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行业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0
/ 3

产教融合行业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研究

高兴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株洲 412000


【摘要】现代社会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各个院校开展进行,也给现代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带来了新的变化。现代高等教育的体系已经从“精英化”过渡为“大众化”,因此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将面临新的局面,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时期的机遇和挑战,和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从这一角度来看,我们如何将产假融合行业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当中,不仅是未来教育领域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教育活动展开的一种新途径。

【关键词】产教融合;行业文化;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


早在2014年,国务院就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当中也明确提到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重点在于满足“产教融合”的发展目标。因此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程和思政教育工作将围绕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进行针对性探索。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优质技能型人才,大学生作为宝贵的人才资源,承担着社会发展民族复兴、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战略职责,现代教育的目标也旨在将他们打造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发展要求下,人才的意识教育与思想教育将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决定我国是否能在今后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有利地位。


1.思政教育融入产教融合行业文化的社会背景

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可以从结构上进行界定和划分,让教育工作者们可以按照教育目的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和课程设计方案。在产教融合行业文化的社会背景之下,我们需要关注情境体验、情境模拟或是社会实践等不同教育方式的开展形式,促进学生的个体参与和亲身体验,让其获取学习经验。因此产教融合背景之下,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也会发生转变,以学生的直接经验获取作为课程内容展开相应的活动。

产教融合本身有着其独特的定义和内涵,是一种将科技研究和学术研究进行融合的发展方式,体现的是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要求,以学生的就业发展为导向。这样一来,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内部和社会的不同环境资源建立社会和学校之间的双向教育介入机制,让学校内部的理论学习和企业实训与未来的人才培养进行有机结合。这样一来,我们不仅可以注重学校内部的理论知识讲解与传授,同时还可以将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相关的教育行业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知识结构、岗位工作能力和实践技能水平,这对于学生全面发展意义重大,尤其是对于现代大学生而言现实作用更加突出。


2.产教融合行业文化下的思政教育开展原因

要想将教育工作落实到位,我们就需要了解教育体系产生的根本原因。由于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之下,教师和学生的“定位”都发生了明显改变,且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所以我们也应该关注未来的新形势与教育开展方案。产教融合行业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根本原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传统思政教育存在的根本缺陷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传统教学的主要缺陷在于一味地灌输知识或是行业技能,未能针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度研究,这样一来即便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他们却无法在学习过程当中处于主体地位,创造性思维也会因此而“缺失”。思政教育本身的目的与功能在于激发学生内在的道德需求,形成自身的道德习惯和道德意识,这显然是传统教育工作无法达到的根本目标,也是我们需要在今后的教学环节应高度重视并解决的问题。在未来的产教融合背景之下,教学成果将直接体现在学生实践活动与科研能力的表现上,新形势下的教师也会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与时俱进地改进现有的教学模式,重新将教学环节进行设计,不断地将思政教育与产教融合行业文化进行结合,让学生了解到更多行业发展的关键内容,提升个人意识水平。

2.2 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

产教融合的核心在于实现学校办学与市场发展之间的接轨,充分体现出时代发展要求与市场变化动态的特点。因此,未来的人才培养目标会变得更加明确——朝着社会发展的角度进行研究和探索,培养社会发展需求的全能人才,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开展方式进行人才的“提前培养”。在这一方面,德国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方案可以为我们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作用。在该教育体系下,学生在工厂内部的角色定位是“学徒”,跟着岗位技术人员学习专业的操作技巧;在学校内部,他们的角色又转变为“学生”,目的在于掌握行业知识,并将这些专业知识应用在今后的岗位工作当中。因此,中国的行业发展趋势让产教融合的特色进一步突出,所以办学要求也会发生转变,思政教育会将目前教学内容当中的抽象理论通过教学行为的诠释,将其转变为学生可以接受并且可以应用的思想教育资源。换言之,学生也能够掌握专业知识和知识应用能力,其实践意识和创新水平将被提升至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实际上任何学科知识的掌握,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能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所以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要求注重岗位实效性,这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注重实效性的前提下让学生掌握终身受益的思维能力与理论知识水准。

2.3 马克思主义下教育的实践观

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会变得更加紧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认为,人本身是一种实践性的存在,人的思维具有明确的客观真理性,这本质上也是一种实践层面的问题。人,应在实践过程当中证明自己的思维真理特征,在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当中进行实践,以理论为参考标准,在客体的参与环节当中获取“真知”。早在20世纪80年代,世界各国内的教育学家就针对体验式教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某些关键理论。例如杜威就认为,知识的获得应该与生活经历的获取进行结合,最好的教育方式也是从“生活中学”,从“做”中学,才能让学生获取经验,吸收教训,逐步完成成人到成才的转变[1]

从这一角度来看,这与产教融合行业文化的教育价值相互对应。产教融合下的人才培养工作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在日常知识的掌握过程当中也会模拟生产环境,甚至是直接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生产与科研工作当中,在真实的实践环境下锻炼操作水准,发挥主观能动性。无论是企业还是院校,他们始终都将人才培养作为最终的发展要求,行业和企业都是人才培养成果的评价主体。因此,在专业设计层面,很多院校会将课程变得非常灵活,一方面适应产业结构变化调整的需要,选择发展一些有潜力和有实践意义的专业,让专业满足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另一方面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核,以过程考核和实际操作考核结合的方式代替传统的结果性考核。


