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学生心扉,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9
/ 2

打开学生心扉,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钟红梅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第一小学象山校区 666200

教师,是阳光下最伟大的职业,被人们誉为“辛勤的园丁”在班级工作中,教师扮演着决策与管理、组织与协调、教导与服务等多重角色,正因如此,教师必须具有一套符合社会、学生、家庭等需要的角色行为。在这个信息千变万化的时代,过去家长式的师生关系已经不再适合当今的学校,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师生之间应建立一种和谐、良好的关系,要和学生做朋友,平等地进行沟通,必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犹如一股新鲜的血液融化了僵硬的、传统的教育思想,它使师生交往在更加融洽的氛围中互动,打开学生的心扉,走进学生的心里,感悟学生的真情,使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近几年来我的教育生活就犹如丁香般悄悄绽放。

一、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我们班的小王同学是一个胆小,又有些口吃的孩子。今天的语文课上,该轮到他演讲了,只见他涨红着小脸,低着脑袋磨磨蹭蹭地走上讲台,结结巴巴的,声音蚊子一般大小,他越是惊恐,学生们越是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看着他,小王同学竟然紧张的哭了。看着他痛苦的样子,我懊悔地自责起来:真不应该让他演讲,让他在众人面前出丑,刺伤他的自尊心,可是如果不让他参与,不是更挫伤他的积极性吗?在这尴尬之际,我倏地灵机一动,捕捉到了瞬间灵感:这名学生不就是不习惯在众人面前说话吗?我微笑地对大家说:“请大家趴在桌子上,只需用耳朵听就可以了。”学生们立即明白了我的意思,都假装若无其事趴在桌子上。小王同学慢慢地把头抬起来,从他明亮的眼睛里我看到了轻松和自信。他演讲的声音逐渐地洪亮起来,语句也不再在断断续续了,似乎也不结巴了,他越讲越动情,竟然演讲得生情并茂。

此时此刻,就象有一股暖流涌遍了我的全身。不知在什么时候,同学们早已抬起头聚精会神地听他演讲了。他早已不在害怕,他镇定自若的和大家的目光对视着,他的演讲获得了圆满成功。小王同学脸上带着灿烂的微笑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学生们使劲的为他鼓掌,我也拼命地鼓掌,为他闯过难关,赢得自信,更为我自己鼓掌,能在关键时刻如此地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心里。难道不是吗?孩子的心就如同破土的嫩芽,老师对他的一点点保护就如同丝丝春雨让他有了争春的勇气。

在以后的日子里,他的笑容越来越多了,后来竟然成了班级的骨干。小王同学在日记中写道:是您的尊重和鼓励使我扬起了生活的风帆,我非常的爱您,谢谢您!您是我生命的领路人。

二、要关心学生

所有的学生都希望得到关心,好学生如此,后进生更是如此。所以在课堂上我常用一些鼓励的话说:“加油!做的非常好……”使不同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喜悦和自身价值。对学生的消极情绪,思想顾虑,精神负担和困难要给予耐心指导和帮助。对于那些体育成绩不好或进步不大的学生,努力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并找出他们的优势所在,鼓励他们。学生对老师这种没有在大庭广众之下点名批评,而是个别帮助他们分析得失的做法很满意,在你的教学中学生也会很配合,也会学着关心别人。

三、宽容学生、了解学生

每一个人都难免犯错误,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未成年的学生。他们所犯的错误大多数是无意的。我的原则是对任何一个学生,不提以往的错误,不戴有色眼镜看人,平等对待。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有一颗宽容的心,允许学生在错误中成长。只要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改正过来,就是好样的。 严肃中体现活泼、严厉中体现关爱、严格中体现宽容,师生距离的拉近有利于促进良好氛围的形成,良好的氛围有利于促进老师的教学和管理,长此以往,形成良性循环,学生在快乐中成长,教师在愉快中教学,何乐而不为呢?

