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构建策略浅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9
/ 2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构建策略浅探

田小龙

甘肃省礼县第三中学,甘肃陇南, 742214

摘要:新课改引领教学理念的更新,聚焦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有效课堂的构建。在此背景下,传统的被动式教学模式已然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学需要与学生的学习和能力发展需要。而要想促进有效课堂的构建,教师就需在深入领会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树立对“有效教学”执着追求的理念,引导学生逐渐建立自主的、灵动的、合作的学习方式,以获取理想中的教学效果。本文对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方法与策略展开相关论述,以望进一步深化化学课程改革,促进化学有效课堂的构建与生成。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构建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模式已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职责也由课本知识的灌输逐渐转向了教授学生学习技能,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意识和态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尽早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并立足学生特点与学科特点,对传统化学教学的理念、模式、方式与方法进行大胆革新,以使传统课堂长期以来低效的现状得以及时扭转,从而促进高中化学有效课堂的构建与生成。

一、注重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意愿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其强调无论做任何事,事先都要有充足的准备。而一节课的成败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入环节设计得是否成功。有效的课堂导入就像是一把锤,可以敲定学生的心灵,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之初,教师一定要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摆在首位,并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教学的具体内容和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导入方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从而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课堂导入效果。

在教授新课《基本营养物质》这节之初,我先是利用课件播放了一段深受三聚氰胺奶粉毒害的儿童的悲惨画面。之后,我向学生讲解了奶粉中含三聚氰胺的危害,并分析了三聚氰胺与蛋白质的关系,以引起学生对不法商人的愤怒、谴责和对蛋白质有关知识的好奇和急于探索的迫切愿望。再如,在教学《物质的分类》这节内容之初,我先是以视频的形式展示了“沃尔玛”超市中琳琅满目的商品,并向学生问道:“如何才能最快地在超市里找到饼干?”学生答道:“先去食品区,再找饼干的货架。”接着,我追问道:“超市里有成千上万种商品,为什么你能够迅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学生答道:“因为超市里的商品都是分类摆放的。”于是,我顺势引出了新课:“这说明了分类法是十分便利和有效的,其实分类的方法不但在生活中经常遇到,在化学学习过程中也普遍存在。”如此导入,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二、借助电教手段,突破教学难点内容

鉴于化学学科本身独具复杂性、抽象性和微观性的特点,决定了仅凭教师一味地口头讲授非但不能令学生快速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甚至还会在极大程度上导致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厌恶和抵触情绪。而电教手段凭借自身强大的影音功能,日益受到了广大教师的青睐和积极推崇。将其有效运用于高中化学课堂中,不仅可以增强化学教学的形象性和直观性,而且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抽象的化学知识,从而有利于实现教学难点的突破,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

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了很多化学反应,并能够根据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这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但尚未对氧化还原反应形成清晰的概念和认识。由于得氧失氧并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所以为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内容,我决定引导学生从化合价的层面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即借助flash直观呈现该反应的动态过程,以使学生能够对原子的迁移过程和化合价的升降情况进行直观感知,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化学反应的变化过程。如此,通过借助电教手段辅助教学,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而且还突破了教学难点,加深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掌握。

三、开展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应“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的号召,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尽早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并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基于合作学习这一形式来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以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和实践能力的有效培养。

在教学《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一节时,我先是以“为什么有的食物易变质,有的不易变质?”“为什么食物放在冰箱里不易变质?”和“食物的变质腐烂是一个什么过程?”等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运用化学视角去观察生活中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问题,使学生对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初步认识。在引入了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因素”这一问题展开交流探讨,并自主拟定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步骤,进而利用现有的实验用具和药品进行合作探究。如此,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不仅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实现了教与学的相互促进。

四、实施分层教学,兼顾学生学习需要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承认并注重学生在智力发展、爱好取向、能力倾向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对课堂教学进行合理分层,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域内得到充分发展,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既是迎合新课改以生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更是兼顾学生学习需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客观需要。

《硫和氮的氧化物》这节所涉及的知识内容有:硫、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的性质,二氧化硫的氧化还原性、漂白性、用途,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本节知识的内容深浅、难度高低进行了归类。其中,关于物质概念性的认识,属于基础知识,我便将其归到了针对基础层学生的教学目标中;关于实验现象的原理认识、具体操作等属于基础知识的深化部分,我将其归到了针对中等层学生的教学目标中;而关于根据物质的结构示意图与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式来判断该物质的相关信息,并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分析陌生元素中,则是针对优等层学生的教学目标。如此,通过将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分层,不仅兼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而且还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发掘了学生的学习潜能。

总而言之,要想促进高中化学有效课堂的构建,教师就需尽快走出“教教材”的误区,尽早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并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不断调整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与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玉芹.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35):93+99.

[2]苗健武.实现高中化学有效课堂的几点思考[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7,31(05):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