3.产教融合行业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主要措施

3.1 思政课的体验式教学设计

思政课的体验教学设计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展开。一是情景模拟方法,指的是在教学过程当中通过情境设置的方法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学习内容,让学生的生理、心理机能都能得到发展。我们在进行思政课内容的学习时,不妨融入一些行业发展特点与社会典型现象来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让学生对某一种行为形成认知和本质分析意识。例如,2020年以来中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都面临着新冠疫情的影响,口罩的需求量在短时间大幅度上涨,且在很长时间内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在此背景下,一些不法企业开始将目光放在生产劣质不合标准的口罩上,大批量生产劣质产品,无法对人体健康起到保护功能。这种社会典型问题可以成为情境模拟的主要对象,让学生在“社会领域”当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理解教学内容,并在短时间内不断地提升个人认知能力。此外,产教融合行业文化还可以通过户外实践学习的方式达到教学目标,以社会实践与理论教育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不断提升个人能力,锻炼品格和毅力[2]

从课程设计的角度来看,思政教育课程不仅可以围绕传统的思想品德课程,还可以将其融入不同学科的知识教育环节。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但主要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需要自行地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在长期的思考之后学生也能形成自己的思维意识,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评价环节,教师的重点应该放在参与过程的评价环节当中,重视学生在学习环节的参与程度,尤其是对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行业文化了解程度,将学生的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进行结合,让学生从体验中了解行业发展的规律,助力于人才培养。

3.2 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

企业文化体现的是企业的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一个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能够长期伫立的原因也在于企业员工内部的归属感和人文管理理念,是企业的“灵魂”所在。因此,产教融合不仅要求学生进入企业内部进行顶岗实习,还需要学习企业文化,学习企业的生存之道。这样一来,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可以获取竞争意识,获取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个人的吃苦耐劳精神,对于学生的职业生涯而言意义显著。因此从高职院校的角度来看,应该在思政教育中充分融入优秀的企业文化,将一些知名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价值观、人才观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熏陶。企业文化同时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其中很多企业的文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价值,甚至可以作为人才培养时的参考标准。例如我国本土品牌海尔,其核心价值观就是明确的是非观念,认为只有不断否定自我,才能挑战自我并提升自我,所以其企业作风和人才观念都围绕管理创新所展开,强调人的价值实现。企业文化不仅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关键内容,同时也是现代人才培养时的信条。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学习,学生可以丰富自身的思政素养,并从企业真实发展案例的学习环节中,更快地了解自身在企业未来的角色定位,让自己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工作习惯。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下,互联网对于教育的支持作用非常显著,企业文化的融入也可以通过微信平台、QQ群等方式进行宣传,将新媒体作为教育载体,重视文化资源和网络技术手段的有机结合。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了解顶岗实习学生的工作状态和表现,从而让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更加有序开展。显然这种模式下的思政教育与学生管控工作是社会潮流下的大势所趋,也是发挥现代教育价值的主要方法

[3]

3.3 校园内部的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教育作用非常突出,教育也是一种生活化的体现。多彩的校园文化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影响他们的情感和价值观。因此未来的思政教育工作需要利用好校园文化这一主阵地,以多样性、多层次的文化活动为载体,让学生能够亲自参与到文化活动当中,实现思政教育的课堂内部与课外对接。总体而言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核心在于如何在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前提下保障课程的实践性效果,自觉地将教育资源进行内化。例如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参观(非顶岗实习)。参观的过程当中还可以有效地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例如在《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学习环节,可以组织学生先了解与当地发展有关的红色文化与历史事件,然后让学生进入本地的军工企业内部进行参观,增加学生的思政教育体验程度,形成对于企业文化背后的客观认知。对于一些即将顶岗实习的学习来说,未来的教育也应该加强文化建设方面的内容,将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文化等纳入课程建设过程中,在校园内部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针对性指导教育,在创新教育内容的同时不断凸显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对于学生存在的择业问题、人际交往方面进行心理援助指导[4]


4.结语

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并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完成的工作,它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需要院校、社会、企业、家庭等参与方共同努力才能达到教育成果。而作为学生所在场所,院校本身要注重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教育工作,不断转变现有的思想教育观念,在新的社会时期探索一条新的教育路径,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当然,教育工作者也应从教育实践环节验证某些观点和对策的实效性,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配合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张芷心. 产教融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以四川现代职业学院旅游系为例[J]. 才智, 2020(06):40.

[2]程倍倍.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优化策略探析[J]. 科技视界, 2019(28):183-185.

[3]王明兴, 孙薪妞.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班级思政教育困境探究[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旬刊, 2019(03):107-109.

[4]侯艳丽. 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政教育优化措施探析[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 17(06):65-68.

课题项目:株洲市社科课题《产教融合行业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大学生政教育研究》(编号:zzsk20105)研究成果。