要努力成为学生的心理医生。学生的心理状况极为复杂,有的因家庭关系破裂,缺少温暖而自暴自弃;有的因自我约束力太差而无心向学;有的因家庭经济比较困难而郁闷寡欢;有的因智力低下、基础薄弱、学习方法不对头导致成绩低下而缺乏自信;还有独生子女因缺乏困苦的磨砺,稍遇挫折便产生退缩、难过、不安的情绪,更有青春期阶段,学生不时出现的悲观、烦恼、焦虑、感世界,对学生多亲近、常倾听、勤观察、多调查、善分析,去交流、去沟通、同时不失时机,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对症下药,给予引导、教育、疏导、关心或鼓励,激发学生走出困境的信心,指点他们人生的方向。尤其是对待犯了错误的学生,既不能听之任之,不管不问,也不能大声呵斥,予以白眼,而应心平气和地与之促膝谈心,以平等的朋友关系对待他们,用诚恳、真诚的话语打动他们,用真挚的情感感化他们,努力使他们的思想言行、学习态度、纪律观念等稳步提高,一步一个脚印朝前赶。

四、努力探寻学生的需求

今天,我满怀激情的去上课,因为我要为学生们讲现代著名的文学家巴金的文章《鸟的天堂》,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在备课时我就被作者所描绘的美景所陶醉,直到我走上讲台,还一直陶醉在“郁郁葱葱”、“绿树成荫”、“枝繁叶茂”、“树大根深”的美妙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会作者的写作手法,我精心的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我是多么渴望学生能和我一起共同享受大自然的风采啊!我满怀深情地开场白:“盼望着,盼望着,近了,更近了……百鸟争鸣……”我原以为学生会被我精美的导语所吸引了,哪儿曾料到绝大多数的学生表情木然,心不在焉,只有几个学生为了给我面子强打精神附和着。我的热情一下子被浇灭了。这儿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强忍住怒火,又重新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开始生动的讲解生机盎然的“大榕树”:同学们,你们瞧,多美的大榕树啊!这棵榕树长得怎么样呢?谁能告诉大家?

同学们懒洋洋的瞅着我,无一人回答。我着急地说:“这个问题非常简单,答案就在书上”,只有少数几个学生的眼睛机械地在书上瞟来瞟去。我真是没辙了,他们竟然对这么脍炙人口的名篇无动于衷,兴味索然,孩子的夏天到底在哪儿?我无耐的望着窗外,夏天的校园显得更加生机勃勃:绿草如荫,碧树成荫,还有几只美丽的小鸟在树上叫呢!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新鲜空气,猛然间,我似乎明白了学生们为什么会对如此优美的文章毫无兴趣,不是文章不好,不是学生不好,而是我的教学方法……

外面阳光明媚,我灵机一动,说:“大家一起去校园里观察那棵,不过,老师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要仔细观察,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具体描绘,和大作家巴金比一比,看谁写得精彩?”“好”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精神倍增,飞快地跑出教室,去领略夏天的阳光雨露了。望着学生们欣喜若狂的样子,我欣慰极了,可欣慰之余,还不免有些担心:学生们能认真观察吗?教学效果能更好吗?哎!先别多想了,不尝试怎么会知道呢?

第二天我忐忑不安地去上课,真是让我喜出望外,一双双高举的小手就足以让我心满意足,证明一切了。平时一向不爱举手的小玲同学抢先回答:“夏天的榕树绿得迷人、绿得耀眼,真是可爱极了!我抓住时机立即问道:“为什么绿得耀眼呢?”她满有信心的回答:“因为榕树的叶子太绿了,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更绿,绿光直照到眼睛里,所以用了耀眼。”

是啊,教育教学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它的心理研究比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尤其是从事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者,这方面的研究就更为重要了。

要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这门课程,首先就要让学生喜欢你这个人,你这位老师是否能和他做朋友,是否能和他说心里话,是否能讲他喜欢听的故事等,这些就决定了你是否会被学生喜欢,从而喜欢上你所教的这门课。多和学生讲有趣的故事、多和学生讲讲心里话、常常和学生一起看课外书并交流心得、尝试一种方式在学生中找知音、和学生一起做有趣的游戏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