打开手机,夏老的诗会如约而至。他是德高望重的微诗名家,慈祥睿智。

诗作:

《梦的温度》

文/夏维纪


放个名字进去

到黎明时分

便能孵出一树花来


赏读:梦是清晰而又朦胧的弥漫,离奇玄妙的境界,只要你:放个名字进去/到黎明时分/便能孵出一树花来。名字是梦的修饰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梦,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段也会有着不同的梦。梦在诗人眼里,不过是个“名字”的区分。一个平静的黑夜来临之后,一轮暖和的旭日升起之前,所谓黎明前的黑暗。人生路上也许每个人都会有在黑暗中煎熬的经历,百感交集会悄悄潜入了梦的思绪,而梦醒时,却带着炽热的体温。

诗是凝练的,浓缩的精华。三行微诗,要把明确的感情、鲜活的意象、完整的创意表达出来,非“独辟蹊径的精巧构思”不能为。微诗少到一字定乾坤,多的二三十字,以最有限的字句,拓展出无限的空间,以最精短的形式承载着博大的内涵。

这首诗妙就妙在那个“孵”字,既回应了诗题中“温度”,又形象地展现了梦的柔情,更重要的是其“孵”的结果匪夷所思,“一树花”是梦醒后的回味,读到最后,我们方才醒悟:原来这是梦想成真的祈愿。人生需要这样的梦,需要这样有温度的梦,熬过了黑夜,迎来黎明的曙光,那是梦想便会开出美丽的花来!


  1. 微诗写作课

微诗短小精炼,适合小学生阅读和创作。在微诗创作课上,主要以激发

想象力,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主要的教学流程为:朗读-鉴赏-创作-交流。出示微诗名家的作品或者身边小诗人的作品,让学生自由地朗读,发现微诗的一般形式上的特点后,说说读完后的印象,脑海中会出现什么样的画面,鉴赏诗的语言、内容、主题、意境等。接着教师唤醒学生的生活积累,鼓励学生自由表达,交流自己微诗创作的思路。

如学生在创作《阅读》为主题的微诗,先联系生活实际,用身边的阅读事例,鼓励学生阅读,传递出阅读就像呼吸一样自然,一样重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用笔书写你的阅读,阅读会引发你的哪些思考呢?先来聊聊,生自由说后再动笔写。点评分享环节,让学生享受微诗创作带来的自信和快乐。

微诗写作讲究空白,给观赏者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微诗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能感受微诗的艺术特色,从而

受到美的熏陶感染。

结束语:诗是我国伟大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精华,是我们珍奇的宝藏,作为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掌握诗的感情,采取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热爱微诗的兴趣,引起大家的共鸣,这样才能让学生喜爱诗,热爱我国文化;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学习,陶冶性情。

参考文献:

[1] 吕进,中国现代诗体论.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2] 王秀梅.推开童诗的门—儿童诗阅读教学与创作.青岛: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18.

[3]李继兰.浅析小学语文的古诗教学如何有效开展[J].学周刊,2020(23):79-80.

[4]杨玉民.如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巧妙创设情境[J].课程教育研究,2020(26):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